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遊花了錢你也不是大爺 一個中文導遊的苦惱

夜色降臨,一輛旅遊大巴滿載著疲憊的中國遊客向酒店行進,張導遊突然接到公司的緊急電話,原先預訂好的酒店説什麼也不接待中國人了,他們寧願為此支付違約金。原來,這個酒店剛剛接待了一撥兒中國客人,這些客人把酒店糟蹋得夠嗆:一進酒店就大聲喧嘩,令其他客人不勝其擾;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一地水漬;喝了房間裏需要付費的飲料,離開的時候卻不到前臺結賬……

導遊只好臨時再找地方安頓客人。

這是今年春節期間,一個中國旅遊團在歐洲旅遊時遇到的事情。

張先生在歐洲做中文導遊已經有些年頭,這樣的事情對他來講“經驗多多”。他説,眼瞅著到歐洲旅遊的中國客人越來越多,説明咱中國人的日子是好過了,可是,和經濟實力充實的速度不相稱的是,國人在精神文明、社交禮儀方面的欠缺卻實在讓人臉紅心跳不已。他説:“中國的遊客太需要教育了!”

■大聲講話是本能保持“低調”是文明

以前就聽説過,在國外許多需要保持肅穆又對遊客開放的場所(比如教堂),中國人常常會被“特別對待”,格外提醒。這次在巴黎聖母院的入口處果然看見了兩個大大的漢字:“沉默”。

馬爾地夫是一個非常舒適的度假勝地,2000多個小島上遍佈度假村。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幾個度假村願意與中國的旅行社合作接待中國客人,這些度假村何以對送到府來的生意還推三阻四?據一位中方旅行社的工作人員透露,主要的原因是人家受不了中國人的大嗓門。一個餐廳只要進去哪怕只有七八個中國遊客,也馬上會變得人聲鼎沸。中國客人似乎不管到了哪都如入無人之境,笑語喧嘩,製造的分貝簡直是一個頂仨。常常影響到安靜進餐和小聲談話的其他客人。

張先生説,對自己的音量不加控制,走哪兒都特別“鬧”似乎是中國人共有的特色,像被酒店拒絕接待這樣的“待遇”,老早以前的台灣遊客也“享受”過。

■“動手動腳”被驅逐大大咧咧是缺點

張先生領著的旅遊團隊曾經有過若干次被旅遊點趕出來的經歷。

有一個旅遊團到巴黎的盧浮宮參觀,那裏面展出的是從古埃及古希臘時期到現代的藝術珍品,那不僅是法國人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所以,“君子動口不動手”是對遊客的最低要求。有一次,一個中國遊客看得興起,撲過去摟著一個雕像就拍照,氣壞了盧浮宮的管理員,人家毫不客氣地把整團的中國遊客統統攆了出去。

這次倒是沒有看到這種塌鍋倒灶的事情,但親見中國旅遊團隊裏跟著父母一起來的一個小男孩,一高興,腳尖一翹,用腳後跟的滑輪在展廳裏滑將起來。一個法國老太太馬上和顏悅色地上前阻止。

———孩子小,不懂事,不過父母是不是應該提醒一下自己的孩子:這是人類藝術的殿堂,即使你全無感覺,至少,不能把這裡當遊樂場吧?

德國的斯圖加特是著名的汽車品牌“賓士”的大本營,旅遊團隊只要是到斯圖加特一定會參觀賓士博物館,這裡展出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賓士生産的各種車型。為更好地給日益增多的中國遊客服務,這裡特別增加了中文導遊。有一次,一位中國客人看一輛展出的賓士車實在是可愛,他老人家拉開車門大咧咧地就坐了上去,讓同伴給自己拍照———他可能把這兒當亞運村的汽車銷售市場了。此舉自然大大地惹惱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所有與這位客人在同一個團隊的中國客人都遭到“連坐”,全部被人家不客氣地趕了出來。

“咱們許多同胞實在是太不拘小節了!”張先生説。

■扎堆兒的時候給別人留條過道

因為語言不通的緣故,中國旅遊團隊出去基本上都是集體行動。所以,走哪兒都引人注目。這個時候除了千萬不要大聲嚷嚷之外,還要特別提醒大家,當走在路上、參觀景點等不得不扎堆兒的時候,走在滾梯上的時候靠右行,不管在哪一定給其他人留下通過的空間。

■花了錢你也不是大爺

這些年有一個貌似正確的説法十分流行:“顧客就是上帝”,還有一種説法:“客人永遠是對的”。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讓不少中國人以為只要我付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殊不知,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吃這一套。對於歐洲人來講,他們雖然是巴不得中國人到他們那裏多多消費,可是,他也要求你對他的勞動他的文化有起碼的尊敬,如果你以為花了錢就是爺,就可以頤指氣使上下其手,那可別怪人家不客氣。

旅遊是一種特別的消費,是對不同自然人文景觀的領略。不管是到了比我們發達的地方還是不如我們的地方,我們對別人的風俗習慣、與我們不同的文化都要心存一份尊重,萬不可花了錢還讓人家笑話我們是野蠻人,下等人。

“遊客是需要教育的”,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難聽,可再難聽也是咱自己人關起門來的悄悄話,總比咱出去讓人瞧不起強,您説是不? (阮南斗)

《北京青年報》2004年2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