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東盟關係促成新地區聯盟模式

    隨著美國和日本被國內事務纏身之際,中國作為亞太地區經濟活動的“催化劑”就顯得格外活躍了。懷著對巨大經濟利益的憧憬和政治上的考慮,中國正在努力促成與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之間的一種自由貿易協議的簽訂,以期創造一種可行的新模式並有日本和南韓這樣的地區經濟實力派國家能夠效倣。

    去年5月在火奴魯魯舉行的貨幣互換安排會議是中、日、韓亞洲三大經濟巨頭與東南亞國家在邁向自由貿易區過程中採取的第一步集體行動。

    中國的專家學者也在進一步挖掘和闡釋去年十一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與東盟領導人談話時所表明的一種態度和立場。朱總理在談話中希望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安排能夠在東盟顧及其地區集團及貿易夥伴時得到優先考慮。

    泰國商業經濟部的總代表負責人斯裏萊特—拉斯塔帕納説,中國對實現這一目標顯得十分積極,而東盟出於政治、經濟上的考慮當然也希望如此。斯裏萊特專門負責審查這一計劃。

    這一建議提出時,東盟國家正在為中國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早些時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可能對東南亞國家造成的威脅而感到擔憂。這一事件很可能使中國變得對投資者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時會削弱東盟的副産品——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的影響力。由於馬來西亞決定推遲將其汽車製造業納入貿易自由區計劃的進程而引起東盟自由貿易區內部國家間的嫌隙,已有投資者開始對東盟自由貿易區向何方發展提出了質疑。

    而有關馬來西亞的爭執又反映出東盟在建立完全、徹底的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的軟弱無力。但是根據亞洲研究機構的助理負責人潘查拉瓦萊溫布森的看法,儘管有些人會將東盟內部的這些爭執理解為東盟自由貿易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但東盟自由貿易區畢竟已走上了正常發展的軌道。分析家預測將會有更多的海外直接投資流向中國,同時希望東盟出於集團利益的考慮爭取在2003年實現東盟自由貿易區零關稅。

    但是,世界銀行和斯裏萊特女士不贊同這一建議。華盛頓的一個經濟研究權威機構在其一篇題為“中國以其迅速增長的經濟實力成為該地區不斷增長的需求的源泉,鄰國從其發展中普遍受益”的報道中預測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聯繫將更加緊密。

    斯裏萊特女士預計東盟在與中國加強經濟聯繫的過程中將獲得更大的利益。自由貿易區的擴大有助於産品製造業地區分佈的分化。中國將更專注于勞動密集型産業,而將高科技産品生産留給東盟。她説:“這就是我們、政府想要達到的目的。”當然,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克裏斯託福麥克奈利,火努魯魯的東西方中心中國事務分析家認為,東盟沒有任何理由對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表示擔心和恐慌。他不認為中國建議擴大自由貿易區的規模僅僅是為了安撫其東南鄰國。甚至可以説,東盟貿易有沒有光明的前途就看能不能將中國納為其更為親密的經濟夥伴。

    然而,他説,如果在中國努力追趕南韓和日本以期成為高科技産品出口大國時卻仍將其看作是一個願意與東盟國家分擔不同檔次産品製造並樂於生産低廉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的慷慨的鄰居的話,東盟未免太過樂觀與盲目了。

    台灣産品製造基地迅速向中國大陸遷移就清楚的證明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個多麼可怕的和有實力的對手。

    “真正的問題在於東盟應與中國保持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究竟這種關係應是一種平等的關係還是一種依賴關係?

    “目前的形勢越來越趨向於第二種選擇。高附加值的海外投資主要流向中國,這必然損害到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利益。”麥克奈利先生説。

    中國已將發展地區友好關係提上政治議程,並且如果與東盟聯合開闢的自由貿易區被證明是成功的話,將對中國保持其信譽有很大的好處。

    正如美國將拉丁美洲當作她的後院一樣,北京在建立其與東盟的關係時採取的是同一種方式。

    對中國而言,當美國和日本正在被他們自身存在的國內經濟問題纏得無法脫身時,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採取行動的機會了。

    “中國的東南亞計劃受其期望成為地區經濟主導力量的理想的指導。或者説,中國期望取代美國和日本在該地區所扮演的角色。”麥克奈利最後説。

    但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至少可以促使南韓和日本跟進發展同東盟的關係,加大對該地區貿易往來和投資的力度。儘管在農産品方面的高關稅是他們很難逾越的一道障礙。

    “中國—東盟計劃的成功將為日本和南韓提供一種值得借鑒的模式”,潘查拉瓦萊女士説。在自由貿易合作方面另一個走在前面的例子是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經濟合作論壇。

    《曼谷郵報》2001年9月1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