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三大改革穩步前進

    中國總理朱鎔基公開承諾“以3年為限的國有企業、金融制度、行政機構三大改革”到今年底迎來了曙光。以沿海地區為中心,幾年來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獲得了較大進展。但另一方面,稱大規模地裁減人員會“造成社會不穩定”之類的批評也很強烈。在此將改革的現狀作一個介紹。

    沿海地區

    在朱鎔基總理髮出改革號令的三年前,江蘇省南京市的大型國有企業熊貓電子集團正為赤字所苦惱。

    作為生産收音機和軍事無線設備的該企業有著64年的歷史,當時由於供給過剩引起了降價競爭,該企業也被捲入其中。作為主要産品的彩電、VCD機和尋呼機的銷售都陷入了困境,1998年的赤字額達到了5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加了六成。

    熊貓集團的朱立鋒副總經理對此表示:“在市場經濟的進程之中,競爭意識的轉換還顯得不夠。”在改革中,企業管理經營決策層進一步年輕化,其中半數六人更加年輕,集團職工總人數也從8000人減到了6000人。在生産項目上,集團與瑞典的通信器材公司愛立信合作,使業務向手機通信設備、工廠自動化設備等領域發展,在去年下半年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展望前景,朱立鋒表示:“希望加強與外資的合作,並採取措施迎接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熊貓集團的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中的一個成功例子。

    而金融改革卻呈現出了和國企改革正相反的態勢。江蘇省的銀行整體所持有的不良債權和全國的平均水準幾乎持平,達到貸款總額的25%。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市分行的周忠明副行長坦率承認“受到了朱鎔基總理的批評。”不良債權的一部分,即400億元人民幣從各銀行被分離出來轉移到了資産管理公司手中。現在全國的國有企業不良債權總額達到了1萬億元人民幣,現有方針只能是穩步著手解決。

    銀行問題的關鍵在於監督體制的薄弱。據稱,就商業銀行來看,總行的管理未能顧及到分行,為中飽私囊分行行長經常隨意決定融資。各銀行雖然都制定了整頓赤字的計劃,但人員裁減遲遲難有進展。用周忠明副行長的話來説,“因為都是一向被認為最穩定的工作單位,所以裁員遇到的阻力也就最大。”看來金融改革還任重道遠。

    在南京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為再就業而開設的進修教室,40歲的劉素琴和42歲的劉風雲正面對電腦而坐。兩人原來都是南京無線電三廠的工人,在一年前下崗,現在每月獲得的生活費只有230元。兩人表示:“為了找到新的工作最近開始了學習。”

    中心副主任周大奇向筆者説:“中心平時約有300人,家庭保姆、保安、動畫製作等都是免費授課。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給人們增加了緊迫感。”

     內陸地區

    貴州省貴陽市國有企業貴州輪胎廠的馬世春廠長向筆者説:“我們雖然想裁員,但地方政府不允許。”

    該企業現有職工4300人,“而按照國際標準只需2000人到2500人就足夠了。”工廠還有1500人的退休職工的重負。貴州省的90%是山區,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為全國最低。該企業雖然是國內少數幾家輪胎廠之一,但去年的利潤比前一年減少了八成。馬廠長向筆者訴苦道,“雖然也想更換企業經營人員,但如果辭了一個人必然要涉及到許多社會關係,非常困難。”

    貴州省具有代表性的國有企業貴州鋁廠現有職工2.1萬人,退休職工也有6000人。工廠建有從幼兒園到短期大學的各類學校,職工子弟7000人在校學習。廠長殷毓符説道:“教育和醫療方面合計的經濟負擔達3000萬元。職工雖多,但不能下崗,否則會引起社會不穩定。”

    國有企業一向都是代替政府負責職工生活、培養子女和養老的“小社會”。朱鎔基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要減輕企業的社會負擔,搞活企業。而在貴州省,計劃經濟時代的羈絆還嚴重殘存著。外資引進數目小,再就業機會少等都是內陸地區存在的嚴重問題。

    江西省南昌市的江鈴汽車廠生産的是小型卡車等商用車。按照國際標準,“只有達到年産400萬輛的標準才能生存。”而該廠年産2.4萬輛汽車。80年代起該廠與美國福特合作開始生産全順商用車。

    孫敏廠長把希望寄託在“居住著80%人口的農村”,期望在農村開拓新市場,但他現在卻為如何養活全廠7000職工而發愁。條件較差的內陸地區面臨著一大選擇:是設法引進外資生存下去,還是任企業自生自滅?

    朱總理:“讓民眾來打分”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盛華仁今年12月11日宣佈:“國有企業的改革已經基本實現了三年擺脫困境的目標。”1997年底呈現赤字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有6599家,根據今年一至十月的情況來看,仍然呈現赤字的企業還剩下2501家。

    截止99年全國下崗職工總數達2500萬人,其中有半數實現了再就業。有工作的城市職工總數近1.2億人,每人平均年收入8346元。下崗和領不到工資的城市職工有2155萬人,他們領到的每人平均年生活費只有1552元,情況嚴峻。

    再來看行政機構的改革和地方政府的重組。中央政府已經將40個部委壓縮到29個,公務員也減了一半。省級地方政府也從平均55個部門減到了40個,548萬職員也被精簡了一半。31個省級地方政府中已有13個地區完成改革,4個地區完成一半,其他地區也已著手改革。

    朱鎔基總理11月面對《朝日新聞》記者的採訪時表示:“我在三年前記者招待會上公佈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但並不是説三大目標已經全部完成,只是完成了三年的階段性目標。我還沒有勇氣給自己打分。到了年底由普通民眾來給我打分。”

     果斷的行動

    對於關係到中國經濟基礎的問題,朱鎔基總理並未回避,而是採取了果斷的行動謀求解決,就這點來説是值得讚賞的。國有企業改革在目標完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追求數字”的情況還較嚴重,不可生搬硬套各項統計數據。當重新審視這一改革之時,由於根據“選擇與集中”大多數國有企業被採取了安樂死的方式,也許目前還難以看到改革的成果。

    金融方面的改革迅速向人們展示出了解決不良債權的一個框架,同時防止新的不良債權産生的體制也得以建立。相當於日本“國有鐵道民營化”的改革在中國商業銀行改革中得以實現。雖然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尚不明顯,但如同日本的“國有鐵道清算事業團”一樣,對從金融機構分離出來的不良債權還需要採取“花費時間、穩步前進”的處理方針。

    至於行政機構的改革,中央政府機關改革取得的成果人們已看在眼中,但這與日本的行政改革一樣,人們對於到底能把機構精簡到何種程度尚存疑問。對於類似前蘇聯計劃經濟下的政府機關和其職能應下大力氣動手術,不僅企業,政府也不應置身於改革之外。中國政府還應向國民表現出徹底改革的這一決心。

    

    日本《朝日新聞》2000年12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