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經  濟
財  經
國  際
法  制
教  育
科  技
軍  事
文  化
體  育
健  康
旅  遊
讀  書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地方通訊
華人社區
域外評説
世界博覽
圖片中國
文化週末
臥龍熊貓:死亡之吻

    午飯剛剛結束便有三三兩兩的旅遊車出現在中國“臥龍自然保護區”。在穿過一座座污染嚴重的小鎮及化學工廠之後,頭昏腦脹的乘客終於可以走出汽車,聚集在那四座白色屋頂的紀念品商店裏。香煙、打火機、手提袋……在這裡你可以買到任何東西——當然,除了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在這裡採購齊全之後,遊客們便轉到了“熊貓中心”,在那裏,43隻熊貓被關在混凝土結構的圍欄裏。“臥龍”擁有整個中國近10%的大熊貓,也是中國33個自然保護區中最大的一個,當然也是最受中外遊客歡迎的一個。

    在臥龍,遊客們可以大飽眼福,親臨這些珍稀而憂傷的大熊貓。在最近的幾十年中,這種熊貓的數量持續下降,在1983年,中國政府宣佈將其列為“珍稀物種”。1974年的一次調查顯示,整個臥龍地區的大熊貓僅僅剩下145隻,這使得中國政府將面積為50萬英畝的臥龍地區劃為自然保護區。但是,這還是於事無補。在1986年的一次調查中(這也是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倖存的大熊貓最多不過72隻。從目前的跡象來推斷,科學家們估計“臥龍”地區的大熊貓數量比之1986年又有所下降;而全中國恐怕已經只剩下不到1000隻的大熊貓了。

    現在,科學家們終於明白這種動物是如何消失的了。劉建國(音譯)是來自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專家,他領導的一個專家小組通過高空衛星攝像比較了臥龍地區1965、1974、1997三年的地面狀況,並在上周將他們的成果發表在上周的《科學》雜誌上。調查成果顯示,自1975年“臥龍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後,該地區的森林面積不是增加了,而是大大減少了。而且在大熊貓的聚居區內,森林的減少速度比之保護區建立之前還要有所加快,甚至比保護區之外的地區還要快。

    一旦科學家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問題的答案便不言自明:正是觀光事業惹的禍。中國官方宣稱這裡每年要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約3萬名的遊客,而當地的一家報紙則稱每年的遊客數字要超過14萬。但是,人們已經形成共識:自從熊貓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後,遊客的數量呈逐年飛速上升的趨勢。就在今年的二月,保護區與來自中國山東省的一家電力公司——魯能公司簽訂了一份協定,準備進一步加強保護區旅遊設施的建設。魯能公司的負責人説:“我們將馬上著手開發新的景點。”

    問題的表現不僅在於遊客本身,還在於蜂擁而至的服務産業。在中國湖南省長大的劉建國教授説:“過去並沒有人出售‘熏豬肉’。但是當熏豬肉在遊客中越來越受歡迎時,當地居民當然會大受鼓舞而烹制更多的熏豬肉。這便意味著要耗用更多的木材。”電力是另一個選擇,但是用電顯然要花錢;而木材卻是免費的,只要砍一棵樹便萬事大吉了。

    儘管亂砍亂伐是違法的,但是貧窮的當地居民還是已經將低海拔處的樹木一掃而光。就在幾年前,人們已經把手伸向了更高處的森林,而那裏恰恰離熊貓生活的地方更近。儘管臥龍保護區森林茂盛的地區處在海拔1200米到6250米的高度不等,但是嬌氣的大熊貓僅僅在海拔2250米到2750米的地方繁衍生息。另外,雌性的大熊貓每兩年才生育一次小熊貓,而且熊貓媽媽比較願意在中空的樹榦中餵養熊貓寶寶。亂砍亂伐恰恰搗毀了熊貓的歡樂家園。而且,由於在森林中造成了很多的空白間隔帶,使得熊貓大家族被彼此分隔,這便大大降低了熊貓的繁衍率,甚至失去了生育能力。雪上加霜的是當地居民人口的劇增,在1975年到1995年的二十年間,當地人口上升了近70%,達到了4260人。

    在臥龍自然保護區,附近居民與珍稀國寶爭資源的現象屢見不鮮。自然區管理人員的當務之急應是為當地居民找到一個既可以從旅遊業中獲益,又可以不危及當地生態環境的兩全其美之道。例如在中國的“王朗”地區,當地的居民以當導遊、出售手工藝品以及民俗文化表演等方式來發展旅遊經濟。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熊貓專家卡仁巴拉貢納説:“你必須幫助當地的居民找到正確的生存之道,而不能將保護管理工作建立在空中樓閣之上。”

    

    《新聞週刊》2001/4/16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