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打黑工 澳大利亞驅逐6000留學生(圖文)  

    


澳英語語言學校裏中國自費留學生最多。

    中國學生面臨被驅逐的命運

    7月1日,澳大利亞最有影響的《雪梨先驅晨報》在頭版頭條發表文章披露説,從2001年7月到現在的一年時間裏,由於擔心教育部門被當作非法移民入境的渠道,澳移民部已驅逐了近6300名違反簽證規定的海外學生,並且關閉了100家專門招收海外學生的英語語言學校。據了解,被驅逐的這些外國留學生中,中國、印度、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的學生佔多數。目前,澳有關部門還在進一步加強遏制利用學生簽證到澳大利亞後違反有關規定打工和逾期滯留的行為,同時對印度、中國、斯里蘭卡等國學生簽證審批上更加嚴格。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對中國學生赴澳自費留學造成一定影響。

    對此事件,記者非常關心,特地打電話到澳大利亞移民局和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詢問有關中國學生的情況。澳移民部官員説,此事他們正在進一步調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學生佔了很大比例,但他們拒絕透露具體數字。中國使館有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只負責公派的留學生,而這次被驅逐的中國學生都是自費來澳大利亞的,因此他們也沒有掌握具體數字,更沒有這些人的資料。

    過去10年來,教育出口一直是澳政府大力發展的産業,每年為澳大利亞直接帶來超過40億澳元的外匯收入。從1998年起,中國內地成為澳大利亞教育出口增長最迅速的市場,目前僅在澳38所大學就讀的內地學生就接近1.7萬人。但自去年8月的“坦帕”號難民船事件和“911”事件後,澳政府加大了打擊非法移民的力度,以確保邊境安全。在對非法偷渡的船民實施強制性拘留的同時,對因不到學校上課和違反簽證規定打工的海外學生採取遣返回國的懲罰。此外,除了已被驅逐的留學生,澳移民部還在對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約5000名有違規嫌疑的海外學生進行調查,一旦證據確鑿,他們也將面臨被遣返的命運。

    中國內地自費留學生打黑工的比例很大

    據澳移民部官員表示,此次被驅逐的海外學生絕大部分是因為不到學校上課和違反簽證規定的時間打工。據記者了解,從中國內地來澳自費留學的學生中,很多人當初是拿著留學簽證來的,但到了澳大利亞後,他們根本無意在澳修讀英語課程。為了賺錢償還在國內的債務,很多中國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長時間打工,更有甚者乾脆連課都不去上,而是藏匿在娛樂場所、餐館、咖啡館和工地打黑工,有的甚至還扮演“蛇頭”角色。還有不少中國人在簽證到期後逾期不歸,滯留在澳大利亞成為黑人黑戶。

    目前,澳聯邦政府已通過新的《海外學生教育服務法》來監督招收海外學生的語言學校註冊的情況。新修訂的法案規定,學生最少要上80%的課,並且記錄在案。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校方必須馬上通知移民部。移民部長拉多克表示,對持有學生簽證的人,澳大利亞很早就頒布了留學生每週打工不得超過20小時的規定,但很多留學生的打工時間卻遠遠超出了這個範圍。《雪梨先驅晨報》7月2日發表評論,呼籲政府加大對“假留學生”的清查力度。評論説,去年一年,澳大利亞截獲的非法船民只有3648名,而被驅逐回國的海外學生則高達6286名。那些非法船民大多數被羈留在太平洋島國諾魯、澳大利亞的聖誕島和可可斯島,而“假留學生”則堂而皇之地在社會上流竄。澳聯邦政府在今年5月公佈下一財政年度預算時,專門撥款5.36億澳元用於防範非法移民,加強邊境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利用留學的渠道入境。移民部現在也正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來遏制留學生超時打工。通常留學生被查出違規後,他們的簽證會被移民部登出,並限期離境。如果逾期不歸被抓到後,會被立即驅逐回國。

    據知情人士介紹,事實上,留學生超時打工的現象十分普遍,其中自費來澳留學的中國內地學生就佔很大比例。為了躲避澳有關當局的檢查,這些學生打工很多采取現金交易,這樣僱主可以降低工資水準,學生也可以躲過稅務部門的檢查。當然僱主和學生為此都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一旦遇到澳當局官員的入戶檢查,很可能被抓。即便如此,在華人餐館、店舖和小公司裏,這樣的中國黑工仍比比皆是。

    中國學生的拒簽率僅次於印度

    亞洲國家留學生拿著留學簽證打黑工現象的普遍存在,給澳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這也使得澳政府在打擊“假留學生”的同時,還收緊了對亞洲學生的簽證審批,特別是印度、中國和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據澳移民部的統計顯示,目前印、中、斯三國學生簽證的拒簽率分別達到48%、39%和35%,拒簽的主要理由有三點:一是資金擔保不符合要求;二是英語水準達不到標準;三是申請中發現假材料。

    另外,由於過去幾年中大批亞洲學生來澳留學,目前澳高校的留學生比例已接近1/5。在澳的15萬海外學生中,歐美學生的比例還不到10%。因此,在日前召開的澳大利亞大學校長委員會聯席會議上,各校校長紛紛表示,希望在海外學生總比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能招收更多來自歐美國家的學生。這勢必將影響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亞洲申請者的入學機會。

    《環球時報》 2002年7月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