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年輕一代

    (一)漫漫的讀書歷程

    作一名中國的學生是一件十分艱苦的事情。從大約十三歲左右進入初中學習開始,所有的娛樂就會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學習壓力。每天,包括週六週日,學生們都要在5:30起床,不是準備上學就是要參加各類補習。學生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一直要在課堂中度過,而且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家長要求的課外輔導,像鋼琴課、舞蹈課、二胡課、英語課等等。這樣的馬不停蹄要持續到上床睡覺為止。

    如此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學生們的目標是一致的:要順利通過中考。一個較高的分數就意味著可以進入一所較好的高中,從而為最終進入大學做好準備。如今,中國具有各類大學學歷的人數為六百萬,而處在同一年齡段的年輕人為一億,也就是説只有不到5%的比例的學生可以進入大學學習。

    競爭的確很激烈也很殘酷。就平均計算而言,在中國,一個班不到一半的人可以進入高中學習,而這些高中的班級又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學生可以考上大學。如果學生認為初中生活就是艱苦的話,那麼他們只有在考上高中以後才能真正深刻領會到艱苦的真正涵義。學生們有很多人在高中時期住校,他們甚至在走路時都要夾著書本。一個高中生抱怨道:“我們都成了學習的機器了。我的世界就是單純的三點一線,從教室到宿舍再到食堂。”

    當“黑色的七月”來臨以後,學生們又要開始焦急地等待錄取資訊。他們都夢想著進入大學校園,和喜歡的愛人徜徉在樹林裏,絕對的自由,絕對的創新和絕對的輕鬆。

    而不幸的是,這種幻想並不等同於現實。大學的生活並不是完全的花前月下、風花雪月,大學裏的學生也有著種種激烈的競爭和現實的無奈。他們要依舊按時起床做例行的早操,不能在晚上十一點以後回宿舍,男生禁止進入女生宿舍。同時他們還要面臨擇業、工資待遇以及失業保險等諸多棘手的問題。“激烈的競爭幾乎讓我喘不過氣來。”一個大學生説,“但是要是我失敗了,這對中國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那些比我強的人可以倖存下來。”

    大學的課程設置也有很多缺陷。許多過於陳腐的學科依然要求學生們掌握。英語教學在中國的大學裏應該是很普遍的現象。學生們為了參加全國統一的英語考級刻苦準備。儘管他們擁有著大量的詞彙,但是在實際運用上卻總顯得似是而非、困難重重。

    學生們一旦進入到大學之中,他們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酒吧進行慶祝,整夜的談心、狂歡。他們需要徹頭徹尾的休息。

    今天的中國學生要比以往更加關心政治時事和社會媒體宣傳。他們希望了解世界各地的政壇資訊,關心中國的發展前景。儘管考試對他們而言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這些年輕人的熱情依舊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一些生機和活力。

    (二)美國人為什麼要敵視我們?

    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學生運動、使館被炸這一系列發生在中美之間的問題使得每個中國年輕一代的心中都有一個疑團:美國人為什麼要處處為難中國?

    九十年代初,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發展,國家安全日益穩固,克林頓政府對待中國的態度明顯友好很多。美國和中國開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行磋商和談判,這是從八十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希望能夠得到實現的目標。

    但是,這並不表示美國人對逐漸強大的中國完全喪失了警惕。他們害怕中國地位的上升會危及到美國全球化的霸權統治。人權問題、台灣西藏問題、北約轟炸駐南使館,更加劇了兩國關係的緊張趨勢。美國政府後來又大錯特錯地指控李文和為中國派去的間諜。中國學生上街遊行,抗議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的暴行。達賴喇嘛出訪美國,陳水扁也接機向美國連連示好。這些事情都是全世界人們有目共睹的。

    一個中國英語系的大學生李彪問道:“美國為什麼非要中國分裂呢?因為他們很害怕強大的中國屹立在世界舞臺之上。”

    當小布希上臺之後,似乎事態更加惡化了。中國人都已經很清楚這樣一個觀點:中國是一個正在上升的力量,美國種種做法就是要遏制中國,防止中國成為強國。自從小布希宣佈中國是戰略對手而非夥伴之後,幾乎所有的人們也不得不承認事實就是如此。無數的事件使得中國人民都相信美國就是世界舞臺上自大的霸權國家,它要想方設法控制中國,遏制中國。

    儘管大多數的中國人都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一件好事,但是學生們卻很快地指出要害部分:“美國人喜歡用經濟和外交手段來控制別國。只有當這些方法失靈了以後,他們才會要訴諸武力。”中國人應該意識到美國的商業就像是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獅子,因為他們實行的是資本主義,他們需要剝削市場,需要中國勞動力資源、原材料以及不夠發達的企業來滿足它的掠奪慾望。美國公開反對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更加説明瞭這個問題。學生們把這一反對視作美國干預別國內政的又一鮮活事例。

    由於中美關係的起伏跌宕,學生們更加具有愛國熱情,對於美國媒體對於中國共産黨的種種批評表示了極端的厭惡。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拳拳愛國之心來真正為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

    (三)不是我父親的兒子

    今天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相同的地方似乎少得可憐。他們的父母大多是工人和農民,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衝擊的一代人。他們不是高中畢業後就被送到農村進行學習就是加入到由學生、工人和農民參與的紅衛兵組織,互相批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接受過大學階段的教育。

    上一代人經歷了身心的重大創傷。他們從小受苦,他們記得五六十年代自然災害的時候吃窩頭啃鹹菜的經歷。對他們而言,掙錢過上好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他們向自己的孩子灌輸艱苦樸素的觀點,向他們講述自己多年來的艱辛,而年輕的一代似乎並不能理解父母所有的一切。1970年,100元就是一筆財富了,而今天父母們每個月都要給孩子500元的生活費。在過去,電腦、電視都是人們想都不敢想的,而今天,家家戶戶都能看到電視,甚至是農村都能大範圍普及電腦。

    學生們有很多的叔叔、姑媽,但是他們沒有同胞兄弟姐妹。他們小的時候得到了所有的享受,他們更是承擔了父母一代所有的希望。1979年,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一下就成了家裏的小皇帝。他們固然有著不尋常的才華,但是父母的溺愛卻也使他們不可避免地擁有自私和懶惰的缺點。這些小皇帝認為他們的父母已經過時了,而且對他們的管束實在太多了。

    他們對父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學生們大多還是很樂意聽從父母的意見。他們對自己的父母都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和敬重。他們知道父母的管教都是為了讓他們在中國社會中站穩腳跟,是經驗的總結。但是兩代人的交流代溝依然很大,隨著每一個新觀點的出現,新事件的發生,這個代溝就日益加劇。

    中國的當今一代是在全球化階段中生存的第一代人。他們聽各種各樣的歌曲,染各種顏色的頭髮,帶五花八門的裝飾,穿千奇百怪的衣裳。他們化粧,跳舞跳到通宵。學生們喜歡日本歌手,認為南韓偶像十分英俊。

    在網上,這些年輕人海闊天空地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今天的孩子希望獨自旅遊,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經歷他們的父輩所從未嘗試過的各種生活。這些學生站在了社會革命的最前端。

    中國的新一代學生熱心關注的事情還有很多:中國入世帶來的負面影響,小布希和他的政府,中國嚴峻的失業問題,腐敗現象等等。當他們長大但當起國家的領導責任時,他們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還會有更多更多。

    

    反戰網站2001/6/29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