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足懷舊癮 順德冒出一間“人民公社食堂”  

    “人民公社食堂”在我國銷聲匿跡40多年之後,近日卻在順德市大良區“復出”。不過,此時的“人民公社食堂”已不再是當年“吃飯不用錢”、男女老少排隊打飯打菜的“大鍋飯”模式,而是商家挖空心思攬客的“花招”。

    “向陽公社”時光倒流

    昨天,記者聞訊來到“人民公社食堂”,只見門前紅旗飄揚,還懸著一隻印著“人民公社”和紅五角星的舊竹匾,“人民公社食堂”的鮮紅招牌分外奪目。一進門,迎面是一幅巨型的忠字牌,朵朵向日葵朝著大紅的“忠”字怒放,兩旁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的對聯。

    記者看到,這家餐館裝修很是簡陋,門窗都是粗糙的木板,屋頂用竹片鋪成,十來張簡陋的方桌子和板凳,這情景,還真有點像當年人民公社食堂的味道。

    為烘托歷史氣勢,餐館四壁還挂著玉米棒、大蒲扇、斗笠、魚網等代表當時生産力發展水準的物件;懸著寫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和“為人民服務”字樣的草帽和綠軍包;墻上還貼有多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宣傳畫,還有一些發黃髮舊的“社員勞動手冊”和“向陽公社”的獎狀等等。在就餐時間,餐館幾個老式喇叭一直播放著《紅色娘子軍》、《東方紅》、《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四壁貼著毛主席語錄,連服務員也戴著毛主席像章,挎著草綠的軍包。置身其中,仿佛時光倒流,讓人重新回到那個特殊的年代。

    “食堂”飯菜十分簡樸

    

    “人民公社食堂”提供的飯菜十分簡樸,青菜、排骨等家常菜不過10來種,每份菜也就三五元,這裡最出名的排骨蒸飯一碗也才2.5元,簡簡單單幾元錢就可以填飽肚皮。餐館裏還免費供應菜湯,堆放著玉米、花生等五穀雜糧,客人需要自己動手。服務員稱,“人民公社食堂”提倡的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人民公社食堂”的6個服務員都是三四十歲的下崗婦女。店主何某的姐姐何女士説,去年何某下崗後一時找不到活幹,便想著開個餐館,由於手頭沒有多少本錢裝修,乾脆開了這家簡陋的“人民公社食堂”。店主何某是一個收藏迷,收藏了不少人民公社時期的物品,正好派上了用場,餐館還從四週的農村收購了一些那個年代遺留下來的物品。

    記者看到,在這裡就餐的有普通的打工仔,也有寫字樓的白領,男女老少來來往往的顧客還真不少。何女士告訴記者,一些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經常會到這兒坐坐,回憶自己的青春歲月,而年輕人則更多是出於好奇。”

    “文革”氛圍惹爭議

    對於這家餐館以“大躍進”時期中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命名自己的店堂,這種“別開生面”促生意的做法,引起了市民的議論。

    記者在採訪中,就有一些市民表示“感覺怪怪的”。住在附近的劉女士説她每次經過這裡就會想起當年的苦澀,心裏很不是滋味。她説:“在許多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中,‘人民公社食堂’留下的回憶並不全是甜美的,商家用渲染‘人民公社食堂’氛圍的方式來招徠生意,也不考慮考慮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的感受,是不是有點不妥?”有人表示:“‘人民公社食堂’已經被歷史否定了,今天舊話重提,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但商家則多不以為然。旁邊一家餐廳的老闆就稱:“這完全是商業行為,追求利潤是商家永恒的主題,現在餐飲業現今競爭這麼激烈,餐館用標新立異來吸引顧客,沒什麼大驚小怪!”他説,相關法規中也並沒有明令禁止不許使用此類名稱的規定,前幾年,深圳就出現了一家“知青”餐廳,在長沙、銀川等地好像也有類似的飯店,商家此舉不過是迎合了現代人懷舊的情懷。

    據了解,目前,我國《工商名稱管理辦法》對商家所使用的工商名稱的規定不是很詳細,對於大良“人民公社食堂”的名稱,目前順德工商部門尚未置可否。(林燕)

     《廣州日報》2002年6月11日


中國內地首家李小龍紀念館在廣東順德揭幕(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