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宋徽宗趙佶有關 廣東肇慶力推“宋文化之旅”
黃耀輝

    今天的廣東“肇慶”與宋徽宗趙佶有關。肇慶古稱端州,是趙佶的發跡地,“肇”乃發端,“慶”乃可喜可賀,合二為一,即“喜事是從這裡開始”。因此,肇慶推出獨特的“宋文化之旅”,將宋文化作為旅遊的一個重要內容。

    宋邵聖三年(西元一0九六年),十四歲的趙佶被封為端王,以端州為封地。元符三年(西元一一00年),哲宗病死,趙佶登上皇帝寶座。在慶倖之餘,他認為是靠端州這塊風水寶地得意,對端州恩寵有加,將端州升格為肇慶軍(“軍”為宋代軍事重鎮的名稱),設置興慶軍節度使,總攬軍政大權。政和三年(西元一一一三年),又下令將興慶軍升格為興慶府,重和元年(西元一一一八年)將興慶府改名為肇慶府,並親筆題寫了“肇慶府”三字,為肇慶府署門前的匾額。從此“肇慶”一名沿用了近九百年。

    作為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在該市豐富的文化內涵中,目前僅宋代文化遺址就有二十多處,涉及宋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宗教等諸多方面,在嶺南頗為罕見。

    據該市星湖國旅國內部的梁先生介紹,肇慶諸多的宋文化遺址符合旅遊業關於“差異性”的要求,城區內有周長二千八百米的宋代古磚城墻,經歷數百年的雨雪風霜和二十多次修葺,依舊保存完整,為國內罕見。其中北邊的朝天門猶為壯觀。城墻上還有修建於北宋政和三年的三層高“披雲樓”,樓上曾經每逢早晚都有群鶴繞樓飛舞高鳴,“披雲鶴唳”便是著名的古“端州八景”之一。

    北宋名臣包拯,在肇慶任端州知郡事三年,為官清廉,興利除弊,為了解決當時百姓的吃水難問題,發動群眾在城裏城外共打了七口井,被稱為“包公井”,如今仍保存有二口。包公當年的治所麗譙樓依然雄偉。包公祠、包公樓、硯州島、七星岩摩崖石刻上的包公手跡,及各種秉公執法、為民解憂的傳説和故事在民間更是數不勝數。

    在該市德慶縣,剛建成的宋代風情街更是將時光倒流,讓遊客們又重新體會到數百年前南宋王朝繁華的商業鬧市情景。靜靜坐落在街東邊的著名建築,就是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人才輩出的德慶學宮。

    該市旅遊發展局官員説,深挖這一寶貴資源,把散落在肇慶多個地方的宋文化景點有機整合,用一條線將它們穿連起來,形成應有的聚集效應,推出獨特的“宋文化之旅”精品線路,能使人們對嶺南的宋文化産生比較完整的認識,從而加深對中國博大而深厚歷史的了解。

     中新社 2003年1月6日


[韻味]探訪南國之綠去
“沙漠腰帶的東三奇”之肇慶鼎湖山 
肇慶—美麗的山水生態旅遊城市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