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桃花”傳舊訊 “乞巧”情猶在  

    “老廣州”還記得西關舊俗“乞巧節”嗎?那爭奇鬥巧的女性手工藝品盛會早已湮沒在羊城遙遠的記憶中,今天,這種記憶又在被喚起。一批在廣州已屬“絕品”的“乞巧”民間手工藝品昨起在西關仁威廟展出。

    優美傳説神奇風俗

    “乞巧節”(“七姐誕”)風俗來源於“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這一優美的民間傳説。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稱為七夕)及前後兩天的活動,又稱“拜七姐”或“乞巧”,在廣州民俗裏,是女孩子向“七姐”(織女)祈求聰明巧手、寄託愛情追求的時候。一般在十六七歲的姑娘至二十二三歲的小媳婦中盛行。

    西關尤其是泮塘地區的活動饒有特色,喜慶活動別出心裁,進入六月,有姑娘或少婦的家庭就開始用稻穀培植一缽青苗,叫七姐秧。七月初六夜,大姑娘、小媳婦當空擺上瓜果等供品,點燃香燭,望月禮拜,叫“迎仙”。從三更至五更,禮拜七次,叫“拜仙”。然後向著月亮用絲線穿針孔,穿過者叫“得巧”。得了巧的要“謝仙”。初七晚,姑娘少婦盛裝淡抹,把“七姐秧”連同她們為乞巧節而製作的精美工藝品,擺出來讓人品評。姑娘少婦三五成群地互相串門欣賞各人的工藝,氣氛非常熱鬧。工藝爭巧鬥奇,有的地方還會評出優勝。歐陽山的文學名著《三家巷》中可窺見西關“乞巧節”一貌。現在這種風俗基本消亡。

    手工精美懷舊情濃

    昨今兩天,不少市民尤其是“老廣州”,紛紛涌向仁威廟及廟外廣場看展覽、參加活動,懷想西關舊日風情。展覽主要展出“乞巧節”風俗中的手工工藝品,有戲劇“公仔”“七姐會牛郎”、“趙子龍催歸”、“楊宗保招親”;有用米粒、谷粒、芝麻、瓜子、珠片、彩紙製作的花朵等小工藝;還有有關風俗的藏品。最小的只有指甲大小,極盡精巧。一些老人看到這種工藝時激動不已,一位80多歲的老阿婆説,從風俗興亡看到了世道滄桑。

    “乞巧”民間手工充分體現“巧”與“像”。白蠟桃花,枝幹用真幹枝製成,花瓣用極薄的白蠟片染色,葉脈、花芽、花苞無不酷似。近兩米高的紅梅,枝幹虬勁,枝繁葉茂,擺在墻角,恍如傲雪鬥霜、暗香透鼻。米粒、谷粒粘成的菊花,每朵花用100多顆米、谷粘成,綠葉陪襯,完全可以以假亂真,令人驚嘆巧奪天工。還有蠟制的紅荔、瓜子珠片造的花朵、紙制層層涂漆的南獅、水果、燈屏、玩具傢俬以及美不勝收的刺繡珍珠荷包、紙制的戲曲故事人物,無不令人嘆為觀止。那插在爐上的三根巨香正在燃著暗紅的火頭,摸上去才發現竟是用芝麻做成的!

    這些作品大多利用日常原料製成,與真品擺在一起,連行家也難一下分出真偽。它們都是年輕婦女在農曆七月初七巧手巧思的展示。

    “乞巧”可待成追憶?

    而今,這些風俗連同手工藝品只存在於老一輩的記憶中了。據介紹,目前50歲以下婦女已基本上沒有過“乞巧節”做乞巧手工的經歷了。這次由荔灣區文物管理所等部門組織的為期兩個月的乞巧手工藝品展出,將勾起民俗風情的濃濃溫馨情愫。荔灣區文物管理所阮所長認為,這次展出,有助於展現西關文化風采,也是對民俗風情風貌的追憶。

    民俗專家與民間工藝研究者認為,“乞巧節”及手工藝品製作,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自娛自樂的“乞巧節”,反映了市民祈求聰明才智的良好願望,寄託著當時年輕婦女對愛情的美好追求,很大程度上也是資訊不發達、社會較封閉時婦女互相觀摩、學習手工藝的途徑。隨著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資訊、觀念都發生巨大變化,這種舊的民俗就逐漸消失了,難以再恢復。

    而且“乞巧”手工藝品雖然取材很廣,但大多難以長久保存,生産製作效率低,更不能形成市場規模生産。這樣,這種巧奪天工的作品怕是真的永遠只能存在於“老廣州”的記憶中了。鄺穗雄

     《羊城晚報》2002年8月1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