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山水都與眾不同 探訪廣西巴馬長壽之鄉
羅俠 韋立標

    羊年春節期間,記者來到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採訪,所見所聞,令人耳目一新。走進巴馬的地界,就覺得與眾不同,那裏的空氣特別新鮮,山水特別秀麗,老人的精神特別飽滿,就像步入一個神秘的世界。

    縣長壽研究所陳進超先生向我們具體地介紹巴馬長壽的情況:巴馬壽鄉的長壽現象由來已久,源遠流長。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嘉慶皇帝曾賦予當地一位142歲的瑤族老壽星一首言絕句詩:“四朝雨露一身罩,煙霞養性同彭祖。道德傳心向老聃,花甲再周衍無極。”1898年11月,光緒皇帝欽命廣西提督學院為巴馬縣那桃鄉平林村長壽村民鄧誠才贈一塊“唯仁者壽”的壽匾,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由此可見,巴馬人長壽由古至今。

    1964年,全國進行第二次人口普查,發現巴馬的百歲老人有28人;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巴馬的百歲老人增至50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巴馬的百歲老人又增至66人;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巴馬的百歲老人多達74人,呈逐年上升趨勢。現在,巴馬的百歲老人已達78人之多。

    巴馬的長壽老人不斷增多,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先後有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記者紛至遝來,到巴馬進行長壽人瑞的考察、研究、探秘,揭開巴馬人長壽的秘密。1991年9月,日本東京的國際自然醫學學會會長森下敬一親自率領國際長壽考察團三進巴馬,進行詳細考察探測,先後採訪了29個百歲老人,還運用尖端的科學儀器和先進的測試手段,對巴馬的自然環境、空氣、食品、水體進行了大量的監測、分析、調查取證,得到了翔實的長壽因素資料,證實巴馬的長壽現象實實在在,長壽比例高達30.8人/萬人,大大超過國際上規定的25人/萬人指標,因此被認定為世界級的長壽之鄉。1991年11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自然醫學會大會上,正式宣佈巴馬瑤族自治縣為世界第五長壽之鄉。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採訪中,我們就近在巴馬鎮範圍走訪了幾位百歲老壽星,目睹了壽星們的風采。

    坡騰村良定屯壯族老壽星黃公教,今年已112歲高齡,臉膛還很紅潤,精神包滿,雖然頭髮全白,眼睛還可以看物,説話清楚,還能獨自行走,他的兒子黃大勝告訴我們,老人有時還能幫做點劈柴之類的家務呢!問他老人長壽的經驗是什麼,他説一輩子生活清淡,長期勞作,四處奔波,都是靠雙腿步行。另外,特別愛吃山羊肉,有人曾叫他為“羊壽星”呢!

    介莫村弄懷屯的潘乜權,1902年5月出生,她身體還很強壯,又高又胖,眼力耳力都還很好,雖無牙了,但説話很清楚,她一生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裏外當家好手,從小就學會耙田犁地,靠一雙巧手養活6個子女,並培養成人;她平生生活勤儉,最愛吃紅薯、苦麻菜,很少吃肉類;她長壽的經驗有三,一是居住的自然環境特好,她家就住在大石山中,房屋後面仍是一片綠色的大森林,房前屋後都種有各種竹木,空氣新鮮;二是一生長期躬耕勞作,不斷運動;三是為人樂觀開朗,性情溫和,很少生氣,愛唱山歌,愛看電視。現在,她已有孫10人,曾孫4人,四代同堂。

    在原老齡委主任黃煥高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來到龍洪村巴買屯,目的要採訪108歲的瑤族老壽星羅美珍,但卻無人在家,等了許久,才見到他的孫媳婦回來,她告訴我們,阿奶已上山要柴去了。啊,這麼大年紀還能上山要柴?孫媳婦説,能啊,別看我們老奶奶百多歲了,她身體還很硬朗呢。每天都到後山上要柴要豬萊,不亂在家啊!這老人真利害啊,遺憾的是,我們等到了很久,仍不回來,我們只好打道回府。

    走了一個多鐘頭的山道,我們來到巴廖村六兵屯,102歲的瑤古族壽星韋乜桂青正在睡午覺,現年62歲的兒子韋桂青熱情地接待我們,不斷地向我們講述他母親的情況:我媽是個苦命人,從小就沒有了父母,前半生生活過得非常艱難,連飯都吃不飽,靠吃些雜糧、山薯、野菜度日,吃菜沒有油鹽,常以火麻仁、黃豆粉當油煮菜送粥吃,倒也還養人,身體很健康,我媽一生生育4男2女,已有2個曾孫,四代同堂。現在雖然眼睛朦朧,但耳朵聽力尚好,面容很好,還經常幫忙做些手上活,如脫玉米、刮木薯等。她生活比較有規律性。一般晚睡早起,生活樸素,多素少葷,性情溫和,愛説愛笑,樂觀開朗,還很喜歡唱山歌呢!老人醒來後,確實很精神,跟我們説起過去,滔滔不絕,還唱了幾首山歌給我們聽,唱完又哈哈大笑,真夠樂觀的。

    巴馬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長壽老人,秘密在哪?經中外長壽專家的長期考察探索,一致認定,巴馬人長壽的主要因素在四個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環境。境內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特高,每立方釐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達2萬多個,是一般平原地區的三十多倍;同時無環境污染,氣候呈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21度左右,是天然的養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獨特的長壽食物。據調查,巴馬壽星們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黃玉米、大米、小米、紅薯、黃豆、飯豆、貓豆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紅薯葉、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筍、龍骨花等;油類以茶籽油、火麻仁、黃豆粉為主,他們多吃素食,少食葷腥;肉類喜吃當地盛産的巴馬香豬、甲篆油魚、黑山羊及土雞土鴨等;三是老人們堅持長期生産勞動。生命在於運動,巴馬人非常勤勞,一生都在不停地勞作,不停地活動,因交通不便經常性地步行;常常“出門就爬坡,天天翻山坳”,培育了他們堅強的性格和健康的體質,因而特別長壽;四是生活起居有規律,性格樂觀開朗。這是巴馬人長壽的內在因素,他們長期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之規律;他們雖然居住在封閉的山弄之中,生活十分艱難困苦,但他們以苦為樂,性格豪爽,樂觀大方,形成了其樂融融的意境,造就了長壽基因的氛圍。此外,巴馬的長壽還與飲礦泉水、食野菜、喝中草藥酒及晚婚晚育之類的養身之道有一定關聯。

    人民網 2003年2月20日


“世界長壽之鄉”將成為旅遊精品景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