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北京教師的四十句禁用語

    今年春天,北京各個中小學校紛紛頒布了一項新的規定: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堅決禁止對學生説出四十句帶有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語。儘管中國公立學校的教師們也知道這些批評的語句是十分尖酸刻薄的,但是他們的目的卻只是為了能夠督促學生,讓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於是,類似于這樣的批評就再也不能出現在課堂上了,比如説:“如果我是你,我就沒臉活著了。”“你沒希望了。”“你就是一塊張著兩隻耳朵的木頭,出去!”等等。同樣,學生也不允許再發出經常能夠在學校聽到的抱怨,像是“哪個老師教你,那你就倒大霉了。”

    這條新措施的頒布一則源於一些正在成長中的中産階級家長們希望能夠使自己的孩子在輕鬆而不是尖刻的環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另一部分原因則在於中國的經濟改革家們希望新一代能夠在高新科技佔主導地位的世界中具有真正的競爭力。

    在家長和政府共同的關注下,教師的習慣用語開始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去年,在一份對北京2萬多名學生和教師進行調查的試卷中顯示,出現在課堂上的共有5000多句用語是帶有傷害性的。朝陽區教育局把這些用語總結為“四十條禁用語”。

    “教師對學生使用粗魯用語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這是需要即時改正和監督的。”北京65中退休校長劉冀州(音譯)説。

    實際上,對於語言表達問題的注意和留心只是中國學校進行一系列改革變化的舉措之一。僅就去年而言,學校的領導者就把教育的目標由過去單一的教學為主轉為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強調個性的發揮,鼓勵學生的參與精神。

    國家教育部在經歷了六年左右的失敗和成功的實驗階段之後,1999年由國家領導的初級、中級教育改革試行方案正式出臺,並且正在經受各方面的考驗。

    特別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區學校,教育者突出強調家長參與教育的重要性,把過去只有通過高考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局限性做法改革為學生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考試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實驗,使學生徹底拋棄單純依靠記憶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創造性和想像力。

    實施禁用語的舉措從根本上而言是為了轉變學生和老師間的關係。“我們從七十年代開始就一直延續著老師為主體,老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的教學方法。”海澱區委王女士深有感慨地説,“當你要把考入大學的壓力強加於這些老師的身上,他們就會很自然而然地説出一些激烈的語句。或許這些話並不好聽,但是他們擔心學生的心情還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改革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一所公立中學,教師只允許在45分鐘的一節課上講授30分鐘的課程,剩下的15分鐘留給學生提問或者是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樣是在這所學校裏,每個學生都要求作一次輪流班長,並且一定要和老師制定出如何為班集體作貢獻的計劃。

    去年,北京人吳端一篇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的文章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吳先生要求他的女兒在一上高中以後就要離開家人自己生活。女兒一下失去了自信心,上大學的夢想一下也就破滅了。吳先生最後打電話給女兒的班主任,他被老師形容女兒“沒用”、“沒有學數學的腦子”、“反映慢”之類的詞語深深震撼了。吳先生當下決定不讓女兒繼續唸書,而是把她送到了可以讓她充分感到自己優秀的國外去讀書。

    朝陽區的學校再也不能容忍四十句禁用語的存在,區教委還制定出108句鼓勵教師使用的詞語。其中包括“繼續努力”、“讓老師來幫你”。一些教師表示用語的變化一方面確實可以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另一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略,那就是教師面臨的學生升學壓力依舊沒有得到絲毫緩解。

    為了應付與十三億人口的激烈競爭,為了能在每平均擁有五十人的集體中佔有一席之地,老師們表示,他們為了團結整個班級,讓每個學生都能很快、很牢固地掌握知識,承受了無法形容的壓力。他們説為了能夠推動整個集體的向前發展,適當的規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他們同時也抱怨許多不合時宜的改革只能使學生離學習知識的道路越來越遠。

    在中國,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學生的家長。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很多想法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態度和教育方法。許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要以“你再不聽話,我就告訴你的班主任”為警告方式來管束自己不聽話的小孩。由此可見,老師的行為舉止一定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著四十句禁用語的頒布,教師的言談舉止受到了明確的限制。它反映出舊有的教學方法和我們倡導的新的教育變革之間的緊張對立和激烈的碰撞。中國的教育官員表示,“我們一定要有類似于限制教師用語的舉措來作為監督機制,甚至要對那些公然違反這些規定的教師實行處罰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時期的教育改革順利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的素質教育全面推行,從而為孩子們創造出最適宜他們成長和發展的良好的教育環境。”無論社會上對於限制教師言行措施的評論是褒是貶,也無論中國的教師從此以後面對的壓力是否會真的加大,勿庸置疑的是,北京出臺的禁用語的規定是完全以學生為根本出發點的,是完全考慮到學生利益的。因此,儘管規定的執行難免會有很多挫折和困難,但是這畢竟是教育體制改革又邁出的一步,是值得提倡的。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1/5/5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