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北京申奧的優勢與面臨的挑戰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7月13號在莫斯科投票決定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國。自從北京、巴黎、多倫多、伊斯坦布爾和大阪5所城市展開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角逐以來,特別是國際奧會的評估小組考察了5所城市後對多倫多、巴黎和北京做出積極評價之後,世界看來以支援還是反對北京主辦奧運會的標準劃分為兩大陣營。雖然在5個申辦城市中北京始終被看好,但是引起爭議最大的也是北京。

    伊斯坦布爾和大阪實際上已經被排除競爭隊伍之後,多倫多和巴黎這兩個本應誓不兩立的競爭對手卻形成了反對北京主辦奧運的聯盟。自身受到洗錢醜聞困擾的巴黎申辦奧運負責人比貝爾接連直接抨擊北京,説中國的政治不穩定以及人權記錄不佳。多倫多則為了阻止北京獲得奧運會主辦權,不惜呼籲所有將投票的奧委會委員“只要不投贊同中國的票,投哪個城市的票都行”。

    即使反對北京主辦奧運會的人士也承認北京擁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一些優勢。首先,中國是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也是一個體育大國。支援者説,在那裏舉行奧運會無疑有利於普及和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點燃火炬的澳大利亞短跑運動員福裏曼、著名網球運動員張德培和瑞典的世界乒乓球名將瓦爾德內爾都支援北京申辦奧運。甚至連一向嚴厲批評北京政府的台灣呂秀蓮也表示,她支援北京主辦2008年奧運會。另外,一些國際上的大公司也希望借贊助奧運會的機會,進入或鞏固這個13億人的大市場。

    台灣的吳經國是已經明確表示支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國際奧會委員。

    吳經國:“我想作為一個國際奧會的委員,而且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認為北京的申奧,從我的觀點來看,我的決定是根據兩個依據。一個是根據中華民族的利益,另一個是根據國際奧會的長遠發展利益。從這兩點看,我支援北京是必然的。北京當然有很多優勢,非常多。比如説,北京第二次申辦,再接再厲而來表達了申辦的意願以及全民的支援。第二呢,北京這幾年的發展確實走向現代化,條件更趨成熟。第三,中國是一個體育大國,體育大國應該有機會來主辦一次奧運會。”

    以人權施壓力適得其反

    不過北京申辦奧運的努力受到了國際人權組織的強烈反對。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記者權益組織記者無國界聯合其他人權組織一起向國際奧會委員呼籲,向北京説“不”。

    記者無國界組織的亞洲部負責人布羅塞爾説:“我們認為,考慮到中國的人權狀況,讓這個國家主辦奧運會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尤其是中國政府也參與了北京申辦奧運的活動。我們決不能讓北京主辦這樣一個美好而重要的活動。所以我們才同其他人權組織一道發起了這場運動,已經有一些國際奧會成員不會投中國的票。”

    美國國會眾議院也以人權為主要理由提出了對美國政府沒有法律約束力決議,反對中國主辦奧運會。布希政府已經表示,要在北京申辦奧運的問題上保持中立,而不少國會議員都表示反對。不過來自華盛頓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帕蒂默裏説,她很關注人權的問題,但是在奧運會的舉辦問題上做文章是一個錯誤。

    她説:“我非常關注人權。不過與大多數美國國會議員不同的是:我曾經去過中國,為了支援人權直接同中國領導人接觸。我知道美國人民關心中國的人權狀況,我也同樣關心。但是我認為利用奧林匹克來處理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誤的方法。國際奧會是一個獨立機構,不受美國資助,因此沒有任何理由向它施加壓力。”

    一些西方媒體報道,人權組織以及美國國會對國際奧會的壓力可能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一些人權活動分子發起了向國際奧會委員的電子郵件轟炸,有時候每天向每個成員發出幾百個電子郵件。國際奧會已經表示,在這次決定主辦國的過程中,將純粹從技術方面來衡量申辦國,而不考慮政治問題。

    美國參議員默裏認為,從歷史上看,把政治目的加在奧運會裏的努力從來沒有取得成功,而且只能損害體育運動。

    默裏參議員説:“過去曾經發生過把政治捲入奧運會的事情,但是我認為這種作法從未改變有關國家的狀況,受損害的是運動員和國家之間的長期關係。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重演。我堅信,奧林匹克運動同國家沒有任何關係,而只有關運動員、體育運動以及體育競賽。”

    奧運會能夠産生政治影響

    不過一些支援北京主辦奧運會的人卻和反對北京主辦的人一樣,認為奧運會能夠産生政治影響,而且是積極的影響。他們列舉南韓1988年主辦奧運會為例子。南韓那個時候剛剛開始民主化,主辦奧運會增加了南韓的國際知名度,南韓也逐漸轉變為一個民主國家,一位昔日被囚禁的政治異議人士最後成為民選的總統。來自台灣的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認為,奧運會的舉辦能帶動中國的改革開放。

    吳經國:“奧運會交給中國辦,13億人受惠。受惠是從長遠來看的。奧運會的舉辦能帶動大陸很多方面的改革開放,加速它的進步。如果有一個更穩定、更開放、更進步的中國,對區域和全世界都是一個長遠的利益,留下深厚的遺産。”

    反對把奧林匹克政治化的美國參議員默裏也認為北京主辦奧運會對中國的發展有利。

    默裏參議員説:“如果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將使中國人民得到一個同其他國家交流的難得機會,幫助他們了解其他國家運作的方法。這將是一件對中國有利的事情。”

    技術上北京仍面臨巨大挑戰

    不管政治因素是否有利於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北京在技術上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首先,北京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台灣的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也承認,如果現在就要舉辦奧運會,北京當然處於不利地位,儘管他表示,北京和中國政府有7年的時間來處理污染問題。另外,巴黎提出以一些市中心的名勝古跡為背景舉行若干項目的比賽,十分具有吸引力。無論如何,這個世界各國城市每4年一次進行的爭奪將於7月13號在莫斯科告一段落。106位國際奧會成員將投票決定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來自5個申辦國家的委員和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將不參加投票。

    

    美國之音2001年7月1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