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掃盲的漫長崎嶇之路

    華麗君(音譯)擁有一副堪稱過時的厚厚的黑色閱讀用眼鏡。一旦她戴上這副眼鏡,引線穿針對她而言也無須費力。然而,她老是抱怨自己的視力太差。

    無論是在食品雜貨店的櫃檯上挑選商品,還是在城市公共汽車站瀏覽站牌,這位68歲的北京家庭主婦都要瞇起眼睛,小聲抱怨一陣兒,再將眼睛瞇得更細來看,然後,她會無一例外地請別人幫她辨認那些漢字——照她的話説,那些字剛巧有點太小而使她無法看清。

    在你略為了解華女士以後,你會發現她的視力並不是問題所在。事實上,她是一個文盲。華女士生長在河北省,當時,中國農村的大多數女孩只受過很少或者根本沒受過教育。她能粗略地寫出自己的姓名和住址,但除此之外什麼都有會了。她只認識相當少的漢字,遠不足以使其讀懂報紙。

    華女士對此感到很羞恥,因此努力對陌生人隱瞞這一點。

    她的這種窘迫感不僅觸及、而且生動地象徵了中國在其長達半個世紀的提高人民閱讀能力的大規模運動中走過的歷程。在中國各地,教師隊伍已經大大降低了農村的文盲比例,文盲在城市居民中已經相當罕見。

    共産黨政府在1949年開始統治中國時,將文化教育作為它最優先考慮的事情之一。由於種種理由,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從實效角度看,中國領導人知道,他們需要一支文化程度更高的勞動力大軍,來進行中國即將開始的高速而大規模的經濟現代化建設。

    據教育部説,整個非文盲比例已經從1950年的20%提高到今天的85%以上。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的文盲人數減少了4000萬。

    然而,在較為落後的中國西部地區,仍有許多工作要做。這一問題,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猶為突出 ,例如西藏的文盲比例至今高達42%。

    全中國仍有3000萬15歲至50歲之間的人完全無法閱讀。加上所有的所謂“半文盲”和像華女士一樣年齡超過50歲的人,總數達到了1.5億。中國全部文盲中大約70%是女性。掃盲的最大成就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取得的。政府在當時履行了其諾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至少提供基礎教育。

    中國學校的教育水準低下,尤其是在農村,教學資料匱乏,而教師自己也只受過基礎水準的教育。然而,中國至少有理由聲稱,它正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到2010年,在除了極邊遠地區的所有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另一個難題是一種相當主觀的概念:在中國以漢字為基礎的文字體系中,如何才算作“有讀寫能力”?在以字母為基礎的讀寫體系中,衡量方式更為直接。閱讀者只需掌握一套數量有限的字母和一套規定其組合方式的數量有限的法則。相比之下,中文閱讀者必須學會數千個漢字,最基本的讀寫能力要求一個人認識大約500個字,而一個有代表性的大學畢業生要認識4000個漢字。學習這些漢字,要求小學生們每天花數小時抄寫和記憶生字。

    而且,如果不持續練習讀寫,這些漢字比字母更容易忘記。一些西方學者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去練習新學會的技能,多達2/3的中國成年學習者會轉變為功能性文盲。

    

    《國際先驅論壇報》2001年2月1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