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企業界掀起並購熱潮

    對那些習慣了早起的首都居民來説,這樣一副圖畫是再熟悉不過了:每天一大早,就有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的小型卡車和三輪自行車穿街過巷,忙著挨家挨戶地送新鮮的牛奶、酸奶以及其他一些乳製品。最近幾年來,三元食品已經成功地佔領了北京地區價值1.2億元左右的乳製品市場。為了鞏固市場並將業務範圍擴大到全國,三元食品有限公司需要進一步壯大實力。於是在去年9月,三元開價930萬美元,欲收購總部設在紐約的卡夫國際食品集團的北京乳製品生産廠。

    據稱,這次收購行動將很快得到雙方的認可。一旦擁有七年曆史且品質卓越的卡夫北京乳製品公司成功加盟三元,三元食品的年産量將會比過去增長40%,每年達到35萬噸。另外,伴隨著這次收購,三元還會獲得可更新的專門執照,允許三元食品公司生産和銷售卡夫系列的牛奶製品。這會大大有利於三元食品公司瞄準消費層次更高的用戶。對三元食品公司的副總經理雷坤仕(音譯)而言,三元收購由於經營不善而一直虧損的卡夫北京公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生存。“我們必須為中國入世早做打算,”雷這樣形容,“如果你想要與狼共舞,你就必須成為狼群中的一員”。

    中國的企業界已經看到,距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很可能只有6個月之遙。到那時,現存的大量貿易壁壘將消失,市場價格被迫下調,在加上亞洲速度驚人的經濟發展勢態,眾多的國外競公司將會爭先恐後地涌入。如何能在這場WTO的衝擊波中倖存?擴大企業規模顯然是上策之一。

    市場壓力。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合併與收購浪潮席捲中國的根本原因所在。據估計,2001年中國國內的收購合併行為的數目的增長率將高達40%,總價值達400億美元。一些國有企業展開了收購其他國有企業的攻勢,還有一些國有企業像三元食品公司一樣,則瞄準了外國跨國公司在中國國內的生産廠。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收購或合併所需要的資金都由各企業自己負擔。

    這一次合併與收購的浪潮與前段時間在中國盛行的企業聯合有所不同。過去,在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工商業部門(比如鋼鐵,鋁材和金融業)所進行的企業重組都是由北京有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得到政府許可之後方可實行。而政府在處理企業重組的問題時,往往會更多地考慮譬如如何保證就業機會等政治因素,而把商業因素放在次重要的位置。現在,北京方面仍然鼓勵從食品、醫藥到交通等各行各業儘快完成重組。但許多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轉變為從增強競爭力的角度出發,合理地選擇其合併或收購的程度和目標。

    當然,中國要最終實現合理的企業配置,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目前,中國還存在著大量既缺乏高效率,又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實力與外國競爭者抗衡的企業。大量的商家爭搶極為有限的市場,必然造成異常激烈的競爭和競相削價的局面。以中國的民航業為例:在過去短短幾年中,國內10家最大的航空公司無一例外,全都被捲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期間,民航的票價普遍下調,有的航空公司甚至還一度把價格定在不足原價格40%的超低價位上,直接造成公司財政赤字。為了防止民航業自我毀滅,中國政府已經明文規定各民用航空公司必須保持在過去一直延用的價格水準上。

    在這場擴大企業規模的浪潮之中,有一部分中國企業旨在將其影響力擴展到全國。青島啤酒集團就是其中一例。山東省青島市是青島啤酒的主要生産基地,但青島啤酒的最大的消費群卻並不在山東省內,而分散在全國各地。青島啤酒為了使自己的生産部門更接近消費市場,僅去年一年就在全國各地收購了8家啤酒釀造廠。其中包括來自哥本哈根的嘉士伯啤酒在上海的啤酒釀造廠75%的股份以及北京五星啤酒釀造廠63%的股份。青島啤酒已經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啤酒製造廠家,在極其分散的啤酒市場中佔到了8%的市場份額。

    還有一部分中國企業參加到收購與合併行列中的意圖在於打開國際市場。例如在去年8月,深圳三九制藥企業集團用3600萬美元收購了四川長征制藥有限公司68%的股份,一舉奪得了長征制藥將藥品出口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每年價值2200萬美元的外匯業務。

    在中國企業日益深入到收購大潮的這一過程中,它們愈漸成熟,越來越懂得什麼樣的企業才是收購的最佳對象。舉個例子來説,在三九集團確定下一個收購目標之前,總要雇用國內獨立的專業人員對收購目標進行財務審查,然後對該企業的財産做出評估。三九集團的一位官員表示:“如果對方的賬目不明,我們是不會對之進行收購的。”的確,這是三九集團總結過去的經驗、吸取教訓的結果。90年代,三九集團曾在中國西部收購了若干家制藥工廠,部分原因是為了響應中央關於發展西部地區的號召。然而不久以後,三九制藥集團開始認識到那些距離銷售市場數百里之遙的工廠根本就無法擺脫虧損。

    現在的情況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擦亮了雙眼,準備要選擇合作夥伴與之合併或適時地採取收購行動。他們從各自的實際情況出發,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以便在入世以後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而較少地考慮政府的傾向性。儘管卡夫北京公司的財會系統一向精確完備,三元食品在開價收購卡夫北京公司之前,仍然專門聘請了北京的一家財産估價公司來審查卡夫北京乳製品廠的經營狀況。另外,三元還雇用了北京工禾(音譯)律師事務所來協助自己與卡夫集團的談判。

    維護就業。當然,中國政府面對這一場企業間的合併與收購的熱浪,決不會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特別是在類似航空運輸這樣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更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行業以及市場的穩定。去年7月,中央建議將現有的10家最主要的民用航空公司合併為三個大的集團。中央政府明白無誤地知道要進一步發展國家工業必須適當地允許市場調控,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宏觀調控。當上海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經過與眾多的航空公司談判後,已經決定要與寧波的長城航空公司合併的時候,北京方面替它做了另外的選擇,其目的很明確,還是為了要維護就業。

    實際上,政府機關的干預仍然影響了部分合併或收購計劃的實現。按三九集團購買四川長征制藥公司的原計劃,長征公司三分之二的員工都面臨下崗。但收購完成之後,三九集團麾下的長征制藥仍然保留了1500名本應離職的員工。三九集團的官員事後表示:“失業工人帶給當地政府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他們不得不總是要求我們盡全力雇用更多的工人。”

    不管怎樣,這場勢頭還在不斷上升的合併與收購之風將會最終使中國大陸企業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它還能促使中國生産力的進一步飛躍,”美國麥肯錫公司中國合資項目的總經理喬納森伍澤爾(音譯)充滿信心地説。的確,面臨著如此迫切的入世壓力,中國企業界的聯盟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然。

    

    美國《商業週刊》2001年1月2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