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旅遊扶貧看貴州

蔣興勇 陳德乾


    編者按 近年我國旅遊扶貧工作得到了很大發展。少數貧困山區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較好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擺脫了貧窮落後的面貌,其生動事例不勝枚舉。

    旅遊扶貧是我國改革開放中一項長期的任務。在當前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精神指引下,如何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大旅遊扶貧的力度,提高旅遊扶貧的水準,是擺在各級旅遊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課題。貴州省旅遊扶貧工作已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從他們的實踐中,我們看到廣大貧困山區人民對發展旅遊業的高漲熱情和幹勁,以及旅遊促進發展後,人民精神面貌的生動變化。這也是我們刊登此文的目的。

    1998年,赤水大同鎮36歲的農民李小平在四洞溝景區附近,多方籌資,經營起了“黃金山莊”。他靠賣豆花、臘肉、筍子、竹筒飯等特色風味餐飲吸引遊客,竟沒想到生意那麼紅火,每年的銷售收入達20萬元。可在景區未開發前,李小平和景區所有農民一樣,多數以砍伐竹林為生,收入微薄,連生存都成困難……

    隨著赤水“旅遊熱”的不斷興起,目前,在赤水四洞溝旅遊景區,像這樣依靠旅遊發展起來的旅遊餐館已有十幾家,年均收入都在數萬元以上。不久前,在貴州省政府召開的旅遊發展工作會議上,有關領導充分肯定了貴州省旅遊扶貧工作實現了在深度與廣度上的突破,為整個貴州省“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實施做出了積極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到2000年底貴州省共有49.68萬人通過參與旅遊業的開發而擺脫了貧困,走上致富之路。

    旅遊使貧困村寨舊貌換新顏

    施秉縣城關鎮白塘村坐落在杉木河畔,過去一直是靠扶持、靠救濟、靠補助的典型“三靠村”。但自從杉木河漂流旅遊項目推出後,這裡的苗族兄弟一手抓農業、一手抓旅遊,截止2000年底,全村從事旅遊業的農戶已達300多戶1950人。該村依靠發展旅遊業帶動了商業、護航、旅遊運輸等行業,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903元。如今全村戶戶安裝了自來水,看上了閉路電視,用上了電燈,有部分農戶還安裝了程式控制電話。昔日的“三靠村”通過旅遊扶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有名的小康村。

    貴陽烏當區阿栗村,以前村民創收主要靠種菜和飼養生豬,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為300元。自從建成2400余畝科技楊梅基地,並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後,阿栗農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旅遊旺季阿栗的村頭寨尾遊客如織,果園裏的老農喜上眉梢,去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200多元,比以前增加了10倍,農民們開始走上了小康致富之路。

    被中外學者稱為“中國西南部最原始部落”的六枝梭嘎長角苗寨、水城青林小花苗寨,1992年每人平均收入僅為80元,自從旅遊業走進山寨,2000年每人平均收入已達600多元,旅遊脫貧2100多人,旅遊受益人數達6300余人,並增加8家旅遊企業,其帶來的旅遊收入共2925萬元,年創稅收190.8萬元。

    旅遊亮了一點,帶動一片

    赤水、四洞溝景區未開發之前,當地農戶多數以伐竹砍木為生。既破壞了生態環境,也沒擺脫貧困。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景區農民生活發生可喜變化。農民們大多從事飯店、商品銷售、飲食、攝影、滑竿等。旅遊餐館、旅遊購物商店及攤點已發展到40多家,從事遊船,滑竿服務的有200余人。該景區3家竹編竹雕工藝廠年旅遊收入500多萬元,每人平均2282元。不少村民還種植竹蓀銷售給遊人。據説,年産竹蓀1000余斤,收入就達10多萬元,大同鎮四洞溝附近有個苗族村,在四洞溝景區開發後,村裏許多苗族村民就來到“苗寨”從事旅遊業。他們為遊客表演竹竿舞、賽蘆笙、爬刀山等充滿濃郁民族特色節目,大大增加了民族村民的收入。旅遊業發展起步階段,由於交通資訊不暢,農民自身文化不高,服務水準差,亂收強取服務費,隨意破壞生態資源等現象也時常發生。為此,1999年赤水大同鎮創辦了全國第一所農民旅遊學校,開辦滑竿技術培訓班、竹藝班、導遊班等,對農民進行專業技術及服務培訓。使景區農民嘗到了智力投資給旅遊生産、旅遊服務帶來的好處,也使他們逐步認識到掙錢先“富腦”的道理,觀念得到了轉變。

    緊靠黃果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黃果樹村,全村534戶1440人,1982年全村每人平均糧食200斤,每人平均年收入130元。黃果樹風景區的開發為該村打開了致富之門,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産業在這裡迅猛發展,部分農民在風景區開辦酒樓客棧,購車從事客貨運輸等,到2000年,全村每人平均糧食增加到800多公斤,每人平均年收入2800多元,收入水準大大提高,彩電、冰箱、摩托車和電話已普遍進入村民家。

