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長途飛行嚴防四大殺手

    “經濟艙綜合症”近來在國內外已被媒體炒得沸沸颺颺,各類官司不斷。而據有關專家估計,下一輪受到全球熱切關注的將是機艙內各式疾病的傳播感染問題,不論坐經濟艙、商務艙的旅客都會受到威脅。所謂“經濟艙綜合症”是指在經濟艙,旅客只能長時間坐在座位上,造成腿部血栓,血栓進入心臟血管引起心肌梗死。而各式疾病的傳播感染是指,在機艙空氣品質差、濕度低環境下各式疾病極易傳播感染。它是繼經濟艙綜合症、飛行事故之後的第三大飛行殺手。飛行小時過長,高空致電離輻射致癌則是排行第四的殺手。

    第一殺手:經濟艙綜合症

    據有關部門的資料,在英國每年因“經濟艙綜合症”死亡的人數為300人到2000人;每年抵達雪梨機場的旅客中,約有400例“經濟艙綜合症”發生;在日本東京國際機場,過去8年中有25人死於此症,每年機場診所的醫生都要治療100到150名出現血凝塊的乘客;在美國,“經濟艙綜合症”每年已影響到近200萬人的健康。

    上述數字已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英國上議院曾通過決議,要求航空公司注意這個問題,歐盟的一個委員會要求增大飛機座位的前後距離,澳大利亞航空公司交通部部長約翰安德森已要求調查小組儘快就“經濟艙綜合症”拿出一份報告來。今年2月,世界上許多航空公司和醫學工作者聚會于澳大利亞,專門開會研究“經濟艙綜合症”問題。

    “經濟艙綜合症”的危險性在於乘客不易察覺,以為只是腿部麻木而已,當他們下飛機後出現症狀時,已來不及搶救。還有一些患者的病症是在幾天甚至10天后才發作。

    研究“經濟艙綜合症”的專家指出,原本以為最容易患上“經濟艙綜合症”的是老人,正服用避孕藥片的婦女,體重過重和剛做過手術的人等,但是現在看來任何一名經濟艙乘客都有可能受到“經濟艙綜合症”的襲擊,身體健康者也不例外。

    那麼如何預防“經濟艙綜合症”呢?

    第一,在機上多喝水和不含酒精的飲料,少喝酒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心臟科醫生弗裏德稱,很多人坐飛機時心情都會有點憂慮,這種憂慮很容易令他們不思吃、不思喝和不思動,連上廁所都顯得慵懶。弗裏德建議至少要吃點東西,喝點飲料。因為機艙空氣乾燥,若不及時補充水分,除容易虛脫外,血栓也很容易形成。但是水可多喝,東西卻不能多吃,吃得過飽會促成體內血液流聚消化系統。

    日本研究人員對此觀點也表示贊同。他們發現在機艙環境中,食物和飲品能令身體氧水準提高21%,輸往腦部的氧更增加48%。人在飲食後體內血量增加,血量上升有助保持血液迴圈舒暢,減少腳部形成血栓。

    第二,在長途飛行中儘量多活動,即使不便離開座位,也要儘量活動腳趾,讓血液流通荷蘭科學家近日表示,有跡象顯示,飛行8小時以下對健康不會構成威脅,但15個小時以上就得留心了,尤其是易生血栓的人士。英國心臟基金會建議,旅行時間超過2個小時的旅客,在出發前就應做些運動,如游泳或跑步;飛行途中最好能按照航空小姐或機上播放的錄影帶的指導,在座位上做保健操。或者每隔一段時間起身走動走動,即使坐著時也要做些腳部運動,每小時活動腿腳四五分鐘,以保持血液流通。坐累了可以選擇“單邊屁股懸空”的坐法,兩側屁股交替懸空,減少壓力。另外,儘量選擇靠走道的座位,便於腿腳舒展。

    該基金會稱,假如乘客最近剛做過手術,或發生過深層靜脈血栓,需要找醫生穿上支托式長褲,才好去坐飛機。至於下機時小腿腫痛者,切記馬上就醫。

    第三,穿長筒襪能防止“經濟艙綜合症”

