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渴望成功:青島啤酒大收購

    青島啤酒公司正在中國雄心勃勃地收購在華投資失敗的外國投資企業,以希望能擠進世界前十名啤酒生産商之列。

    90年代,在世界第二大的中國啤酒市場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市場競爭。參與了這場競爭的投資者們用他們自己的話描述了自己的感受。于1993年開始在華投資的澳資啤酒生産商“富士達”就是其中之一。該企業的前銷售經理蒂姆莫雷把中國啤酒業界的競爭稱為:“這是企業間的越南戰爭,很難勝出。”

    被中國迅速增長的經濟和以另人眩暈的速度增長的啤酒消費量所吸引,90年代中期有數十家外國啤酒廠商擠進了中國。但在幾年之後,它們中的許多,包括一些非常有名的大公司意識到它們陷入了泥潭,隨著虧損的增加它們失望地採取了退出策略,轉而把市場又拱手讓給了當地品牌。産于山東省海濱城市青島的青島啤酒是最大的收益者之一。

    青島啤酒是中國最老的啤酒生産廠最為知名的品牌之一,也是第一家出現在香港股市上的中國大陸公司。從1994年以來,青島啤酒的股票一直行情看漲。在過去兩年裏,該公司收購活動尤其活躍。它的計劃非常簡單: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積極提高産量和其産品在中國市場上的佔有率。外國啤酒廠商間的競爭結果幫助青島啤酒以低廉的價格買下了地方上的工廠,還附帶獲得了昂貴而現代化的設備。現在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在吸收了如此多新資産之後,青島啤酒是否能夠處理好經營上的壓力。

    青島啤酒公司在中國已經擁有超過30家的新的生産廠家。僅在1999年它就收購了15家工廠,使得其生産量和銷售量提高了90%。在2000年前半年,青島啤酒的産量達到72.1萬噸,比最接近它的競爭者——北京燕京啤酒的産量要高出近20萬噸。但是,由於中國有超過500家的啤酒生産廠商,這個數字還僅佔國內啤酒産量的7%。

    青島啤酒的迅速膨脹使人們産生了這樣的疑問:這樣是否會導致該公司的經濟和管理資源的分佈過於分散和稀缺?隨著價格競爭的加劇,公司利潤和增長遠遠落後於産量和銷售量的增長。但公司董事長李貴容(音譯)打消了人們的擔心:“要接管公司,就必須要花錢,但我們的債務負擔僅為53%到54%,所以我們還有一定的伸展空間加之我們還有良好的銀行信譽,貸款的利息率很低,因此我們還可以進行更多的投資”,他還表示,“如果沒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沒有一定規模,你就不能説有整體的競爭力。“

    青島啤酒最近對原來由外商經營的啤酒廠的收購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8月份,它斥資1.5億元人民幣購買了丹麥嘉士伯所有的上海啤酒廠75%的股份。該廠原有註冊資産66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極現代化的進口設備。但根據中國新聞媒體的報道,該啤酒廠每年的虧損額達7000萬到1億元人民幣。

    在這之後,青島啤酒又以2250萬美元購買了北京五星啤酒廠63%的股份和其旗下的順義縣“三環”啤酒54%的股份。這些股份原本設在北京的投資基金“Asimco”所有,“Asimco”在許多中國的車輛配件公司有大量投資。根據中國官方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報道,Asimco和它合作夥伴,其中包括美國的啤酒商米勒曾經在五星啤酒注入資金6200萬美元。

    這些收購行行動使青島啤酒在燕京啤酒所佔領的北京市場得立足,並在加強了其在充滿商機的上海市場的地位。但這些行動只不過是青島啤酒所實施的一系列收購行動的最新幾例。

    在1999年9月,青島啤酒以3600萬元人民幣買了珠海一家啤酒廠60%的股份,“富士達”剛從該廠退出。“富士達”的初期投資為550萬美元,它曾希望在五年後這一數字能變為5500萬美元 。

    與此同時,青島啤酒又購買了上海啤酒廠95%的股份。上海啤酒廠和菲律賓的亞洲啤酒國際集團進行了一次合資,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兩個月之後,青島啤酒又購買了加拿大EVG企業擁有的位於廣東三水的一家啤酒廠75%的股份。

