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宅雕刻巧奪天工 浙江東陽看“民間故宮”  

    到盧宅時正是驕陽似火的中午。記者一行隨浙江金華市旅遊局工作人員,從橫店影視城至義烏,途經東陽縣城。午餐尚早,大家便七轉八拐地來到位於城東的盧宅。踩著鵝卵石鋪設的曲折小路,穿行在由馬頭墻、封火山墻分割的建築群落中,腳步清脆,涼風習習,仿佛誤入數百年前的時空。

    超規格的“民間故宮”

    盧宅建築以明清民居風格為主,有“民間故宮”之稱。

    佔地500多畝的整個建築群落以盧氏大宗祠為中心,由復荊堂、肅雍堂、樹德堂三條軸線延伸出去的幾組建築呈拱月之勢圍繞周圍。長500米的盧宅老街和東西兩條雅溪形成了盧宅的交通幹道。共40多處園林、書院、寺觀和26座牌坊點綴其間,建築形式多樣化,更給盧宅的整體風格平添了幾分秀麗和雅致。

    盧宅之所以獲得“民間故宮”之稱,是因為它的建築佈局和規格。

    屋深九進,堂寬五間,在封建時代是皇宮和個別宗廟才允許使用的建築規格。同時,彩繪龍鳳,也是皇帝專用。但在富甲一方、曾出過8位進士、29個舉人的東陽盧氏家族,卻沒有這樣的禁忌。

    比如,作為盧宅核心建築的肅雍堂,面闊五開間,進深十檁,高三層計10.6米,而且雕梁畫棟,鬥拱彩畫以嬌艷欲滴的牡丹為襯底,施以巨大的龍鳳圖案。從第一進儀門開始,一條全長320米的中軸線貫穿南北。這條中軸線上佈置了9幢大小不一的建築(即九進)。如此“超規格”的建築,能在天高皇帝遠的東陽保守“機密”數百年,據説一是依靠盧氏家族南宋時期獨霸一方的權勢,二是森嚴的宗法制度,本族人不敢泄密,外姓則難以深入細究。

    雕刻藝術的珍藏庫

    在走馬看花的參觀中,常為一些巧奪天工的細節駐足。

    在“東吟堂”,看到一組“荷塘夏日”的牛腿木雕時,驚訝似風一般吹過全身———在荷塘中獨腳而立的仙鶴,高處一片荷葉似乎被酷熱難耐的鶴不小心啄出窟窿,破處立即向四週捲曲,火辣辣的陽光穿透下去,在荷葉邊棲息的一對鴛鴦,頓時有些不知所措……這塊30余釐米長的鏤空木雕,歷經近百個春秋,依然栩栩如生,至今還能讓仰望它的人們感受到炎炎的夏日以及拂面而來的濕熱微風。

    東陽木雕起源於唐貞觀元年,據説到清代中期,僅在北京紫禁城從事雕刻的東陽木工藝人就有400多名。盧宅從南宋初年開始興建,直到20世紀30年代建成,前後歷時800多年。

    “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文物古跡在劫難逃,特別是一些保護級別不夠、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産,破壞殆盡,以至於如今遊覽古跡,常常不得不面對那些“破四舊”中被砍了頭、鏟了臉、缺胳膊少腿的文物。但盧宅是幸運的,特別是數以萬計的各種木雕,幾乎是毫發無損。盧宅不僅見證了東陽木雕的興衰與變遷,而且成為各種雕刻藝術品的珍藏庫。

    “東陽素稱婺之望縣,是聞名遐邇的‘教育之鄉’、‘建築之鄉’和‘工藝美術之鄉’。盧宅氣勢恢宏的建築以及數以萬計的雕刻飾品的誕生,要歸功於這‘三鄉’文化,它們能完好保存至今,也得歸功於‘三鄉’文化對東陽百姓的浸淫教化。”東陽市盧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付敏芳介紹説。

    十年動亂期間,肅雍堂、東吟堂等盧宅主要建築成了縣供銷社的辦公樓和物資倉庫。但當時供銷社負責人、縣‘文革會’主任和‘紅衛兵’頭頭都是縣木雕廠的工人,他們對盧宅採取的“革命行動”就是把部件一一拆下,小心地埋藏于地窖。

    “不老”盧宅應有自信

    1988年,國務院把東陽盧宅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盧宅的雕刻工藝,無論是建築上的鬥、拱、梁、雀替、牛腿或隔扇,還是傢具的設計和製造工藝,歲寒三友、漁樵耕讀、福祿壽喜等圖案隨處可見。在一片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和絳環板上,就有《八仙過海》、《水滸》、《百壽圖》、《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種透雕浮雕,留神看去,恍若神品。

    在發掘歷史文化資源轉變成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吸引影視劇組來此拍景,是迅速提高其知名度、帶動旅遊人氣的“終南捷徑”。比如在與盧宅僅10余公里之隔的橫店鎮,投資數億元建造的影視城,不但“複製”了秦皇宮、《清明上河圖》中的開封府,還雄心勃勃地要把東陽的百幢古民居搬進“東陽明清民居博覽城”實行“集中保護”。為了吸引公眾目光,一些文物古跡,也紛紛節外生枝造出些不倫不類的景觀,以與影視文化“接軌”為榮。應旅遊經濟需要的各種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産著。

    文明總是在破壞與創建中掙扎著前行。歷史文化的價值和對世人的魅力,或許不需要更多影視明星或者其他流行符號來印證,八百年不老的盧宅,對此應有足夠的自信。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06月28日


諸葛村尋訪諸葛遺風(圖文)
浙南泰順尋廊橋(圖文)
最美東錢湖
“碧海仙山”——浙江平陽南麂列島(圖文) 
海上第一名山——普陀山(圖文)
中國首個女性文化主題公園——“女兒村”開村
去烏鎮看“水上吊腳樓”(圖文)
浙江隱居地搜索(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