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菲爾鐵塔的背後(圖文)  

     巴黎艾菲爾鐵塔舉世聞名。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是人們留影最多的建築。自1889年以來,已有1.85億人登上了艾菲爾鐵塔,遊客最多時達一天1.7萬人。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座舉世無雙的鐵塔是在一片抨擊、謾罵和反對聲中建起來的。

    一開始,它獨特的用材、奇異的造型遭到了許多人的強烈反對。反對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派是守舊的文學家、藝術家;一派是材料建築行家。自1886年鐵塔設計圖紙公佈之日起,攻擊、反對的呼聲就接連不斷,他們掀起了一場“反對300米(高)的運動”。特別是1887年2月14日,工程正式開工後的第19天,巴黎《時代報》發表了由一批藝術大師和建築師聯合簽名的抗議書《反對修建艾菲爾鐵塔》。

    抗議書裏寫道:“我們——深愛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的作家、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以法國特色被蔑視、以法國歷史受威脅的名義,滿腔義憤地抗議在我們首都的心臟位置修建一座毫無意義的怪物——艾菲爾鐵塔……人們去設想吧,巴黎美麗的建築怎麼能與一個使人目眩的、可笑的、黑色怪異的大煙囪相融合呢?黑鐵塔以它野蠻的格調破壞了整個巴黎建築的氛圍,使巴黎傳統建築變得醜陋了,著名建築隨之掉價了,美麗的巴黎將在一場惡夢中消失。在今後的20年中,我們都將看到世紀怪物——那個用螺栓固定的鐵皮柱子在城中央顫抖著晃來晃去,如同一滴墨水灑在一張白紙上一樣,給巴黎臉上涂上了可憎的污點。”

    在抗議書上簽名的有:

    作曲家古諾德,短篇小説之王莫泊桑,小説家兼劇作家小仲馬,抒情詩人科佩,詩人勒孔特,詩人、工程師、科學院士波呂多莫,畫家、雕塑家布格魯,畫家、雕塑家麥新力,悲劇作家薩樂杜,建築大師克爾尼,作家布洛伊,作家魏爾蘭,作家胡斯曼。

    在抗議書發表前後,這些名人還單獨發表言論和文章抨擊艾菲爾鐵塔。胡斯曼罵鐵塔是一個“空殼蠟燭臺”;布洛伊咒鐵塔是一個“可悲的高腳燈臺柱”;科佩稱鐵塔是“變了形、未完工的鐵桅桿”;魏爾蘭發誓“寧願繞道走,也不願看它一眼”;莫泊桑也揚言“鐵塔建成之日,是我出走巴黎之時,我要遠離法國”。

    面對反對和抗議,鐵塔的設計者,著名建築家艾菲爾先生進行了回敬。《時代報》在同一天登載了艾菲爾先生的答記者問,他闡述了自己的建築藝術理論:“我認為,對我來講,鐵塔將有它自身獨特的魅力。這是因為,我們是工程師,難道我們搞建築的工程師就不注重建築物的美感嗎?難道我們只關注牢固性和永久性而不盡心盡力去追求它的美感嗎?難道力的因素與美的因素真的不能和諧與統一嗎……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我所設計的、經過精確測算過的弦形基座與平臺連接的曲線造型將既牢固又美觀,達到力與美的和諧與統一,打消人們對鐵塔安全感的種種憂慮,從而顯現出整體設計的大膽及魄力。”

    攻擊、責難和反對都未能動搖鐵塔建造者的信心和決心,鐵塔以其新型用材、大膽設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889年3月31日下午1時30分,偉大的時刻來到了。當時世界第一高度的艾菲爾鐵塔正式落成剪綵。艾菲爾先生手舉法國國旗走了1710個臺階登上塔頂,在21響禮炮聲中,把國旗插到了鐵塔頂上。正如後來他在一位貴夫人的扇子上看到的,“法蘭西國旗是世界上唯一一面有300米高旗桿的國旗”,為此,他感到無比自豪。

    各種非議隨著鐵塔的建成而慢慢消失了。巨大A形鋼筋鐵骨不但不覺笨重,反而顯得優美輕盈,它高大聳峙、勢壓全城,逐漸與巴黎建築景致相適應,最終成為了巴黎的象徵。它的現代美征服了各界人士,在1889年國際博覽會期間,就有200萬人參觀了鐵塔。發明大王愛迪生在參觀了鐵塔之後,把自己製作的演示型雙鏡雙聲筒留聲機獻給了艾菲爾,並親筆題詞:“獻給建造如此巨大、如此現代化建築典範的勇敢建設者——艾菲爾”。

    一百多年來,在艾菲爾鐵塔上發生了許多趣事和奇事。1912年2月4日8點半,巴黎的一位裁縫弗郎赫什特穿上自己製作的“衣服傘”從一層平臺上跳下來,試圖成為飛人,但他未能成功,摔死在塔下。1923年6月2日,《小巴黎人報》記者皮埃爾拉比克騎著自行車從塔頂騎到塔底。1963年9月23日,世界第一名宇航員加加林登上了鐵塔。1984年4月18日11時,一對英國戀人阿芒達杜卡和米克麥克卡迪從三層平臺跳傘而下,用時45秒鐘,成功降落在塔下的戰神廣場上。1984年3月31日11時30分,美國27歲的飛行員羅伯爾姆基亞迪駕滑翔機從鐵塔搭形底座下穿過。

    2000年到來之際,鐵塔換了新裝。20個工人用了3個月時間在塔上安裝了20000個閃爍燈。每當夜幕降臨,被照得通明的艾菲爾如同一座金塔,在巴黎夜空中閃閃發光。

    《海外文摘》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