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的世界遺産該如何保護?

    在中國北部的廣袤平原上,坐落著一座皇家園林,它是中國輝煌的建築設計史中的一件瑰寶,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承德避暑山莊。它始建於18世紀,是清朝皇帝和他們的後宮妃嬪以及文武官員在夏天躲避北京的酷熱、休閒納涼的地方。這裡眾多的宮殿和廟宇是一個朝代歷史的見證,濃縮再現著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

    六年以前,承德避暑山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珍稀瀕危自然與文化遺産名錄。各國的專家都給予了中國的這座皇家園林以高度的重視。然而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於是年8月親赴承德參觀時,他們對在那裏的所見所聞感到震驚。

    《遠東經濟評論》的記者閱讀了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在赴中國參觀之後撰寫的報告草案,其中寫到:“外觀難看的現代建築正在毀壞避暑山莊的整體風光,從山頂俯視下去,零七八碎的新老建築混雜在一起,顯得一團糟。廟宇中的塑像和石雕被厚厚的灰塵所覆蓋。賣紀念品的小商販在市場裏叫賣著從毛主席像章到破碎的陶制小人的各種各樣的東西。”報告草案中説,中國中央政府應該立即介入,採取干預措施,以免承德地方政府對這處世界級的遺産造成更大程度的毀壞。

    赴中國代表團的領隊楊明嘉(音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的亞洲地區負責人,他説:“中國應馬上採取保護性措施,否則的話就太晚了。”

    中國目前擁有24處被教科文組織批准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産。針對承德避暑山莊提出的批評並不是該組織首次就文化遺産保護狀況對中國進行譴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就小商販在長城上做生意和雲南麗江古鎮參觀遊客過多等事項向中國提出過意見。

    並不是只有中國面臨著文物保護方面的挑戰。在其他發展中國家,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比如柬埔寨的吳哥窟同樣由於資金不足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面臨嚴重危機。不同的是,中國正在力爭使更多地方被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産。目前,只有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在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産名錄中有比中國更多的份額,而中國計劃在今後十年內趕上並超過這些國家。

    然而很多教科文組織的官員都認為,既然中國尚不能合理保護目前已有的世界文化遺産景區,他是否還有資格繼續提出新的申請。而且,把那些景點收入名錄也成了一個新問題。在已有的24處文化遺産中,只有兩處代表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而這僅有的兩處還反映出了根深蒂固的漢族文化理念。教科文組織希望通過命名世界文化遺産的行動進一步強調中國大眾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關於古代景點的爭論觸及當代中國方方面面的問題。專家説,改善景區的管理需要更加嚴格的法律制度的支援,需要當地政府機關的合作,也需要從整體利益和全局觀念出發的城市設計。專家還説,公開辯論和自由發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建築市和文物工作者才有機會對地方政府的某些不負責任和冒失的規劃和決策提出質疑。

    在這種意義上説來,保護中國歷史的鬥爭是建設中國未來的鬥爭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項目亞洲區負責人楊先生説:“世界文化遺産的意義在於它們能夠推動全面發展。這不僅僅是有關文物保護的問題,而且還應該是整個社會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協定於1972年被正式採納。該協定的目的在於保護全世界在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美學和人類學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傑出的珍貴財富。

    文化遺産景區的審核過程由21個簽字國共同參與。每當新的景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東道國有義務擬定保護和管理方案,提交年度報告,接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參觀考察並承擔全部費用。

    中國于1985年加入該協定。之後,中國舉世聞名的三處名勝景點--長城、故宮和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很快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以後,又有先後21處景點被列入名錄。這標誌著中國對世界文化做出的貢獻已為聯合國所認可。經濟利益是促使各國積極參與這一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從1985年至今,中國共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得到了85萬美元的援助款,從外國政府和私人機構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這些景區的保護。 旅遊業也由此獲益。1994年,當承德尚未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時,它的全年遊客總數只有100萬;而1999年,承德避暑山莊共接待了320萬遊客。

    現在,中國正在為更多景區申請世界文化遺産資格,但是教科文組織尚未做出最後的表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的文化代表艾德蒙德莫卡拉問道:“既然中國不能保證對已獲批准的世界文化遺産進行很好的維護,聯合國是否還應該把更多的中國景點列入遺産名錄?”他説:“我們不會批准更多的世界遺産資格給中國,除非中國能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妥善保護現有的24處景區。”

    中國的文物保護面臨著從垃圾到古建築修復的一系列紛繁複雜的問題。位於中國安徽省境內的黃山于199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1998年向中國政府鄭重發出公文,要求中國儘快採取措施清理黃山山坡上的大量垃圾。由於害怕造成惡劣影響,中國政府很快解決了這一問題。莫卡拉説:“中國不願意因為這件事破壞自身形象,正是這種顧慮幫助了我們。”

