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陀耶殘缺色彩

    殘缺是一種尋常的狀態,那是時間為人們刻下的痕跡。有人説,殘缺也是一種美,僅僅因為它的真實。但並不是所有的殘缺或真實都具有光澤,更多的恐怕還是尖銳的痛感。事實上,這種圓潤的光澤讓殘缺變得寧靜,就象你在阿瑜陀耶所能見到的佛的微笑,那是人對時間的接納。

    阿瑜陀耶,華人叫做大城,坐落在曼谷以北的平原上。是如今統治泰國的曼谷王朝之前的阿瑜陀耶王朝的故都。距今已經有了600多年的歷史。

    阿瑜陀耶王朝經歷了34代君主,歷時417年,是泰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王朝。據史書記載,當年的阿瑜陀耶曾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鼎盛時期約有100萬人口,城內王宮瑰麗,佛塔如林,商業之繁華更是在東南亞首屈一指。由於阿瑜陀耶城建在三河匯流的一個大島上,所以水上運輸非常發達,來自南方的水産和北方的農産在這裡匯集、交易,甚至遠自中國的産品也從海上源源不斷地運來。

    路易十四的使臣曾這樣描述:“儘管在渾然的天地間,寺廟是唯一突兀的雕琢,但我不曾見過比這更秀麗的了。”

    

    

    但是,今天的人們再也看不到這一切。1767年,阿瑜陀耶被緬甸軍隊佔領,城中所有王宮、佛寺、城門、民宅全部被焚燬,頓成廢墟。阿瑜陀耶被毀之後,泰人遷都曼谷,這裡於是成為了無人的荒野。

    開著車走在亞洲高速公路上,一路向北,兩邊是廣袤的田野和一排排的熱帶作物。很遠就能看見一尊巨大的佛塔矗立在遠方的地平線上,顏色蒼白。那裏就是阿瑜陀耶遺址,1991年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産。

    進入阿瑜陀耶的城區,一種奇特的情感油然而生。那不是一種震撼,而是一種回歸塵世寧靜。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你似乎都能搜尋到關於歷史的碎片。長著野草的殘破的佛塔,倒塌後留下的黃土基座,還有雕刻在斷墻上的人像,就存在於路邊的樹林裏或者是一棟木屋的旁邊,人們從它們的身邊走過去,輕輕的躬身合十,然後繼續自己的路。

    最集中的遺跡位於過去王宮和柏施仙碧寺的所在。地方雖然不大,但更少的遊人給了你充分空曠的時間和空間去品味。過去的廟堂雜草叢生,仿佛在那場涂炭之後就再沒人來打掃過戰場。佛塔多已倒塌,還站立著的是經後代修葺過的,形狀細長,頂部尖尖。佛塔表面的覆蓋裝飾非常的粗糙,好象石灰粉和沙子的混合物,經過風雨的侵襲之後,早就滿身斑駁,暴露著內裏的紅磚,在雨季裏艷如鮮血。

    很多地方,還能看出被焚燒的痕跡。很多佛像被煙薰成碳黑色,那種黑色仿佛已經沁入肌膚,再難用任何液體洗刷。大部分佛像都是坐姿,他們的頭已經不知所蹤,或許是被當年的征服者或許是被後代的盜竊者拿去了,但斷頭的佛像依然安靜的坐在斷壁一邊,不知被誰披上的黃紗,有一種死亡的尊嚴。

    

    遺跡內有幾棵孤零零的樹,開滿了碗口大的白花。由於經常下雨,樹陰下都是濕漉漉的,無人照管的野狗就在樹下乘涼、嬉戲。天空時而多雲,時而湛藍,在守侯了很多個日子之後,我都沒能看到燦爛的朝霞或那一抹殘陽,只能在殘垣的影子裏看到時光的長短。

    阿瑜陀耶不是一個適合團隊參觀的地方。對於一名普通的遊客來説,如果僅僅是到泰國來享受一段悠閒的時光或者是領略一些奇特的風土人情,阿瑜陀耶也不是一個合適選擇,因為這裡已經沒有任何能引起好奇者感官刺激的東西。

    而對於那些存著懷古之情前來憑吊的人來説,很可能得到的也是失望。這裡雖然殘缺,卻沒有厚重的歷史帶來的悲涼。所有的遺跡都安靜地佇立在那裏,非常的寬容。

    這裡只能一個人體會,一隻班駁的拈花的手,一身佈滿塵煙的袈裟,一聲沉悶的象鈴,一種關於殘缺的色彩。

    基本資料:

    阿瑜陀耶,現為泰國的一個府,位於曼谷以北約100公里。沿亞洲高速公路,駕車約1個小時,路況很好,路標清晰。除了阿瑜陀耶遺跡公園之外,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有挽巴茵行宮、三寶公寺和阿瑜陀耶歷史國家研究中心,都在高速公路的沿途。

    阿瑜陀耶遺址參觀門票為30銖(約人民幣6元)。

    

    千龍新聞網2001年12月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