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快步走向全球化(上)

    今年,中國申辦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談判也水到渠成。這些都鞏固了其作為國際社會一員的地位,向著“全球化”大踏步邁出。雖然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依然堆積如山,但就像日本以1955年加入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和1964年主辦東京奧運會為飛躍起點完成高速度增長那樣,中國也將步入同一軌道。

    開放的巨大市場

    WTO將於11月最後承認中國加入。對中國而言,入世是決定性地加深與國際社會關係的歷史性轉捩點。

    “這次協議只不過是開始的結束。”

    9月15日淩晨,擔任入世談判首席代表的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龍永圖,在日內瓦多國協議最終達成一致之後這樣説道。這是長達15年的準入談判達成協定的一瞬間。

    中國加入WTO的最大目的,是以此為契機對主要是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的經濟構造自身進行改革。由於和成長起來的、生産出國內生産總值(GDP)四分之一的國內私營企業及海外企業的競爭激化,國有企業的淘汰將不可避免。如何克服失業者增加等改革的陣痛,將是今後面臨的課題。

    大受影響的主幹産業之一是汽車産業。從國際標準看,屬於舊型號的小型汽車的銷售價格,現在是10萬元左右,大約相當於工人平均年收入的8倍。

    在對進口車課以高額關稅的同時,為了防止國內廠家之間的過分競爭,實行了嚴格限制汽車新合資工程的保護政策。私人汽車普及遲緩,市場規模小,這些也是製造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農業也避免不了受打擊。小麥、玉米、大豆等的國內價格要比國際價格高2-7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測,到2005年,以小麥、棉花的生産者為中心,農業將有960萬人不得不向其他産業轉移。至今仍有約1500萬剩餘勞動力滯留在9億人的農村地區,農業的衰退必然動搖社會的安定。

    不過,從全局來看,入世帶來的市場開放和投資環境的改善肯定將進一步加強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

    以13億人口為後盾急速成長起來的家電廠家中,還出現了像海爾那樣積極推動海外發展的企業。不僅是加工組裝産業,在半導體、基因等高新技術及石油化學等材料領域也拓寬了投資領域。

    德國BASF與中國石化集團等合資,在南京市著手建設年生産能力60萬噸的乙烯中心,投資額預計27億美元。英國BP也計劃在上海市投資27億美元建設90萬噸乙烯的設備,而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的計劃則是廣東省40億美元80萬噸的設備。

    作為塑膠等石化産品的基礎原料,乙烯自給率的提高將成為中國製造業提高成本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資本交易自由化

    對入世後的中國來説,金融方面最大的課題是資本交易的自由化。

    對於跨越過境的資金流動,中國除經常交易部分之外實行嚴格的限制。結果,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時,人民幣價格幾乎未受影響,成為危機的防波堤。

    但是,如果維持現狀,很容易成為妨礙擴大國民投資機會及培育國際性股票市場等中國經濟進一步飛躍的累贅。因此,實際上從去年春天開始試行了一些資本交易自由化的方案。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介入,一直在8.2770-8.2800的範圍內浮動,成為事實上的固定匯率。但是,自去年春天以來,這種浮動幅度屢有突破。

    直接原因是由於經常性盈餘,導致對人民幣的實際需求增加。但在當局控制介入的背後,也可以看出匯率政策多少希望手工操作的想法。

    向私營企業家開放門戶

    “應該把沿著黨的路線奮鬥的社會優秀分子吸收入黨。”

    7月1日,中國共産黨在北京召開建黨80週年慶祝大會。江澤民總書記(國家主席)指出,出現了私營企業家和在外國企業工作的管理技術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他們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宣佈了允許這些人入黨的方針。

    乘著市場經濟化的大潮,私營企業日益抬頭,留學歸來的優秀人才也相繼“創業”。

    擁有8人以上的私營企業,去年年底全國共有176萬家,佔GDP生産的約四分之一。1999年後也可以進入貿易、交通、通訊、金融領域,其活躍的舞臺逐漸擴大。

    新興私營企業的優勢在於他們不像多數國有企業那樣有過剩的人員和福利系統及龐大的債務。國家統計局去年的調查報告顯示,196個工業品種中,除去涉及國家綜合經濟力的高新技術産業和軍需産業、電力等,國有企業應從其餘146個工種中逐漸撤退。

    還沒有找到私營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所佔比重低下的原因。江總書記去年提倡“三個代表”理論,指出“(共産黨)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其中的“廣大人民”不僅有工人、農民,也包括私營企業家。

    

    《日本經濟新聞》2001年10月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