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歐旅遊易遭五大陷阱

隨著歐盟與中國《旅遊目的地國地位諒解備忘錄》的正式簽署,歐洲29個國家成為了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按雙方約定,從今年9月1日起,歐洲旅遊市場正式向中國開放。專家預測,一場規模浩大的“歐洲旅遊熱”即將到來。然而,本報記者近日利用休假期間自費赴歐洲11國做了一次“商務旅遊”,發現整個旅途陷阱重重,歐洲旅遊市場亟待規範。

徜徉萊茵河,觀看兩岸青山古堡間的秀美山色;泛舟威尼斯,品味旖旎島城的水韻風情;漫步巴黎,眺望埃菲爾鐵塔的巍峨宏偉,感受盧浮宮的富麗堂皇;駐足羅馬,聆聽聖彼得大教堂的悠悠鐘聲,懷想古鬥獸場肅殺與蒼涼……應該説,歐羅巴的風景真的很迷人。可是,如果你是一位隨團旅遊的觀光客,未必能因此輕鬆愉快起來。旅途中的種種陷阱會讓你的心情同步履一樣變得沉重。

價格陷阱 旅行社宰客第一刀

據了解,擁有出境組團旅遊權利的旅行社須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全國有資格開展赴歐洲組團遊的共有528家旅行社。這次組織歐洲11國遊的“北京××旅行社”就是其中的一家,可就是這樣的經國家批准的旅行社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這家旅行社報價有問題。”北京遊客李女士告訴記者,“我們一行四人每人交錢是1.8萬多元。我問了一下同團的遊客,他們有的交1.6萬元,有的是1.4萬多元,最低的是1.38萬元。同一旅行社組織的同一旅行團,價格為什麼不統一?”

“我們一行三人參加了這次旅行,每人交費2.88萬元,可能是全團價格最高的。”説起價格,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遊客房士軍先生最為氣憤。他告訴記者,這次旅行全團44個人,赴歐洲乘的是同一班機,遊覽時坐的是同一輛汽車,看的是同樣的景點,吃飯住宿也都完全一樣,為什麼收費價格相差這麼大?房先生説:“這家旅行社在收費上真的是太黑了。”

在歐洲旅遊是要給導遊和司機小費的。據此次旅行的“宋導”介紹,這次旅程每位遊客需嚮導遊和司機每天支付5歐元(歐元與人民幣比價為1:10.1,即相當於人民幣50多元)的小費,全程按15天計算每人總計支付75歐元。對此,來自陜西西安的遊客劉樹韜先生提出質疑。他説,從8月8日下午在北京啟程,到8月20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登機21日回到北京,全都算上只有14天,協議書上簽訂的也是14天;而且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都是在飛機上度過的,根本用不著導遊和汽車司機,真正需要導遊和司機有效旅行只有12天,他們為什麼要按15天收取小費?僅此一項每位遊客就被明著多收了150多元人民幣。

景區陷阱 該看不讓看,想看多掏錢

“上車歪頭睡覺,下車找廁撒尿,到了景區就拍照,回來啥都不知道。”這是一首形容外出旅遊的打油詩,意在諷喻觀光旅遊走馬觀花之狀。可在這次赴歐洲11國遊中,許多遊客反映,連起碼的“走馬觀花”都沒有做到,因為許多該“觀”的“花”沒有安排進來。

在這次旅遊中,許多主要景區——比如威尼斯水城、塞納河、萊茵河等,都被安排成了自費旅遊項目,每人收費25歐元。另外,自費項目還有上瑞士鐵力士雪山,每人收費70歐元,因無人捧場,導遊不得不取消行程。在巴黎看“紅磨坊”每人要交135歐元,而據了解,“紅磨坊”門票只有80歐元。

最令遊客遺憾的是,連許多必看的精華景點——比如法國的凡爾賽宮、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也都被劃為自費項目,不僅要讓遊客再掏腰包,而且價格陷阱巨大。據了解,比薩斜塔景區(不上塔)是不收門票的,導遊卻向每位遊客收費25歐元(不上塔);凡爾賽宮的門票僅為5.3歐元,導遊向每位遊客收費45歐元。

