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融入打擊國際恐怖主義陣營

    在上週二美國紐約和華盛頓分別遭受恐怖主義襲擊之後,世界為之震驚。包括中國領導人在內的世界各國政要開始探討關於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合作問題。中國政府已經公開表示這次恐怖主義行徑將很可能成為中美兩國以及世界各國之間加強反恐怖主義合作的導火索。

    分析家們認為,如果中美兩國能夠在反恐怖主義領域就某些關鍵問題達成共識,將會是對世界和平的一個重大推進。如果按照原定計劃不變,到華參加亞太地區經濟高峰會的美國總統布希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會在10月中旬首次會晤。而這次會面將會成為兩國領導人討論共同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一次絕好的機會。

    長期以來,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反對破壞世界和平的各種形式的國際恐怖行為。但是,中國政府並不曾直接與國際恐怖主義交鋒,也不曾專門就反恐怖主義的具體合作事宜與其他國家首腦進行磋商。現在,當美國在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遭受最嚴重一次恐怖主義打擊之後,中國國內産生了不少要求加強國際合作,打擊恐怖勢力的聲音。倡導者認為,隨著日益猖獗的極端主義分子實力持續膨脹將很可能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影響到中國。

    中國與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相鄰,並且還與不少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分離出來的的亞洲國家鄰近。而這些國家中的一部分已經面臨著極端主義分子的威脅。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官員昨天告訴記者,他認為這次事件是中美關係得到改善的一次契機。相信,這也反映了中國國內相當一部分人的願望。

    這位官員還説:“我們認為中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態度是友好的,但是,美國一直把中國當成其潛在的敵人和競爭對手。經過這次事件,中美雙方可能會在更多的方面達成共識,並相互合作。我們希望發生在紐約世貿中心的悲劇能夠告訴美國人,‘中美兩國不是敵對關係,美國真正的敵人另有其人’。中美兩國政府應該聯合起來,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領域有所建樹。”

    近幾年來,中國和俄羅斯建立了一個地區性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建立這個組織的初衷本來是要保持原蘇聯在中亞某些地區的穩定。但是,同時它也兼有一些遏制極端主義在阿富汗以及其周邊國家繁殖的功能。

    極端主義分子在這些國家的活動早已不是秘密。舉個例子來説,去年在烏茲別克發生的運動就是為了分裂烏國,建立一個新的國家而發動的。這次動亂造成了20名政府軍死亡。另外,反對者與塔吉克政府軍的衝突從1997年起就沒有停止過,到現在為止已經造成了至少5萬人的傷亡。

    “這次中美首腦會晤上海的意義將會超過任何一個西方人的預測。”一名來自歐盟的外交官表示:“相信現在中美兩國都在認真考慮合作的問題,別忘了中國和俄羅斯剛剛在七月份簽署了友好合作條約,美國不會想要放棄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在反對極端主義的問題上,俄羅斯有特殊的利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教授葉自成認為:“中俄兩國在安全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尤其是在對待極端主義分子的問題上很容易達成共識。現在看來,中國和美國合作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新時代已經來到了,但是,在雙方就這個問題進行磋商之前,我們還不能確定合作的方針和路線。”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與世界”國際研討會的最後一天會議變成了討論恐怖主義襲擊美國事件的討論會。儘管會議的議題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環境問題,可一到會議間歇,各國的大使和前首相們就紛紛將話題轉移到了在美國發生的悲劇上去。

    目前,人們對下個月美國總統布希的訪華能否按原計劃實現尤為關切。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澤比格尼爾•伯爾金斯基(音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布希這次不去中國,我一定會非常吃驚。美國和中國之間存在太多的共同利益,恐怖主義對美國的襲擊非但沒有改變這一事實,反而更加證明了美中兩國需要坐在一起,就許多國際問題交換意見。”

    另外,對待美國在遭受恐怖主義襲擊之後的反應問題,中國街頭的問卷調查結果、網際網路上的聊天紀錄以及中國知識界的言論反映出了中國人的態度:一方面,人們希望美國能夠儘快查明事件真相,懲罰罪魁禍首;另一方面,大多數中國人都贊成美國應該認真反思其中東政策。

    北京大學的教授潘偉(音譯)認為:“我們堅決反對恐怖主義以這種反人類、反文明的襲擊行動。對美國人民,我們充滿了同情,也了解美國政府所面臨的困境。但是,我們同樣也理解巴勒斯坦人民的心情。”

    “我們認為,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她在中東地區的政策太欠公平。而以她的國際地位,美國的外交政策應該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更合理才對。”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1年9月1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