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目標:亞太地區著名旅遊城市

    廈門特區建設以來,一直重視旅遊業發展。1996年廈門確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城市的戰略目標。1999年1月,廈門跨入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行列。“九五”期間,廈門接待境外遊客總數232.6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總數2988.7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合計482.21億元。廈門市旅遊業已形成了三大優勢,即對臺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優勢、接待能力優勢,確立了“廈門—海上花園”的總體旅遊形象。

    安排客人遊山玩水、吃吃喝喝,在一般人眼裏,旅遊業並不增加社會財富,即使能拉動GDP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昨天召開的全市旅遊發展工作會議,首先力圖改變常人的這種錯誤觀念。昨天的會議確立了我市旅遊業的發展目標:近期爭取跨入全國首批最佳旅遊城市行列,“十五”末期成為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國際旅遊名城,2010年基本建成亞太地區著名的國際性、生態型濱海旅遊城市。這次會議是促進我市旅遊業更好更快發展的動員會。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在每人平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上後,國內旅遊就會興旺起來。我國目前每人平均GDP已超過800美元,許多地區和城市已經超過1000美元,我國擁有世界最大的旅遊市場,我國旅遊業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空間。旅遊作為一種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目前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走進千家萬戶,發展旅遊業有利於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提供就業。旅遊活動涉及“行、遊、住、食、購、娛”六要素,産業關聯度高,發展旅遊業可以帶動相關産業和結構升級。我國旅遊業國際競爭力強,發展旅遊業可以擴大出口創匯。

    據測算,旅遊消費支出每增加一元,大體上可以帶動GDP增加2.7元。國際上普遍認為旅遊業是第三産業中的龍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當今世界第一大産業。

    我市是旅遊大市。國務院《關於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指出:“廈門市是我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市委在關於“十五”計劃的建議中提出:“旅遊要作為第三産業的龍頭支柱行業來抓”,“大力構築區域性的國際航運中心、旅遊和商務中心”,從而確立了旅遊業在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去年我市旅遊總收入達139.1億元,相當於全市GDP的27.7%,佔全省當年旅遊總收入的46%。但是,我市旅遊業的發展速度與我市城市發展水準相比,與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城市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正在大做旅遊文章,發展勢頭很猛;一些缺乏旅遊資源的城市,如深圳市,也努力創造條件發展旅遊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我市旅遊業卻一直沒有大的突破。

    為了通過發展旅遊業來促進我市第三産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確保我市“十五”期間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次會議全面部署了加快我市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重點、扶持政策和貫徹措施。會議規格高、層次高、範圍大,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只要我們堅決貫徹會議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一定能夠抓住當前我市旅遊業良好的發展機會和發展優勢,將大自然賦予我市寶貴的旅遊資源化作財富,造福廈門人民。

    海峽新聞網2001年11月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