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功能簡單的手機倍受青睞

    乍看之下,陳曉玫就像是那種無線公司夢寐以求的顧客。這位23歲的百貨公司售貨員是如此喜歡手機,她剛剛又買了一部新的——這也是她今年的第二部了。

    但是當她在上海商業步行街上購買電話時,她甚至沒有看一眼那些價格不菲的提供因特網介面和電子郵件服務的手機。“那些不是我所需要的,”她説,“我只想用它來和我的朋友們通話。”

    最後,她花了100美元買了一部樣式很簡單的就走了。

    陳小姐以及其他和她相似的人在專業術語中被稱之為“低級用戶”。

    他們需要基礎的、沒有太多複雜功能的通話設施。公司很難在一時之間勸服他們把他們的電話升級以便可以閱讀電子郵件、存儲數據、下載電影——同時也額外地增加了公司的利潤率。

    “在中國,低級用戶就是那些每個月收入不多的那些人。他們沒有給公司留下太多的利潤空間,”以北京為基地的BDA中國有限公司的分析家特德迪恩説。

    資訊産業部7月份宣佈12個月以來行動電話用戶的數量差不多增長了一半,達到了12060萬人。這個數字超過了美國的12010萬人,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一些人懷疑資訊産業部的統計方法誇大了用戶的數字。但是沒有人懷疑這個12.6億的潛在市場。

    大約10個中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擁有手機。相比較而言,美國每10個人裏就有4個人擁有手機。分析家預計到2005年,中國將再增加2.5億的用戶。

    從用戶數量的增長中來獲取更多的利潤正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國行動通訊——中國兩家提供無線電話服務者中較大的一家,上個星期公佈的報告中宣佈上半年的收益為16.7億美元。而分析家曾預計收益可達到18億美元,報告補充説明瞭中國行動通訊每個月從每位用戶那兒獲取的錢的總數下降了21%,為19美元。同樣來做一個比較,美國市場從每個用戶那兒獲取的收入平均為50美元。

    這個下降也使得中國行動通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價格在三天之內下跌了20個百分點。

    為了刺激用戶數量的增長,公司不斷地降低成本。直到去年,購買者還必須交納60美元的入網登記費和每個月至少6美元的服務費——在此基礎之上,不管是打出電話還是接聽電話都得計費。這樣算下來,中國城市居民平均每年要在使用手機上花費750美元。

    在10月份,出現了預付話費的電話卡,而開通一個普通的電話號碼只需要12.50美元。這樣便宜的價格今年每個月都吸引到380萬的新用戶——這是美國增長率的兩倍多。

    新用戶之一就是陳小姐,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她花費了120美元就得到了一部手機、一個電話號碼和差不多一個月的電話費。

    這個價錢差不多是她一個月的工資。“我希望把我舊的那部行動電話換成一部便宜的。”她説。

    為了跟上發展的速度,中國行動通訊今年的前六個月就花費了37億元用於新的基礎設施上。這樣的投資對外國設備製造商們也是一個好消息。公司發言人邁克寧説:“正是因為這樣的投資,摩托羅拉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了40億美元。”

    然而,其他的外國企業並非都這麼幸運,中國也正在試圖建立起本國的電信通訊工業。

    已經取得成功的企業,像手機製造商中芬蘭的諾基亞和瑞典的愛立信,也正在逐步失去中國的市場份額,因為有國家資助著國內的競爭對手。同時,外國的服務商們多年來都在試圖疏通市場的入口——而這些入口至今仍然被封鎖著。

    “全球的電信商們現在都厭煩了這種無休止等待的遊戲,”戰略情報——一家以新加坡為基地的市場研究公司——的高級分析師馬丁卡拉裏克説,“他們有挫敗感,因為他們投資了那麼多,但是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地滲透到市場中去。”

    太平洋世紀電子公司,香港最大的手機服務商,就是那些有足夠的理由感到挫敗的企業之一:直到現在也沒能在中國的市場中找到一席之地。但是,它們並沒有放棄。

    吉米韋,公司的發言人這樣説:“外國企業必須保持足夠的耐心,這也是我們在中國大陸市場唯一能做的事情。”

    

    美聯社 2001年8月2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