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奧林匹克到北京的意義

    7月13日晚上,北京街頭(特別是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歡呼2008年奧運來到北京。筆者在芝加哥大學校園中也在電視機前看到了這一動人場面。

    人類歷史記載中關於國際體育表演最早的事例是,西元前580年,印度有一個“沐胥之國”派了一個雜技班子在一個叫“屍羅”的“道人”領導下到燕國的首都(即今天的北京)表演,技藝高超,“神怪無窮”。這事收錄在王嘉《拾遺記》中。

    北京從2500年前觀看印度的體育表演以後就很少舉行過重大國際運動事項了,這和中國愛好體育運動的悠久歷史和外國體育健將經常到中國表演的傳統很不相稱。現在北京終於把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請到家裏來舉行,可以説是糾正了這歷史的反常。當這芳菲消息傳到神州真不知會引得多少人“信當喜極翻愁誤,物到難求得尚疑”似的喜出望外了。

    奧林匹克運動原本是提倡健身、優化人類體質和意志的。它的希臘文座右銘“citius, altius, fortius”鼓勵人們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進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又成為世界和平、各民族、各人種之間團結、友好的象徵。但就像其他國際文化活動一樣,奧林匹克運動也經常受到金錢和政治的干擾。

    洗脫“東亞病夫”的形象

      中國在解放前以“東亞病夫”在奧運會上獻醜,運動員歸來,國人以鴨蛋歡迎他們在國際榜上吃鴨蛋。解放以後,中國參加奧運較晚(首次是1984年),但卻能立竿見影,從零突破,很快變成體育強國,使國際社會另眼相看。1993年中國申請2000年在北京舉辦奧林匹克雖然沒有達到目的,卻變成國際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只以兩票輸給雪梨。其實,如果不是(1)澳洲在投票前收買了肯亞和烏甘達兩票,(2)李登輝指使台灣代表把投給北京的票給了北京的對手,也不會讓雪梨桃李得蔭的。

    這次北京申奧在國際輿論中同樣引起了聲勢浩大的反華宣傳,人們把許多風馬牛不相及的不成為理由的理由都搬了出來,比方政府“嚴打”犯罪,禁止“法輪功”,改革高潮中社會政治不穩,環境污染,甚至“工業化力度太猛”導致北方嚴重缺水等等,認為中國不配舉辦奧運。使得奧運會委員以色列的吉拉迪( Alex Gilady) 嚴正反問道:“難道只有西方國家才能申請?難道我們不能使奧林匹克全球化讓其他民族也有機會舉辦?”

    分析此次北京申奧成功有五大原因。第一是民意所歸,不但大陸人民全力擁護,台灣同胞也熱情支援,造成兩岸申奧熱,海外華人也捲進,造成強大的輿論。芝加哥大學政治係教授楊大力對美國報界説,讓北京舉辦奧運會使中國人覺得世界能容納他們。《洛杉磯時報》7月12日發表長篇報道兼評論,認為投北京一票將“使中國人對他們在世界的應有地位的信念得到證實”。

    第二,中國已經進入了在國際上“財大氣粗”的境界,估計將在今後7年中為舉辦奧運投資143億美元。今年2月對奧運視察團承諾了拿出20億美元來建造運動場和宿舍,37億美元來改善交通,8億美元來改善空氣、健康條件及通訊設施等。據説1993年申奧,中央並不大力支援北京。這次北京市政府卻有了中央的強大靠山。

    展現“中國櫥窗”

    第三,本次北京申奧實際上是中國向世界進一步開放的一件大事。芝加哥證券交易所主席佛雷澤爾説:“他們要向全世界展現現代中國的櫥窗”。

    第四,中國在國際上的聲望比1993年又進了一步,不但發展中國家多數支援中國,發達國家中願與中國發展友誼的也大有人在。北京、巴黎、多倫多爭辦奧運,在巴黎和多倫多之間分裂西方世界發達國家選票的情況下自然會對北京形成有利局面。

    第五,上次北京申奧失敗主要是美國運用其“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所造成。這次布希政權經過反覆考慮,終於宣佈在北京、巴黎、多倫多之間採取“中立”,使暗中的反華陣營不擊自潰,間接為北京成功開路。《紐約時報》記者分析華盛頓“中立”的原因,一方面由於看到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也不想對已經旺盛的、帶反美氣勢的“中國民族主義”火上加油。美國官方唱出的調子是2008年北京奧運將保證今後台灣海峽相安無事,也會使中國政府改善“人權”形象。其實一個路人皆知的原因是美國希望申請2012年在布希的政治基地得州首府達拉斯舉辦奧運。如果這次多倫多獲勝而奧運2008年在北美洲舉行,那2012年就輪不到另一個北美洲的城市了。布希政府這次順水推舟把奧運會送給北京其實還是自我打算。

    美國正處在將工業移民中國的高潮,電視上天天有“怎麼最快到達中國”的廣告。美國也正在期待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打開中國這五分之一人類的市場。美國廣告業購買奧運宣傳費是6000萬美元,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已經以8940萬美元預訂了2008年奧運的直播權。在美國境外舉行的每次奧運的外國觀眾中,美國人數第一。2000年雪梨奧運,在奧運前後去澳洲的美國遊客有好幾百萬。這樣看來,2008年將會是中美民間來往的高潮,美國遊客不但會去北京,而且會去其他各地。美國報刊將會充滿對北京、對中國的報道。奧林匹克到北京將會把中美之間的相互了解推向更高境界。

    

    《海峽時報》2001年7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