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濕地植被漸多 引無數鳥類 丹頂鶴 白天鵝

夏季豐沛的雨水,讓秋天的黃河口濕地生機盎然:成片的野大豆綠色蔥籠,挺立的羅布麻綿延到遠方,檉柳、鹼蓬等野生植物隨處可見。車行其間,竟如置身綠色的海洋。濕地是自然界獨特的生態系統,被人稱為“地球之腎”。黃河口濕地是中國目前最年輕、保存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之一,總體面積達5000多平方公里。為了保護這片難得的土地,黃河三角洲境內的中心城市東營、濱州等地,紛紛採取退耕還林、劃區放牧、圍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以確保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協調發展。

黃河三角洲土地鹽鹼化程度較高,植樹造林難度較大。近年來,僅東營市就投資近1億元人民幣,完成林木覆蓋面積9.2萬公頃。昔日草木稀疏的鹽鹼地,終於可見綿綿延伸的大森林。

在利津縣沿海一帶,林業工人造起了6000多公頃檉柳林、人工刺槐林,減少了海潮漫灘和風暴侵襲;此外,當地還通過人工培育和悉心保護,建起了人工及天然草場2.6萬多公頃、蘆葦近萬公頃。

在黃河入海口附近,一些從國外或中國其他地區引進的耐鹽樹種,如三倍體毛白楊、銀杏、美國黑楊、冬棗等,都已在沿河大堤的防護林中大片出現。

大量野生植被在黃河來水及雨水的滋潤下增加較快,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藥用植物羅布麻等生長面積迅速增加。目前,整個黃河口的野生植物達390余種。

良好的濕地植被,引來了無數鳥類,其中,丹頂鶴、白天鵝等罕見珍禽也時常現身黃河口,令那些前來觀光的遊客們喜出望外。(溫閩 胡偉)

 新華網 2003年9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