“自費項目太多,收費價格太高,而且開支不明,是歐洲遊中的一個大陷阱。”北京遊客李先生説,“除此之外,我認為總計12天的有效觀光時間安排11個國家的旅程也很不科學。每天一大早出發,晚上九、十點鐘才到賓館,平均每天有七八個小時坐在車上趕路,到景點觀光時間僅有幾十分鐘,實在是疲於奔命。”他認為,象聖馬利諾、列支敦斯登等幾個需要跑八九個小時、只觀光幾十分鐘的小國,完全可以取消。而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幾個旅遊大國可以適當多安排一些遊覽時間。

購物陷阱 導遊坑你沒商量

指定購物,是這次歐洲之旅所有遊客感觸最深的一大陷阱。十多天的旅行,導遊總共安排了十多次購物。細心的遊客很快發現,從其指定商店所購商品幾乎都要比市場上同樣的商品價格高。

陜西遊客劉樹韜先生説:“早就聽説導遊為拿加扣會帶著遊客到指定地點購物,早就知道這樣的購物是個陷阱,可是這一回我們還是上當了。為什麼?因為導遊,特別是我們這位全程陪同的宋導實在太會説話,引誘你的手段實在太高了。在奔赴景點的旅行車上,他常常對景區的介紹僅寥寥數語,而對當地特産的介紹卻滔滔不絕。什麼德國鋼皂、義大利皮貨、法國香水、比利時巧克力以及瑞士的手錶、軍刀等等,他不厭其煩地講個不停。”

後來,當多數遊客發現指定購物的價格陷阱並表示不滿時,精明的宋導變換了手法:帶領大家“參觀”荷蘭木鞋加工廠,“參觀”鑽石加工廠,“品嘗”風車村的奶酪……其實還是引導大家掏錢購物。不少人會想,在地處偏遠城郊的加工廠裏購物,應該比其他地方便宜吧,其實不然。來自上海的兩位大學生遊客發現,在木鞋加工廠購買的木器比在市場上的同樣的東西還要貴,比如同樣的一支木花,在木器廠裏的價格是1.5歐元,而在風車村一家商店的標價卻只有1.3歐元。

最讓遊客氣憤的是,導遊為了安排購物甚至不惜犧牲遊客景區觀光的時間。比如在巴黎安排的三個夜晚兩個白天的觀光中,購物就佔了兩個下午差不多是一個白天。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的盧浮宮和凡爾塞宮僅分別安排了1小時50分鐘的參觀時間,根本來不及瀏覽全貌,而著名的巴黎聖母院乾脆就沒有安排進來。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羅馬廣場、保爾教堂和美茵河畔三個著名景點,導遊只安排了10分鐘,並再三強調時間緊,要大家守時。可隨後在所指定商店購物時卻安排了1小時40分鐘時間。

北京遊客韓美玉小姐説:“作為女人,一般情況下我們並不反對安排適當的購物時間,可是這種縮短觀光時間讓人購物的作法讓人難以接受;更何況,在指定商店購物的價格又明顯高於市場價。我認為,這是一種不道德的欺騙行為。”

食宿陷阱 讓你吃不好睡不著

談起旅遊度假,無外乎四個字:吃、住、行、玩。如果説“玩”是中心,那麼“吃、住、行”則是前提。很難想像,一次吃不好、睡不香、行不方便的旅遊會是一次玩得愉快的旅遊。

這次歐洲遊在飯店選擇上,除最後荷蘭阿姆斯特丹一站以外,幾乎全部安排在市區小型中餐館。平均一桌11個人,一直是5菜一湯。開始的時候,有不少遊客嚮導遊反映,菜量太小,不夠吃,在另外一邊進餐的宋導卻讓大家直接向餐館服務員反映。記者注意到,一位來自內蒙古教育部門的女遊客終於鼓起勇氣向服務員提出加點湯的要求,得到的回答卻是:“對不起,沒有湯了。”沒有辦法,許多人只好留著肚子,在汽車行至高速公路服務區時,再紛紛跑到附近的超市買食品“補充能量”。