    遊客數量過多是教科文組織擔心的另一問題。目前中國只在24處文化遺産中的一處--敦煌莫高窟--採取了限制遊人數量的措施。古老而脆弱的雲南麗江古鎮1999年一年之中總共接待了280萬觀光客,通常是遊客的數量比當地居民的數量還要多,這當然不利於保護當地的特色文化和文物古跡。北京的天壇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場所,于199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最近,北京有關部門拓寬了天壇的原有基座,以使之能夠容納更多的遊客。楊先生無奈地説道:“在天壇祈年殿,人多得像是在日本東京的地鐵裏。”

    世界文化遺産景區也常常是被新建建築所遮蓋。它們的周邊地區經常是多車道的高速公路遍佈,工廠林立,看上去觸目驚心。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們提出了擴大保護區範圍的建議,但是中國政府官員表示這並非易事。教科文組織國家委員會的規劃主任杜越(音譯)解釋説:“統一管理保護區的周邊建築對於中國來説有些困難,因為它們通常分屬不同的機構。”

    有一部分人建議中國政府應當組建一個有黨中央高層官員領導的高級別的機構,以保證規劃和保護措施得以順利實施。目前,這方面的事務主要由沒有什麼實際權利的國家文物局負責。另外有人表示,建立強有力的地方相關機構是更加有效的方法。蘇州的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在那裏,一切規劃權力都掌握在南京大學的齊康(音譯)一人手中。他説:“沒有我的簽字任何規劃都不會通過,我直接向蘇州市市長彙報情況。”

    然而即使在齊康的後院中,精美的歷史遺存同樣受到了日益嚴重的威脅。蘇州的周莊是美麗的水香古鎮,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這裡小河縱橫交錯,古老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被完整地保護至今,並且正在爭取世界文化遺産的地位。前不久,周莊的地方官員曾經計劃建設一條橫穿這座舉世無雙的民間建築群的高速公路。幸運的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警告之後,這一動議沒能付諸實施。然而實際上,有些當地官員的確希望周莊不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樣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地不惜以歷史文化作代價搞經濟建設。蘇州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邱小翔(音譯)在去年12月對當地媒體説:“如果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我們就可以建設這條公路,通過便捷的交通設施把周邊地區連成整體,使之成為地區貿易的中心。”

    面對日益嚴重的毀壞文物的狀況,一部分人憤然而起,公開大力宣傳保護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敦煌莫高窟,范金世(音譯)館長利用媒體展開了一場輿論攻勢,阻止了當地政府在莫高窟精美絕倫的石刻壁畫附近大興土木的計劃。位於山東省境內的泰山是古代朝拜的勝地。去年九月間,當地管理部門為了應付與日俱增的遊人,修建了一條直達山頂的觀纜車索道。當地的一些保護主義者立即到北京遊説中央政府,以促使當地管理部門拆除這條大殺風景的索道。

    世界文化遺産調查委員會主管泰山項目的負責人李繼生(音譯)去年10月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中國日報》的採訪時表示,泰山管理部門投資建設這樣的索道,當地的整體風貌和文化遺産價值就會受到無法挽回的破壞,而且投資越多,這種破壞就越巨大。

    即使中國能逐漸得力地保護現有的24處世界文化遺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內部也還會對批准中國哪些申請景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産持有爭議。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目前中國向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的歷史遺跡大多涉及漢族文化。教科文組織的官員表示,他們希望把更多的西藏、雲南和新疆地區的歷史遺跡列入名錄。

    在目前中國已有的24處文化遺産中,只有雲南麗江古鎮和西藏的布達拉宮反映出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在中國向教科文組織新提交的申請景點目錄中,也只有兩處與少數民族文化有關。

    在努力使更多的少數民族遺産被列入名錄的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希望中國能夠完整地保護現有的文化遺産中反映中國各個階段歷史的東西,包括一部分瑕疵。去年10月,教科文組織的楊先生建議承德地方管理部門保留避暑山莊中于五十年代大躍進時期建造的磚砌糧倉,因為這也是中國某一歷史時期的真實寫照,反映著當時的實際情況。五十年代的這場工業化進程導致了嚴重的饑荒。

    據知情人透露,政治因素在世界文化遺産的審批過程中與文化和歷史因素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産委員會由21個國家組成,它們在審核申報景區的時候會考慮到國家間的外交關係。也就是説,這21個成員國會拋開歷史保護不談,分別投票給與自己關係融洽的國家,而無論它申報哪些景區。杜先生語鋒犀利地説道:“世界文化遺産資格的審核是成員國的工作,而非教科文組織秘書處的職權。我們相信教科文組織的眼光,也相信更多的中國景區會獲得批准。”

    

    《遠東經濟評論》2001年1月11日

相關新聞

我國六個項目申報世界遺産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