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薩的叫賣聲與威尼斯的竊賊  

    (一)

    早夭的中國現代詩人徐志摩把佛羅倫薩稱為“翡冷翠”,單從字面上看,可以理解為一塊看上去晶瑩剔透,光彩奪目,摸上去涼爽宜人的美玉,很富有詩意。佛羅倫薩的拉丁文和義大利文含義是“繁榮與昌盛”和“鮮花”。不論是鮮花、美玉,還是繁榮昌盛,都很令人愉快,容易使人聯想起與優美有關的事物。

    作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佛羅倫薩是與但丁、薄伽丘、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一個個響亮的名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不僅他們的傳世佳作令後人大飽眼福,就連他們的人生經歷,都是砥礪世人發奮圖強的生動教材。創作出《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不僅是大畫家,而且也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的達芬奇,他早年畫蛋的故事,是中學語文課的課文之一;建築家、雕塑家、畫家米開朗琪羅,早年不顧父親的反對和打罵,堅持學習繪畫,以《母愛》、《大衛》、《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等一系列的傑作成為後人頂禮膜拜的一代藝術宗師,他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學畫故事,更是被傳為美談。

    15世紀,歐洲最大的銀行家美第奇當上了佛羅倫薩的執政官,憑藉其財力和對藝術的愛好,美第奇家族在大力發展經濟和貿易的同時,也特別熱心於城市建設和文化藝術事業,興建教堂和宮殿,編撰圖書,鼓勵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使得佛羅倫薩的文化藝術進入了一個繁盛期。

    佛羅倫薩有40多個博物館和畫廊,漫步于米開朗琪羅廣場,穿梭在老屋老橋間,徜徉于教堂、鐘樓和噴泉旁,駐足在烏菲齊美術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前,嬉戲于寬闊的佛羅倫薩舊宮廣場前成群的白鴿中,旅途的疲勞已經無影無蹤,不知去向。

    我國著名學者朱自清先生曾寫有專文,仔細地描繪了佛羅倫薩的風光,今天的佛羅倫薩與朱自清先生在70年前的描摹幾乎沒有區別,教堂、高塔、廣場、街巷、老橋,依舊是那麼古色古香,依舊保留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原貌。

    所不同的是,行走在佛羅倫薩的街頭集市,或者踱進老巷的鋪面,仿佛是走在北京的自由市場,你會感到一些中文詞彙在這裡相當的普及,就像人人會説英文的“Hello”、“Hi”一樣。未等走近攤子,小商小販們便滿臉堆笑地拿著皮貨向你迎來,嘴裏高聲喊著“你好,便宜!”或者是“中國人,不貴!”一兩句這樣的招呼,會引起人們善意的一笑,體會一把在異國他鄉當“上帝”(顧客)的感覺,但時間一長,滿街的這種叫賣聲在你的身前身後身左身右迴響,則猶如一種噪音,會使你産生一種莫名的膩煩感,耳邊的叫賣聲此時仿佛也走了調,“你好,便宜!”變成了“你好,騙你!”,“中國人,不貴!”變成了“中國人,不軌!”,初始的興奮,此時轉化為困惑與不安。這可能事出有因,在義大利,中國的旅遊者很多,不知道在數量上會不會超過日本人,經常可以聽見同胞們在博物館裏大聲喧嘩,高聲招呼,時常招來參觀者的側目。在義大利,只要推出一款新皮鞋,據説一週之內,北京就會有倣冒的出來,其速度甚是令人叫絕。我們走進的幾家老街商店,有一半就是中國人開的,看來,義大利人對中國旅遊者的心態掌握得一清二楚,而我們的素質也確實亟待改善。

    (二)

    威尼斯是聞名世界的水城,100多個小島由近400座橋梁相聯,運河成了威尼斯的公路,能容納上百人的大船和能容納10人左右的水上TAXI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船“剛朵拉”的乘客主要是旅遊者。

