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動人故事千古傳説 史書中有關記載(圖)
徐錦庚

    


杭州萬松書院再現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此同窗共讀時場景。

    《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傳説。其中,梁祝傳説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産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説。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臺》稱作“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同樣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精神的“梁祝”,不單比“羅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內容也曲折生動得多。

    最近,隨著寧波市鄞州區梁祝傳説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啟動,梁祝文化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千古傳説動人愛情

    梁祝傳説産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説梁山伯生於西元352年農曆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曆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臺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説”當産生在西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臺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數千年來,中國民間最理想的婚姻模式是:男女兩情相悅,再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梁祝傳説的悲劇性就在於:有情人未必成眷屬,有時還要以生命為代價!

    在千百年的傳誦中,梁祝故事所表現的思想、觀念、精神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獨特的“梁祝文化”。正如鐘敬文先生所言:“梁祝文化佔領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劇種、曲藝,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這種從歌謠到小説、從電影到戲劇、從曲藝到音樂無處不在的影響力,在中國民間創作中是極為罕見的文化現象。

    梁祝故事在海外也産生了廣泛影響。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朝鮮等國都出版過梁祝傳説的譯本或改寫本,有10多種版本。最早傳播梁祝故事的印尼,還將其列為世界四大著名愛情悲劇之一。

    梁祝出處十地爭

    關於梁祝傳説起源的版本很多。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先生在創作長篇小説《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曾根據民間傳説,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有關梁祝的古跡,目前已發現17處,其中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説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10處墳墓9處假,然而各地都言之鑿鑿,聲稱自己是正宗正派。

    去年4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60多位專家在“華夏梁祝文化研討會”上認為:從宋鹹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説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臺係宜興人氏。

    今年1月,山東濟寧市召開“梁祝”文化研討會,當地10多名梁祝研究人士認為:梁祝故里在濟寧。證據是,不僅濟寧微山縣出土的梁祝墓碑上面有明確的記載,鄒城市境內的嶧山上還有“梁祝讀書洞”。

    而據浙江省有關人士考證,浙江是我國梁祝傳説發源篇目最多的省份,寧波又是浙江省傳説篇目最多的地區。據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介紹,自南宋以來,明州(今寧波)府志、鄞縣(今寧波鄞州)志對梁祝軼事都作了記載,指明梁祝葬于寧波。

    1987年,蘇浙滬三地的民間文學家、歷史學家在寧波召開梁祝研討會,50多位專家認為,梁山伯、祝英臺確有其人其事,梁祝故事發源地在寧波。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去年初,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批復同意,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落戶寧波。隨後舉行的梁祝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上,70多位中外學者、專家更認定,梁祝文化的起源地在寧波。專家分析,國內梁祝遺跡雖多,但梁祝廟惟有寧波鄞州區高橋鎮這一座。按照中國文化的傳統,凡是祭祀歷史人物,大都要建立祀廟。

    人類的共同遺産

    去年4月在寧波舉行的梁祝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中國總代表青島泰之先生提出,“梁祝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産”。寧波市鄞州區委、區政府隨即提出,要為“梁祝傳説”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他們請來中國民俗保護開發研究中心的專家教授,與鄞州區文聯一起做梁祝傳説“申遺”的前期調研工作,在對當地原有梁祝文化資料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經過多次考察,又在寧波及周邊地區擴充了一些新資料,現已整理成光碟。

    今年1月5日,“梁祝傳説”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通過了全國專家學者的申報可行性論證。專家們認為:梁祝文化已具有1600多年的歷史;體現了人類對於愛情的忠貞精神;有故事、音樂、電影、電視、戲曲、曲藝、剪紙、文學、民俗等豐富的表現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和非物質文化藝術之一,形成文學、藝術、手工藝、禮儀、民俗、信仰等龐大獨特的梁祝文化;現已衍化為寧波鄞州當地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且表現形式也有待於更加豐富。

    近20年來,隨著現代化、城市化的影響,同其他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一樣,“梁祝傳説”也面臨傳承的困境。如何從根本上保護這“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且100多年前在東南亞已廣泛流傳,使全世界觀眾都為梁祝文化的魅力所陶醉”(青島泰之原話)的美麗愛情故事,是一個大課題。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民俗保護開發研究中心為此提出的保護方案是:首先成立專門的機構,徵集與傳説有關的資料,培訓專業調查隊伍,建立梁祝資料博物館;設立梁祝傳説保護網站,向全世界公開,供世界各國研究者共用。

    據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原中國社科院院長劉魁立介紹,聯合國“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評選兩年一次,每個國家每次只能申報一個項目。今年中國的申報項目是古琴藝術。因此,梁祝傳説最快也要在2005年才會得到申報。不過,對我國眾多瀕危的優秀傳統文化而言,梁祝傳説仍是幸運的。

    小資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遺産的定義是:以非物態的口頭、行為、心意等方式為主流傳的,反映了一個地區民眾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的,具有深厚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産。聯合國從1997年起,才有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立項;2001年,宣佈了首批“人類口頭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單,我國的崑曲名列其中。

    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須具備5個條件:這種文化必須深深紮根于一個地方的傳統和社區文化歷史;能夠作為一種手段,體現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質和價值,對社會團體起到促進作用;是現代和傳統的惟一見證;能夠進一步開發和持續發展;這種文化在現代文化發展競爭中很容易受到傷害,必須保護。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2003年02月14日


寧波梁山伯廟(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