房子越來越大 "家"卻越來越小(圖文)  

    家,在人們的心目中,是舒適溫暖的巢穴,是躲避人生風浪的避風港。但這一傳統意義上的家,正受到現代社會“工作中心”文化的挑戰。

    家是什麼地方?

    在21世紀的今天,日新月異的科技手段將人們從繁瑣的辦公室工作中解放出來,但同時又為把人們束縛進“家庭辦公室”創造了條件,不斷蠶食著人的個人空間和家庭生活。

    美國目前大約有3000萬人通過電腦網路在家上班。提倡在家上班的人認為在家工作好處很多,諸如不必在上下班路上浪費時間,還可以節省汽油費和修車費。有些僱主也很喜歡這種方式,因為這樣可以節省公司一大筆開支。還有很多人是將辦公室永遠幹不完的工作帶回家,將家庭變成了辦公室的無限延伸。

    美國記者兼作家瑪琪傑克遜在她的新書中反思了家的含義。她認為,傳統意義上作為人生庇護所的家正在受到“工作中心”文化的威脅。家已被重新定義為以工作為主導的生存方式的大本營。在這樣的“家”裏,你沒有充足的時間享受親情,或根本沒有時間思考。她將家比喻成火車站,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家,人們生活飄泊不定,沒有歸屬。傑克遜説:“我們需要一個錨地。”

    “工作中心”文化使家庭成員沒有時間烹飪、清潔和做家務,人們因而將這些工作“外包”——雇傭清潔工、園丁和管家,並且常常叫外賣。而這些服務在讓你備感方便之時,卻使你更脫離了家庭生活。

    社會觀察家們在“911”事件以前就開始了對家的反思,“911”後人們尋求庇護所和嚮往家庭生活的願望更加強烈了。

    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美國家庭生活專家預測,有3種趨勢將影響21世紀家庭生活狀態:一是工作融入了家庭生活領域;二是人們被過多的物質佔有,成了財物的奴隸;三是房子越住越大,家越來越小。1985年以來,美單棟住房的面積增加了24%,新建房屋達到了205平方米。與住房增大同時而來的是家庭的縮小,據美國人口統計局數字,平均家庭人口已從1950年的3.4人下降到2000年的2.6人。

    儘管美國新建大號住房的銷售額不斷攀升,但這也許更説明人們追求地位符號而非實際需要。據7月份《拓頓新聞》調查顯示,只有10%的被訪者説他們需要更多生活空間。就連一些房地産經銷商也不明白,為什麼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要買帶4個臥室的房子。可能的答案是,人們擔心將來賣房時小房子不好賣。

    消費文化是根源

    時下盛行的消費文化是人與家日益分離的重要原因。現代消費文化反覆重復的一個信號就是:買、獲得、積累。美國建築師薩拉蘇桑卡用惡性迴圈來描述這一過程:人們需要買更大的房子因為他們佔有的東西太多,這就要求他們更勤奮地工作、掙更多的錢,有了錢又可以買更多的東西,然後房子又不夠大了。這不是人在享受生活,而是物質在享受人。

    個人事務顧問辛迪格拉文斯基著有《與生活中的物質和平相處》一書,她在書中尖銳地指出:“人類不能自拔的癖好就是擁有物質的慾望。”談到物質對人生活的副作用時,她列舉了多個夫婦因不能舍財而婚姻破裂、父母與子女之間因為財産糾紛而反目的事例。她還見過有人多年家裏沒有來過一個客人,因為家裏東西實在太淩亂不堪,主人無顏在家待客。對另外一些人來説,為保持一切整潔完美,在擦洗清潔上承受了太大的壓力,花了太多的時間,也疏遠了家人和親朋。

    不妨試試“蠶式生活”

    20年前,未來學家費斯波普可恩杜撰出一個新詞“蠶式生活”,她給這個詞的釋義是“閉門獨處是人們逃避外界嚴酷和不可知現實的需要”。家就是“蠶室”,家就是庇護所。然而,現代人究竟應該如何保有這個家、如何尋求生活各個層面的平衡呢?

    由於很多現代人喜歡而且也需要在家裏做一部分工作,所以沒有必要將與工作相關的科技用品從家庭一概驅逐出去。人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劃定一定的界限,使家和個人生活平衡協調。具體來説,有人建議用空間劃限,即不在臥室放置電腦和其他與辦公有關的物品;還有人建議用時間劃限,比如每晚6-8點的晚餐時間內不工作,營造一個完全的家庭樂園。

    放棄過高物質追求,過儉樸生活是回歸家庭的一個有效方法。近年美國簡樸生活的倡導者一直在傳播“削減開支,簡單是美,解放自我”的觀念。很多人也意識到無休止地追求金錢使他們沒有時間享受財富和親情,開始摒棄快節奏的工作狂生活方式,而追求低需要和低壓力的生活。我們是否也應抽身退步,捫心自問:“是什麼讓我無法過得心滿意足?” (偉信)

    


“工作中心”文化

    《生活時報》2002年8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