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小學課本印刷銷售壟斷的時代即將結束

    9月初,當中國一些省份的小學生和中學生開始新一學期的學習時,他們都驚奇而又高興地發現,他們花在新書上的錢少多了。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中國政府已經取消了已實行數十載的課本印刷和銷售的壟斷權。課本的價格因而平均降低了5%。在北京,課本的價格平均降低7.4%,這就意味著每個學生平均少花12塊錢在課本上。

    就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而言,中國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以後。但與平均收入相比較,它卻擁有一些世界上最貴的課本。其原因就在於課本印刷的壟斷。

    中國小學和初中課本的印刷一直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專有任務,而銷售的工作則一直交給全國最大的國有書店——新華書店來完成。這種運作模式確實很賺錢,據統計,它事實上僅次於煙草工業。根據有關媒體統計數字顯示,這兩項業務的工作者平均每人每年創利9萬元(約10922美元)。去年課本銷售的總收入為九十億元人民幣,教育出版社獲得其中一半,凈獲利至少五億元。新華書店以四到五折的價格從出版社購得課本,再以原價賣給各個學校,它只是作為中間人就賺了圖書標價的30-45%。

    北京的分析家指出,這種課本的高利潤率是計劃經濟的遺留物,也是不公平商業活動的典型例子。然而,它卻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養活著遠遠超過需要的大批職工,甚至將這已經過分膨脹的公司帶入了市場經濟。

    不過在今年初,政府最終決定行動來改變這一局面。教育部已經宣佈將停止這一持續了數十載的壟斷經營,並且於今年秋季在一些小學和中學搞試點,今後再將這一計劃推廣至全國。

    

    《南華早報》2001年9月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