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大沉船寶藏被發現 市值達40億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家打撈公司在地中海發現了一艘據信是在17世紀沉沒的英國古代戰艦,艦上可能載有的財寶市值高達40億美元。如果打撈工作順利,將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沉船寶藏。

    據報道,美國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約一公里處的海底發現了這艘古戰艦,相信就是在1694年沉沒的英國戰艦“薩塞克斯”號。奧德賽公司估計,單是艦上的古錢幣就起碼值約10億美元,那些錢幣全部是金幣或銀幣。該公司已向英國政府取得打撈權,預期在春季展開全面打撈。

    該公司營運主管施泰姆表示:“錢幣大都儲存在戰艦底部。”這次打撈工作由奧德賽與英國皇家海軍博物館聯合進行。根據國際海洋法,“薩塞克斯”號屬於英國所有,但由於英國政府不願承擔打撈風險,故希望由私人公司分擔部分風險和負責全部財政開支,而奧賽德正在與英國政府討論有關打撈合同。

    據悉,奧德賽已獲批准在沉船地點打撈出一些歷史文物,以確定它就是“薩塞克斯”號。事實上,他們打撈出來的一些槍炮,證實是英國海軍在這一時期所用的典型武器。此外,這艘被淤泥覆蓋的沉艦,其體積也與“薩塞克斯”號的大小相似,而沉艦地點又位於史書記載的沉船範圍之內。英國國防部就此發表聲明稱:“從打撈到的文物顯示,這艘沉艦很可能是‘薩塞克斯’號殘骸。”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薩塞克斯”號船長惠勒伯爵率領一支艦隊,秘密押運100萬枚皮亞斯特幣(當時地中海一帶的通用貨幣),其中80萬枚是送給薩伏依公國親王,希望他能幫助對付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不料,“薩塞克斯”號卻在直布羅陀附近遇到強烈風暴而沉沒,船上500多人只有兩人生還。

    海洋考古學家指出,這將是一次非常艱巨的打撈工作,因為這並非單純的尋寶,“薩塞克斯”號還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歷史資料,考古學家必須從支離破碎的沉船中抽絲剝繭,利用收集得來的資料,填補歷史的空白。

    歷史學家表示,由於這一“怒海沉船”事件,薩伏依公國親王因未能收到金錢而投向法國陣營,改變了戰爭的結局,從而影響歐洲和北美歷史。 史載,17世紀時,英國、荷蘭、西班牙、瑞典和神聖羅馬帝國組成聯盟,共同對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擴張野心,而位於法國東南翼的薩伏依公國,則控制了主要進攻路線。英國為了收買薩伏爾公國親王,準備向他送上一筆財富作為賄賂,不料負責押運的“薩塞克斯”號卻遇上風暴而沉沒。

    英國海洋歷史學家韋爾指出,薩伏爾親王因為收不到賄賂而變節,使戰爭陷入僵局,造成極大影響。這一僵局導致英法兩國在18世紀多次交鋒,遭圍困的殖民地不得不自行武裝起來捍衛疆土,這一局勢使後來在美國發生的獨立戰爭時英國不能全力以赴前往鎮壓。

    沉船的線索發現于1995年。當時,一名研究人員向奧德賽展示了一封在沉船後不久寫的外交人員信件,信上提到“薩塞克斯”號載有一批財寶。於是他們即在英、法、荷、美翻查歷史書籍以找尋線索,終於在一份1693年的文件上發現,當時英國國王下令財政部將相當於10噸黃金的100萬枚錢幣撥給艦隊,目的是押運到薩伏依公國。

    據考古學家推算,目前全球有近300萬艘尚未打撈的沉船等待世人探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人類發源地之一的地中海。從古至今,地中海地區都是人類海上貿易必經之路,大型船隊縱橫,海盜應運而生,海戰時有發生。再加風雲變幻,常有滿載貨物和財寶的船隻沉沒,使地中海成為最令人嚮往的尋寶熱點。

    有關海底寶藏誰屬的爭論,從1998年開始就一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前處理此類糾紛,按習慣是誰發現誰擁有,但2000年1月在一場類似的財寶糾紛中,沉船的原屬國得到了財寶所有權,這個先例使同類糾紛變得更加複雜。根據現行的《聯合國海洋公約》,任何主權國均擁有該國24海裏範圍內的海底遺産管轄權,但涉及範圍以外的卻仍是灰色地帶。為避免珍貴文物遭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草擬了旨在保護水底古城和沉船的文物公約,但至今仍未獲得188個成員國的一致支援。 (老任)

     人民網 2002年2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