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公司的全球戰略

    中國的本土公司正在以每年數百萬美元的速度向海外投資。它們生機勃勃,目標明確,一心要在世界範圍內打響自己的品牌,和那些業已聲譽全球的跨國公司競爭。

    而且,中國公司走向全球化的浪潮註定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一批公司剛剛在海外市場打開局面,另一批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殺進來。像春蘭集團這樣的企業雖然還沒在國際貿易清單上註冊,但它們對進行海外貿易的心情非常迫切,一點也不比海爾、康佳這些已經贏得海外市場份額的本土企業差。

    在進軍海外的千軍萬馬之中,獲得成功的已經有不少了。它們以十字軍東征的速度將自己的品牌擴張到世界各地。它們是——

    海爾集團,擁有中國本土企業中最大的海外銷售網,62個國外發展部門和三萬多條出口渠道。它的産品種類繁多,像葡萄酒冷卻器、食品冷凍機和洗衣機,在美國和歐洲的電器市場都很受歡迎。海爾的可取之處在於擅長以不同特色的産品適應各地消費者的不同口味。在海爾銷往西藏的洗衣機中,甚至配有在牦牛奶中提煉酥油的裝置,這種“量體裁衣”的策略同樣被用於開發海外市場。

    TCL,中國主要的電視機製造商之一,在東南亞設有很多工廠、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在越南和印度,TCL的電視、VCD機和DVD機銷路極佳,因為它的價格要比新力和三星的同類産品便宜。

    華為科技,以通訊器材製造為主,已經在墨西哥投資了50000萬美元。

    逸飛集團,由著名中國畫家陳逸飛創立的服飾公司,已經在紐約的第七大道設立了首家海外辦事處,並計劃在新加坡開張一家專賣店,作為打開東南亞市場大門的第一步。

    同仁堂集團,中國傳統中醫用藥的製造廠家,擁有300多年的輝煌歷史,在日本、泰國和英國都設有分支機構。

    顯然,如果一切朝對這些企業有利的方向發展,它們的品牌最終會像耐克、西門子這樣震撼人心。

    據中國官方報道,截至2000年底,中國總共有6296家公司在海外拓展業務。它們中的許多得到政府的鼓勵與支援。1999年,政府發佈了大量新政策法規,鼓勵中國公司向海外投資。

    目前,中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和已經簽訂合同的投資款項已經達到76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那些主要的電器製造商——海爾、TCL和康佳。

    但其他的廠商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趕超這些巨頭,是世界市場上的中國商品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以中國江蘇為主要生産基地的春蘭集團便是這批新生力量中的重要一支。

    春蘭的總裁陶建興,已經下定決心,要在15年之內把“春蘭”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春蘭必須向那些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的傳統陣營進攻。

    “為了和跨國公司競爭,我們不得不把戰場挪到它們的門口,並要在那兒設立生産基地、進行新産品的研治和開發,在設計生産和銷售上取得創新。”陶先生説。

    從80年代進入市場開始,TCL公司已經在俄羅斯、西班牙、阿根廷、巴基斯坦和中東設立了分支機構。它的空調、冰箱、摩托車和洗衣機遍銷世界82個國家和地區。

    雄心勃勃的TCL正在紐約尋求合適位置,準備把它的海外總部從香港移到哪。

    中國的東部城市青島也將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趨勢表現得淋漓盡致。目前,青島本地就有26個企業在海外項目上投資。

    領頭的自然還是海爾,這個電器巨人擁有龐大的海外銷售網路,在亞洲、北非和美國設立了13家工廠,還有25家已經蓄勢待發了。

    今年早期,青島的電視機製造商“海信”,在南非投資400萬美元,兼併了一家南韓大宇的電器廠。憑藉此次成功的商業行為,海信成為中國最大的電視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兼併知名跨國公司分支機構的中國公司。

    《海峽時代》 2001年9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