    事後看來,外國企業在中國的遭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們在同一時間蜂擁而來,並且都希望能夠有所作為。“富士達”前僱員莫雷説道:“1994年是大舉進入的一年,每個人進來時放眼一看,(在中國市場上)看不見任何有名氣的品牌”,“但問題是約有80家公司在同一時間做同樣的事,而且在那時這兒的市場還很不完善。”

    莫雷估計即使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優質品牌的啤酒也只佔了啤酒市場中5%的份額。

    青島啤酒董事長李貴容也看到了同樣問題。他在談到外國投資者時表示:“當他們進來投資的時候,他們帶來了最好的設備和最好的技術,啤酒的品質的確最好。但他們同時也必須以高價出售以獲得高回報。”他稱在中國這种經營模式是難以持久的。

    李貴容同時也指出,中國啤酒市場上的許多外國公司還沒有意識到中國消費者對他們當地品牌強烈的忠誠意識。李表示:“中國人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家鄉意識。如果我住在一個地方,我想喝當地品牌的啤酒。”

    青島啤酒對此更是深有感觸。“我進入一個地方不説‘我的青島啤酒比你們當地的啤酒要好,我的品質也比你們的好,那為什麼你們不喝我的?’這樣的話”,李貴容這樣説道。

    相反,他表示,在收購了一個工廠後,青島啤酒的通常策略是保住當地品牌名稱或是使當地品牌重新煥發生機,並且致力於提高這些啤酒的品質和市場份額。所以,至少是在現在,“青島啤酒”這一品牌也僅僅是在青島、上海和深圳三地生産。

    這一策略也幫助保護了青島啤酒的品牌。在1994年青島啤酒收購靠近上海的揚州市的一家啤酒廠時,其實它也吃過苦頭。

    青島啤酒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職員張瑞香(音譯)説道:“那家工廠當時的老闆希望我們能讓他們生産青島啤酒。但是他們的設備、員工和品質都不適應我們的標準。揚州打亂了我們的市場。消費者們不知道誰是真的青島啤酒。當1996年接管之後董事會決定還是用原有的當地品牌代替青島啤酒的牌子。”

    事實上,青島啤酒已經認識到對收購的地方品牌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該公司最成功的投資之一是1995年買進西安一家外資啤酒廠,該項投資在1999年給青島啤酒帶來了5000萬元的利潤。在西安的足球賽上,當地的國力足球隊的熱情支援者們喊出了這樣的口號:“國力西北狼,我們是最強。”據此,由青島啤酒公司派遣的經理決定創建一個品牌叫做“西北狼”。

    董事長李貴容説道:“誰能想到呢?年輕人都喜歡這個牌子。”看到“西北狼”的成功,西安啤酒廠(簡稱SAB)在1999年使它的銷售上升了38%。根據公司2000年年度報告,在1994年SAB和一家叫做“中國資源”的國內投資公司合作在東北工業城市瀋陽市場佔到了90%的份額。

    SAB的經營策略在於一直使用當地品牌,並瞄準了市場的低消費層。現在它已經打進了遼寧省港口城市大連,並在那裏佔有60%的市場份額,同時它還打進了同處東北地區的吉林市和西部地區的綿陽市。在1999年,當“富士達”決定撤出其在天津啤酒廠的投資後,SAB和“中國資源”也隨之將之買進。

    實際上,青島啤酒不僅僅是希望將競爭者拋在身後,它也是聯合競爭後的倖存者。1999年7月,該公司和日本朝日啤酒的合資項目在深圳開始投産,青島啤酒持有51% 份額,在今年4月開始營利。李貴容高興地表示:“(和朝日的合作)比預想的還要好,我們兩家公司的總部都非常滿意。”

    在深圳的投資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中也有該城市是中國少數高消費市場之一的因素。該工廠的生産能力為1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生産的是純生啤酒,它在深圳的賓館中售價為18元一瓶,而剩下三分之二生産的是中等價格的啤酒,售價在2-3元一瓶。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啤酒每瓶售價為1-2元人民幣,比許多國內生産的礦泉水還便宜。

    現在,青島啤酒已經能夠年産啤酒160萬噸 ,並且正朝著年産200萬噸的目標挺進。

    李貴容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到2003年青島啤酒廠建立100週年之時達到10%的市場佔有率。如果能真的實現10%的目標,我們就能進入世界前十位啤酒生産商的行列。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遠東經濟評論》2001年12月2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