説到住,人們更是滿腹怨言。這次旅行的住宿,除巴黎以外,其餘多選擇在離市中心數十公里以外的酒店。北京遊客徐紅女士説:“這次我是和同事一起來歐洲觀光的,原計劃所到一地逛逛都市夜景一定很美,可這樣的住宿安排使我們很失望。比如,在阿姆斯特丹觀光,我們不想跟導游去看‘花街’,而想自己出來逛街,可是酒店安排在50分鐘車程以外的一個叫胡崔克的城鎮,路太遠了,要逛阿姆斯特丹根本不可能。”

酒店不只是位置偏僻,而且有的環境還很“讓人遺憾”。比如,在德國法蘭克福和瑞士琉森觀光時,所住酒店分別座落在機場附近和鐵道旁邊,每隔幾分鐘便有飛機起降,每過幾十分鐘就有列車串列,巨大的轟鳴聲讓人難以入睡。來自北京的遊客——中國農業大學的彭遠生夫婦都已年過花甲,本來睡覺就輕,在轟鳴聲中兩宿幾乎整夜未眠。他們痛苦地説:“我們退休了,清閒了,本打算通過旅遊度假出來轉轉看看,換取個心情舒暢。可這哪是旅遊呀,怎麼能舒暢呢,簡直是自找罪受!”

服務陷阱 “行李丟了,我有什麼辦法”

這次歐洲遊還有一個令人尷尬的“插曲”:有9位遊客的行李丟了。需要説明的是,這應該是航空公司的責任,但旅行社導遊的對此事的處理態度卻讓人極其失望。

旅行團在北京出發時乘坐的是我國南方航空公司飛往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航班。當時旅客登機後飛機遲遲沒有起飛,據説是在把已經裝上飛機的部分旅客的行李往下卸。因此便出現了包括導遊及記者本人在內的9位旅客到達荷蘭後找不到行李的一幕。導遊打電話到北京查詢,原來航空公司為了裝一批貨物,竟然卸下旅客的行李。

在隨後幾天時間裏,9位倒楣的遊客只能一直穿一身滿是汗味的衣裳“輕裝”旅行。年輕人倒也沒什麼大事,幾位年邁的老人可就苦了。中國農業大學的彭遠生夫婦告訴記者,他們倆都患有高血壓等老年病,這次旅行帶的藥全放在旅行箱裏,他們為自己的身體提心吊膽。

幾位丟失行李的遊客就此找導遊徵詢情況。宋導説:“你們行李丟了,我的也丟了呀。這是航空公司的責任,我有什麼辦法呢?”記者認為,辦法應該有,那就是導遊應該加強和機場方面的聯繫,或者請旅行社出面與航空公司交涉,以儘快找回行李,並代表遊客向航空公司索賠。沒想到這位據稱畢業于台灣省某著名學府、已做了20多年國際導遊工作的宋導竟如此回答:“我正在電話聯繫呀,電話費很高的,沒有人給我報銷的;我們旅行社與南方航空公司是關係單位,不可能出面索賠,你們回國後自己索賠好了。”

雖然國際長途電話費確實不低,可在眾人壓力之下,身為“全陪”服務的宋導還是不得不加強了聯繫,更何況他本人也是行李丟失事件的受害者呢。在旅程的第三天,即旅客行進到法蘭克福的時候,第一批5件行李終於輾轉運達;第四天上午,第二批4件行李也運送過來。據了解,這些行李被先是被轉送到俄羅斯,後再轉運到德國的。記者在檢查自己的行李箱時發現,底部的拉運輪處已被損壞;打開箱子,裏面的絲綢睡衣也不翼而飛了。

在旅程結束時,記者按照宋導的“指示”,途經北京首都機場時向行李問詢處工作人員就此説明情況,工作人員代表南航公司“現場辦公”,支付賠償金總計150元。説真的,錢雖不多,但想起整個歐洲之旅中的種種陷阱以及導遊的臉色和話語,心裏還是浮現出一絲阿Q式的自我安慰。

《經濟參考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