    威尼斯是馬可波羅的故鄉。昔日,馬可波羅走出威尼斯,來到東方,並把他在東方古國的見聞介紹給世界,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而今,據説威尼斯的年輕人大都也不在本地,而是外出去謀生了,城市裏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因為年輕人承受不了威尼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單調和寂寞。年輕的人紛紛離去,使威尼斯多少失去了一些活力,因此,威尼斯更像是一個遲暮的美人。儘管如此,依然擋不住她由往日流傳至今的風采,不用刻意打扮,依然雍容華貴、光彩照人,每年的春夏秋冬始終忙個不停地迎來送往著世界上數以千萬計的遊客。美中不足的是,威尼斯的空氣中始終有一種驅不散的難聞的氣息,在一些地方由於水流的不暢,甚至臭氣熏天,成為這位遲暮美人的痼疾。

    威尼斯的大街小巷有不少賣畫的畫家,作品以威尼斯的風光為主,街頭巷尾和遊船碼頭,則到處都有賣風景明信片的小商人。

    威尼斯的商人在世界上是大名鼎鼎的,這很大程度上與莎士比亞膾炙人口的名劇《威尼斯商人》有關。莎士比亞描寫的是15世紀威尼斯的情景,當時的威尼斯商業發達,是東西方貿易的中心。正直善良的商人安東尼奧為朋友的婚事向高利貸者夏洛克借了一筆錢,夏洛克對安東尼奧借錢給別人不要利息,因而影響了自己的利益早就心懷不滿,伺機報復,於是,夏洛克以開玩笑的名義,讓安東尼奧簽下了如果不能如期還款就要割下一磅肉的契約。自信又助人心切的安東尼奧簽了契約,不料,他的商船在海上遇險,使他不能如期還款。夏洛克企盼的時機到了,他把安東尼奧告上了法庭,準備好了刀和秤,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來。危急時刻,青年律師鮑西亞同意了夏洛克的請求。正當夏洛克滿心歡喜之時,鮑西亞又要求他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的肉要正好是一磅,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還不能流血。鮑西亞以聰明和智慧戰勝了貪婪狡詐的夏洛克。

    關於《威尼斯商人》,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評論,有人認為,安東尼奧體現著人性的善良,他在朋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且從不放高利貸發不義之財,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商人,而夏洛克則是貪婪狡詐、唯利是圖的小人、奸商。也有學者認為,夏洛克以高利借貸是符合商品經濟原則的,而借債還錢也是天經地義的,因此,夏洛克無可厚非,代表了資産階級的利益原則,體現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趨勢。人人心裏都有一桿秤,我們這裡不必去評價究竟他們誰是誰非,但有一點,不論何時,也不論何地,都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見義勇為的義舉值得稱頌,不管他是商人還是什麼人。

    見利忘義是見義勇為的反面,將別人的錢財以種種不光明的手段據為己有則是竊賊的行為準則。我們在威尼斯就遇上了這樣的竊賊。儘管陪同我們的同志一再提醒我們威尼斯的竊賊較多,要我們多加小心,但並未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直到事實教訓了我們。在從火車站乘大船上島的時候,我的一位站在船舷邊觀看風景的同伴,身旁站了一對不明國籍的中年夫婦,下船後,同伴告訴我們,就在他受到了威尼斯水上風光的感染,向後伸過手來要從隨身背的包裏取出照相機拍照的時候,發現背包裏有一隻手在遊移,是他身邊中年夫婦中那位女士的手,兩手相互接觸之際,女士的手倏地抽了出去,待我的同事愕然地盯著她看時,女士則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坦然地依偎在“丈夫”的懷裏親昵。同伴的財物雖然沒有受到損失,但他的經歷給我們的威尼斯之行蒙上了一層陰影,證實了威尼斯是竊賊的樂園的説法終歸不是道聽途説。

    時至今日,每每回想起威尼斯,那對竊賊道貌岸然的模樣經常在我眼前晃動,伴著佛羅倫薩那滿大街的叫賣聲。這是一種並不美好的體驗,是一個遺憾。

     《中華讀書報》 2002年4月2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