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將修建窯洞博物館(圖)

    據有關媒體報道,為搶救窯居、保護生態,中國最大的窯洞博物館不日將在甘肅慶陽西峰開建。文中稱,該項工程投資890萬元、共修建2000孔現代窯洞,建成後將是中國最大的窯洞博物館。昨天,記者聯繫到西峰旅遊局局長,向他確認這一消息,他表示,他們的確準備從明年3月起修建多孔窯洞,讓當地村民重返窯洞居住,節約耕地,保護生態。這些窯洞的用途是生態窯居示範區,建成後,將自然成為一個窯洞博物館。

    1 當代村民大都放棄了窯洞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毛家寺村。1990年以前這是一個典型的窯居村落。但是現在到這裡,只能看到窯洞被大量廢棄、磚瓦房星羅棋佈地蓋在可耕種地帶上。

    除毛騰旭和毛騰傑等四戶外,毛家寺村300戶村民選擇了一種與他們的前輩完全不同的居住環境。

    毛騰旭是毛家寺小學的校長,今年快六十了,祖祖輩輩都住在窯洞裏,自己也習慣了“冬暖夏涼”的窯居生活。一家老小都住在同一個院子裏,把窯洞的土面用磚砌了一層,內墻用石灰粉刷了一遍,防潮。

    毛騰傑的孩子們都在平原上蓋了磚瓦房,他和老伴還住在窯洞裏。還有兩戶是他們的同宗兄弟,毛騰雲和毛騰眷,他們沒有搬出窯洞,除了習慣主要是經濟上的原因。

    當地大多數村民認為“告別窯洞就是告別貧困,能在平原上建房就是走向富裕”,尤其是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掙回的幾個小錢全都積攢下來蓋了房子。

    除了夏天熱、冬天冷的缺點不如窯洞之外,其他方面,他們覺得房子比窯洞強多了。他們嫌窯洞陰暗、潮濕、不通風,出入不方便。很多農民在磚瓦房和莊稼地間修了小路,拉肥料、拉水、收割、儲藏自然比原來住在窯洞裏爬山下坡方便多了。

    2 大量平地建房佔用耕地破壞生態

    中國建築學會生土建築分會秘書長呂琦卻很為此擔憂。

    他向記者介紹,像毛家寺村這樣整個村落從原先不可耕種的陡坡地帶遷到平整的垣面上,佔用大量肥沃耕地的現象在隴東並不少見。

    黃土高原地區的農民一直以來都是在“邊坡溝”地帶挖洞,過著“冬暖夏涼”的窯居生活,“邊坡溝”指的是邊角地、山坡、溝壑等不可耕種地帶。然而,農民紛紛“棄窯建房”,在緩坡、平原等可耕種地帶建設新的宅院,用當地一位官員的話説“農民講究風水,不好的地他們不會用來蓋房子”。

    呂琦説,以前西峰一帶的村莊建在不宜耕種的溝坡上,實行土地承包制以後,可耕種的土地都分到每家每戶了,所以要蓋新房,政府只能在各自的承包責任田範圍批宅基地,而且除了建房,家家戶戶都要建圍墻、修一條連接公路的農家路,這樣造成了大面積的耕地被浪費了。據統計,近20年來,西峰共廢棄窯居12萬戶,新建磚房佔用耕地14.74萬畝,肥沃的良田每年以6000多畝的速度減少。這對於本是糧食大縣的西峰很不利。

    呂琦説,“黃土高原地區生態本來就薄弱,農民離開窯洞,窯洞風吹雨淋沒人修繕,尤其在七八月份暴雨來臨時,被廢棄的窯洞一帶水土流失加重,生態環境更惡化了。”

    農民改善居住環境如何與保護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相結合?西峰區政府一工作人員説,“這個問題曾讓我們困惑不已,直到中國建築學會生土建築分會的專家們來到這裡。”

    3 研究新式窯洞改掉老屋缺點

    自1980年開始一直研究窯洞等生土建築的專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王軍介紹,西峰區黃土層土質均勻,垂直結構良好,邊坡溝地多,很適合發展新式窯居建築。在“邊坡溝”地帶建新式的窯洞或改建棄窯,不佔耕地,既改變了原有的陰暗、潮濕、不通風、不方便的弊病,又保留了以前“冬暖夏涼”的優點。新式窯洞裏設有陽光間、自然“空調”,更現代化的還有衛生間、客廳等等。

    記者了解到,陽光間承擔了窯洞的採光采暖作用,它向陽的一面用玻璃做成,裏面還安放著反光鏡,將採來的光線反射到其他的房間,“空調”也就是通風透氣的設備,完全是自然的,對環境不造成污染。

    “這些新式窯洞的造價並不高。”西峰區旅遊局副局長張世瑋説:“建一個有六間房(包括陽光間、自然空調)的窯洞才兩三萬元人民幣,與在平原上蓋磚瓦房的花費差不多。完全裝修好,配上傢具,一個兩層的窯洞花費也就是6萬元錢左右,比平原上便宜,又不佔用耕地,不破壞生態環境。”

    4 修建現代窯洞讓村民重返傳統

    西峰區政府建議中國建築學會以毛家寺村、小崆峒兩處不同地形的村落為基地,建設不同模式的窯居示範區,副區長馮光敏説,“我們要為革新居住觀念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建築樣板。”他還表示,要把此項工作轉化為政府行為,建築模板建好了,就會吸引農民重返傳統。

    記者獲悉,生態窯居示範區預算花費890萬元,由西安交大、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和甘肅工業大學共同規劃設計,明年3月份開始在小崆峒修建500孔現代窯洞,這批窯洞考慮用作賓館,開發當地旅遊業。效果好的話將繼續毛家寺村的1000多孔棄窯改造。馮光敏表示,市政府希望以示範區為中心,輻射帶動西峰周邊5400多戶群眾,利用邊溝和棄窯約2500余畝逐步建成生態環狀居住帶。

    西峰區旅遊局副局長張世瑋説,“以前是窮人住窯洞,現在是富人住窯洞。我們並沒有刻意地搞一個窯洞博物館,但生態窯居示範區將匯集磚窯、石窯、土坯窯和國外一些窯洞的形式,建成後自然就成了中國的窯洞博物館。”(李湘荃)

    《北京青年報》2002年11月15日


中國最大窯洞博物館將在甘肅西峰市開建
圖文:甘肅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組圖:中國考古專家在甘肅發現秦始皇祖先墳墓
敦煌剪影(圖文)
牧羊人發現地下畫廊 魏晉墓葬群見天日(圖文)
激發無限遐想“天外來石”驚現蘭州 (圖文)
每年5萬人 “絲綢之路”吸引越來越多台灣遊客
甘肅灣腰墩自然保護區將放養首批野馬(圖文)
中華民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