    紐西蘭外科醫生約翰斯卡爾經過長達18個月的研究發現,如果在乘坐飛機時穿著彈性長襪並進行適當的運動,血栓形成的風險將會大大降低第四,銀杏葉、阿司匹林可治“經濟艙綜合症”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藥用植物研究中心的化學病理博士戴維曼特勒近日表示,中國的傳統藥用植物銀杏樹葉可以有助於減少“經濟艙綜合症”的發病率。

    也有醫生建議,旅客在飛機起飛前數小時,服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減緩病情,因為這種藥劑有助於稀釋血液,防止血栓。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加大座位之間的距離,但是不少航空公司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願意減少載客量。但已有一家英國航空公司專門在其擁有的波音747飛機的機艙內,移走了300個座位,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長度為130米的環行跑道,供乘客活動之用。

    第二殺手:飛行事故

    一連串的空難慘劇,協和客機失事、海灣空難奪去450多人的性命、新航班機出了跑道……令人心驚膽戰。

    但專家指出,搭乘飛機其實比陸上交通工具更為安全,即使遇上意外,只要採取幾項簡單的安全措施,在意外中倖存的機率通常也很高。

    一、學會使用防煙防毒面具吸入濃煙是乘客可能在意外中遇到的危險之一。1999年某機場一架航空客機側翻起火,有15名乘客是因為吸入濃煙及燃油蒸氣致死或受傷的。若他們能使用防煙防毒面具便可挽回性命。一旦遇上火警,防煙防毒面具便可讓旅客安全呼吸至少15分鐘。

    二、不在飛機上吸煙專家們説,雖然大部分航空公司為確保乘客安全及健康,一直禁止在機艙內吸煙。但有些自私的乘客仍會在洗手間內吸煙,這種行為實際是在製造危險。被棄置在洗手間內垃圾桶裏的煙頭更可能是火災的源頭,它可以燒著垃圾桶內的任何紙張。

    三、衣著適當假如穿著的衣物不當,即使並非受火警或煙霧威脅,乘客也可能在利用疏散滑梯脫險時受到摩擦産生灼傷。專家的意思是:應穿著以天然纖維,如棉布、羊毛、粗斜棉布和皮革製造的衣物。合成纖維衣物不適合。

    另,衣物不應窄身,但應遮蓋住整個身體以作好保護,換言之,短裙和短褲並非適宜的選擇。也不應穿著高跟鞋,因為一旦需要疏散,而座位之間的通道被行李、玻璃碎片等阻塞時,高跟鞋可能會造成傷害,還是穿著一般皮鞋、皮靴或網球鞋好。

    四、安全帶必用大部分航空公司的機艙服務員都會提醒乘客在旅途中寬鬆地繫上安全帶,但往往只有少數乘客跟隨指令,大多甘願冒生命危險。多少次乘客之所以受傷,有時甚至死亡,就是因為飛機突然遇上晴空湍流,但又沒有繫上安全帶,結果被拋離座椅。晴空湍流是飛機儀器預測不到的氣流變化。

    五、懷抱嬰兒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安全帶對嬰兒籃、椅不能發揮作用。因此,假如安全帶的指示燈亮起,家長應趕快緊抱嬰兒,並繫上嬰兒用的安全帶,否則嬰兒可能在遇上氣流時被拋離籃、椅。

    六、察看座位旅客應提早到機場,要求一個靠近通道的座位,以便一旦遇上緊急情況,可以增加及早疏散的機會。上機後要留意座位與緊急出口相距多遠。倘若你想更加保險,可以要求坐到一個靠近飛機尾部的座位,一般認為尾部範圍較為安全。

    七、查問班機上有無組織纖維分離器假如有乘客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這部儀器便可挽救性命。據澳洲航空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年多達1000人在商用客機上死於心臟停止跳動。組織纖維分離器可重新啟動心跳,許多航空公司均在飛機上安裝了這部儀器。假如你擬定的航線有幾家航空公司可以選擇,便應查看哪一家航空公司班機上設有這部儀器。

    八、直飛更好由於大部分的意外均發生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期間,若能直飛至目的地,則應選擇不用轉機的班機,以減少起降次數。