    旅遊業作為綜合性産業,關聯帶動性強。各級政府體會到了發展旅遊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改善地方經濟結構,是為貧困地區開闢新的財源、增加就業的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荔波縣縣委、縣政府把旅遊業作為一把手經濟、先導性支柱産業來培育發展。1998年以來,為保護旅遊資源不被破壞,該縣先後關閉了70多個煤礦及多個雜木、木炭市場。同時,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多渠道籌集資金搞好旅遊開發建設,共籌集建設資金2375萬元,建設了小七孔度假村、陽光大酒店等12家旅遊賓館,發展集體、私營飯店130多家,基本建成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旅遊服務網路。1990年全縣財政收入僅為1064萬元,以後隨著荔波樟江風景區開發建設和旅遊業發展,從1995年開始財政收入一年一個臺階,極大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旅遊業收入佔財政比重逐年增加,2000年旅遊稅金收入佔財政收入的12%以上。“九五”期間全縣農民通過參與旅遊業開發而脫貧7560多戶共計69687人,甩掉了貧困縣的帽子。該縣小七孔景區駕歐鄉拉關村,過去是水、電、公路三不通,每人平均純收入不足200元。隨著景區開發建設,很快就讓那些住破茅草屋、一年斷糧3個月的日子永不復返。走進拉關村,現已面貌一新,許多農戶蓋起新房,用上電燈,家家安裝了自來水,電視等家用電器也進了農家門。該村現在旅遊馬車96輛,僅此一項,該村農民每戶收入可達8000多元。

    施秉縣通過發展旅遊業,繁榮了縣域經濟,旅遊收入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縣委、縣政府提出“要像抓工業、農業一樣抓旅遊業”,打破以往“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局面。旅遊直接收入從1995年的50.8萬元增至2000年的3500萬元,年均增長率為242.95%。2000年旅遊總收入4300萬元,創稅550萬元,旅遊業已成為施秉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旅遊業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如今,縣城寬敞的馬路,潔凈的人行道,整潔的市容市貌,不但給遊客留下了良好印象,也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品質得到提高。

    旅遊促進了山村“兩個文明”的建設

    旅遊業的發展,不僅讓貧困地區群眾得到了實惠,更主要地促進了觀念的轉變。

    在龍宮旅遊景區,過去農民不懂得保護自然資源,任意毀林開荒,亂砍濫伐。自旅遊區開發以後,管理處為美化、綠化景區,購買萬棵樹苗無償給農民栽種,由農民管理,果實收益歸農民所有。同時,為保護資源,避免農民砍伐,每年派車從外地運煤炭40噸無償派送給農戶煮飯取暖。農民得到了實惠,從思想上認識到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積極協助管理部門搞好景區工作。為幫助景區農民脫貧找出路,龍宮管理部門還安排農村富餘勞力。現景區300名職工中60%是當地農民。據了解,荔波縣從1995年到2000年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8500多人,間接從業人員25500余人,安置下崗職工3987人。僅水春河漂流一個項目,每年使用農民船工300多人,間接從業人員達500多人。黃果樹風景區未開發前,大部分農民連漢話都説不清,常常圍追外來的旅遊車輛和遊客,而現在隨處可見講著普通話和遊客交流的農民,有的青年自學英語,現已能用簡短外語接待外國遊客。另外,一些少數民族村寨還自發組織民族歌舞表演隊到省外、國外表演,不僅賺了錢,還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幹,宣傳了貴州的民族文化。

    旅遊扶貧是一種投入較少、效果好、返貧率較低的新型扶貧方式。貧困地區由於自然、歷史等諸方面原因,人們長期處於封閉的自然經濟環境中,經濟和文化都相對落後,可正是由於這些因素存在,貧困地區大多保存了眾多原始、奇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的民族風情。

    貴州省早在1991年起在全國率先提出“以旅遊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旅遊業發展指導思想。“旅遊扶貧”的觀念初步形成後,他們在發展旅遊業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到: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往往正是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在開發全省旅遊資源的同時,能否選擇一些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好、交通相對便利的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旅遊業幫助農民致富呢?經過努力探索和大膽實踐,近20年來,貴州旅遊業在開展旅遊扶貧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全省共有496765人依託旅遊業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之路。作為貴州旅遊扶貧工作開展較早的安順市,採取了景區帶富、旅遊致富、部門幫扶的方式開展旅遊扶貧,該市已有12.7萬人通過旅遊産業帶動脫貧,旅遊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達3億多元,其中村民得到的實惠就達1億多元,創稅收1450萬元,旅遊受益人數達20萬人。

    旅遊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長期、艱苦的攻堅戰。實踐證明,開發旅遊業是一條實現脫貧致富、更新思想觀念、改變落後面貌的可靠之路。可謂開發一景,造福一方。

    

    摘自《中國旅遊報》2001年7月1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