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展開多極化外交

    中美發生軍用機相撞事件的第三日,即4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開始對中南美6國進行訪問。這一舉動出乎世人意料。有一些被訪國家也曾向中方試探。他們認為,圍繞這一事件中美發生正面衝突,機組人員被當作“人質”扣押,有可能使布希政權採取強硬政策,因此中國可能會推遲訪問。

    但是,計劃並未改變。而另一令人驚異的是——正如後來弄清楚的那樣——在江主席出訪的第二天,即5日到11日,朱鎔基總理前往湖南省進行農村視察。在中美激烈較量的最高潮中,朱總理完成了他的視察計劃。據中國方面的消息,中國認為“負有全部責任”的美國會來道歉,因而對事態似乎抱著一種樂觀的態度。

    即便如此,在這種時期,江主席有必要在地球的另一側進行為期兩周的訪問嗎?“有”,中國當局肯定地説。這倒不是出於和與中南美各國有外交關係的台灣進行對抗這一特定目的,這是有更大戰略目的的多極化外交的一環。

    最近出現了“兩個唯一”這一説法,指美國是“唯一”譴責中國人權狀況的國家,中國是“唯一”挑戰美國霸權主義的國家。人權問題是美國對華批判的象徵,對立點則從台灣問題到導彈防衛計劃,涉及許多方面。對此,中國認為不僅僅是兩國間的關係、世界上的多數問題都處在美國的一極支配之下,因而在戰略上與美國對抗。其手段便是推進多極化的發展。

    5月3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進行會員改選,美國首次落選。在那之前,美國提議的譴責中國的決議繼續遭到否決,“‘人權衛士’的慘痛失敗”,中國為取得“多極化外交的勝利”而自豪。因為雖然江主席訪問的國家中包括該委員會成員中的5國,但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國家加入了“反美”的行列。

    中國的多極化外交就是在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舞臺上形成多數派。汲取60年代以聯合第三世界為基礎的中間地帶論、70年代的“三個世界”論的成果,對超級大國採取包圍戰略。不過,現在的多極化有自己的特色,與超級大國在戰略上對立的同時在戰術上又相互合作。對美關係搖擺不定的理由就在於它處在對立和協調的兩面中。

    中國領導人今年也展開了多極化外交。排名最前的7位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唯一沒有外訪的是分管治安的尉健行。胡錦濤繼1月份的中東、非洲之行後,4月又前往越南。李鵬于1月訪問印度之後,現正週游亞洲3國。朱鎔基總理也正在對亞洲5國進行訪問。李嵐清、李瑞環也各自對歐洲、非洲等進行了訪問。至於政治局委員、部長級高官的出訪更是數不勝數。

    當然,最為忙碌的還是唐家璇外長。目前正陪同朱總理進行今年第4次出訪,總計今年已經訪問過17個國家。在國內時,也忙於與來訪的外國客人會談及各種內外會議,席不暇暖。

    支援外交的是國家戰略和國力,而對於身為執行對外實際事務負責人的外長而言,就要求具備建立在知識與經驗基礎上的談判技巧。同時,還有必要注意方針的連續性和人際關係。因此,從二十幾年前開始,中國的部長級官員中只有外長是從外交部官員中提拔的,並且長期任職(前外長錢其琛在職10年)。因為涉及國家利益的外交不允許説錯一句話。

    唐家璇外長在這3年多的時間裏,總共訪問了70多個國家,會見的外國要人足足超過千人。1998年春天,在擔任外長前會見外賓時,還曾無意中透漏“希望能在駐日大使的職位上結束外交官生涯”,而今已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堅強外長。這和日本啟用那些既欠缺外交知識也欠缺經驗的政治家為外相、而且短期內更疊頻繁的情況恰成鮮明的對比。

    田中真紀子外相本週訪華時將與唐家璇外長會談,7日進行電話交談時曾就歷史教科書、李登輝訪日問題,向中方傳達了批評森喜郎前政權的意見。其後,中國提出修改教科書、首相不參拜靖國神社等要求,就並非出於偶然了,這是追加給田中外相的要求。爭取到了“強有力的夥伴”,唐外長的笑容將更加燦爛。

    

    日本《産經新聞》2001年5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