    九、戴好氧氣面具在緊急情況下,需戴好氧氣面具。如果大人與小孩子同行,又只有一個氧氣面具,大人應先行戴上確保清醒,以便協助隨行小孩。

    第三殺手:各式疾病的傳播感染

    有資料顯示,50%以上的乘客下機後生病不適,12%工作表現失色,3%需要請假休息。機艙內空氣品質差,濕度低,已成為威脅旅客健康的一大陷阱。

    飛機飛行期間,機艙濕度會從海拔水準的40%,減至僅2%,鍾愛低濕度環境的細菌,在高空會拼命傳播,旅客出現耳炎、頭痛、敏感、疲勞、腹瀉、嘔吐、眩暈、呼吸道感染等非常普遍。至於部分喜愛高濕度的細菌,在飛行初期和飛機降落之際,也會趁機肆虐,旅客一不小心,就會患上各式膿腫、鼻竇炎、支氣管炎,甚至肺結核和退伍軍人症。

    兩名蘇格蘭人從布魯塞爾飛往紐約後,旋即發現患上多重抗藥性肺結核。儘管他們坐的是商務艙,但仍被一位相距13排座位的染病女客所感染,這主要是由於乘客長時間暴露在機艙內,不斷迴圈吸入低質空氣所致。

    低質空氣氧分不足,也容易誘發嬰兒猝死。70年代之前,各大航空公司為旅客提供新鮮空氣的方法非常簡單:從機頭抽入空氣,加熱使之溫暖,供應整個機艙使用完後,從機尾抽走,如此一來,機艙內每兩三分鐘換一次潔凈空氣。但由於燃料費愈益昂貴,用燃料加熱清新空氣的方法,對航空公司老闆來説很不划算。近數十年來為了省錢,清新空氣全部混入了50%的迴圈空氣,構築成了各式細菌的溫床。機艙內每12分鐘才有些許清新空氣被抽入,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噴嚏帶來100萬粒氣霧,每粒氣霧有多個潛在病原體,而一聲咳嗽産生10萬粒口水花,每位乘客平均每分鐘釋放出3萬細菌大軍。

    澳洲政府近日發表政府航空諮詢文件,指出近年人們對飛行有關的健康問題愈益關注,從座位的設計到機艙空氣品質,都需要加以改善。文件提到機艙有機磷酸鹽洩露問題非常普遍,每年全球受到影響的乘客和機組人員約為4萬。該文件估計機艙空氣污染問題,不久後又會掀起另一陣官司熱潮。

    專家指出,迴圈利用空氣,需要有高效能濾隔設施。否則,普通隔網很快便給堵塞住,那時機艙細菌傳播率就更高。但是,隔網不能過濾化學性污染物,如衍生的氣態化合物和有機磷酸化合物等,它們很容易洩露到機艙中去。乘客惟一可做的是上飛機前多購些保險,或者爭取坐商務艙。至於最後的自救方法,就是戴口罩,或者當有人打噴嚏時,嗅些茶樹油,或者用臉部噴劑保持鼻膜濕潤。

    第四殺手:致電離輻射致癌

    有跡象顯示飛行還能致癌。冰島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長途客機的機師飛越5個時區以上者,患皮膚癌的機會增加2500%。此前,權威醫學雜誌《刺血針》也曾報道,飛行小時數達5000的機師,患白血病機會大增。高空空氣比地面稀薄,對人體的保護也直線下降。人們在高空接觸的輻射,要比地面上高出100倍至300倍。

    偶爾坐飛機旅行,自然不用害怕輻射致癌問題,但對經常飛行的機組人員來説,實在是個健康危機。多項資料顯示,過去10年英國航空公司的411名機師死亡事故中,黑色素癌、直腸癌、腦腫瘤致死數字高出平均水準。加拿大航空公司2740名機師中,前列腺病和急性骨髓白血病發生率大增,腦腫瘤、黑色素皮膏癌及白血病發生率微升。1940年至1992年間,在芬蘭航空公司工作的1577名空姐中,患乳腺癌的人數比例為平常人的兩倍。(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