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西方的耶誕節

    耶誕節傳説

    "耶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殊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耶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耶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西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耶誕節可能開始於西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西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西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耶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耶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耶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耶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耶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耶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説有關。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國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住。就在那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耶誕節,年年望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耶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蘇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耶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聖誕老人的傳説

    聖誕老人的傳説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説,聖誕老人為奧丁神後裔。也有傳説稱聖誕老人由聖人尼古拉而來,所以聖誕老人也稱St.Nicholas.因這些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其出處,故事情節大多被淡忘,然而聖誕老人卻永駐人們精神世界。每年聖誕日,聖誕老人騎在白羊星座上,聖童手持聖誕樹降臨人間,隨著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開始把聖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著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聖誕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釋。在德國,傳説他扮成聖童把堅果和蘋果放在孩子們鞋裏。他乘雙輪馬車四處漫遊,觀察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現好,將會得到蘋果、堅果、糖等諸多獎品。壞孩子則得一鞭子。家長們靈機一動紛紛採用此傳説來鼓勵孩子們聽話。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聖誕老人已經成為耶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徵和傳統。他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11世紀末來自義大利的宗教士兵將Nicholas聖人的遺物帶回義大利,並在港口城市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來紀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紛至遝來朝聖這位聖人。這些朝聖者將聖人Nicholas的故事帶回他們的本土,所以有關聖誕老人的傳説在各個國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紀歐洲出現了聖人Nicholas紀念日,以互贈禮物和慈善活動為主。德國、法國、荷蘭則將12月6日作為宗教紀念日,給孩子和窮人們贈送禮物。

    荷蘭殖民者來到美洲時,將他們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帶了去,Sintirklass身著紅袈裟,騎著一匹白馬。Sintirklass的美國形象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快樂的老精靈。起初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在他的喜劇《紐約的歷史》中將他描述成一個又圓又胖的荷蘭老人。1823年,詩人ClementMoore在他的詩歌《St.Nicholas印象》中繼續將Sintirklass/SaintNicholas的形象戲劇化,這就是各位在本篇開頭看到的聖誕老人。

    19世紀60年代卡通製作者ThomasNash畫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聖誕老人作為《Harper的一週》的插圖。這個聖誕老人的形象開始深深地紮根于美國人民的腦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聖誕老人的形象傳回歐洲,傳到南美洲,傳遍世界各地。

    許多國家都保存了他們自己有關聖誕老人的風俗和傳説。在荷蘭的傳説中,聖誕老人Sintirklass還帶了一個叫BlackPeter的助手,乘著一艘船于12月6日來到。他帶著一本大書,書中描述了所有荷蘭小孩在過去一年中的表現。表現好的小孩就送禮物給他們,不好的小孩便讓他的助手帶走。德國的聖誕老人也帶著一個叫做Knecht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的助手,肩上背著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上拿著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卻要給教訓幾棍子。

    義大利的聖誕老人叫LaBefana;法國的聖誕老人叫FatherChristmas或PereNoel;瑞士的聖誕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Child;斯勘的納維亞地區的聖誕人叫julenisse或juletomte;而英國的聖誕老人和法國一樣也叫FatherChristmas(聖誕之父),他的形象比其他聖誕老人更莊嚴,更清瘦一些。北美的聖誕老人便是乘著馴鹿拉的雪橇來給孩子們送禮物的。

    聖誕襪的傳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心地善良的貴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拋下他和他的三個女兒。這個貴族嘗試了不少發明,都失敗了,但也因此耗盡了錢財,所以他們不得不搬到一家農舍裏生活,他的女兒們也只得親自燒煮、縫紉和打掃。

    一晃幾年過去,女兒們陸續到了出嫁的年齡,父親卻變得更加沮喪,因為他沒錢給女兒們買嫁粧。一天晚上,女兒們洗完衣服後將長統襪挂在壁爐前烘乾。聖人Nicholas知道了她們父親的境況後,就在那天晚上,來到她們的家門前。他從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睡著了,同時也注意到了女孩們的長統襪。隨即,他從口袋裏掏出三小包黃金從煙囪上一個個投下去,剛好掉在女孩們的長統襪裏。

    第二天早上,女兒們醒來發現她們的長統襪裏裝滿了金子,足夠供她們買嫁粧了。這個貴族也因此能親眼看到他的女兒們結婚,從此便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繼承了懸挂聖誕襪的傳統。有些國家的孩子則有其他類似的風俗,如在法國,孩子們將鞋子放在壁爐旁等等。

    聖誕它其實並不古老

    在1837年也就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前的日子,12月24-12月25日這兩天,沒有那個英國孩子會把長襪挂在火爐邊;也沒人聽説過聖誕老人;見過聖誕紙炮(Christmascrackers);標誌性地吃頓火雞;連聖誕樹也很罕見。事實上,在1837年和之前的千百年間,聖誕在日曆上跟本不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跟許多有著悠遠歷史的中國節日相比,聖誕實在是個很現代的節日。

    人們今天熟知的耶誕節算起來不過百餘年的歷史,在1830至1930期間逐步確立完善,可以説此節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産階級的發明,反映了此新興階級當時的想法和種种經濟與社會結構的變遷。1830年之前,英國各地農村都有自己的冬季節慶日,但卻沒有一個全國統一認可的日子,隨著城市中産階級的興起,十二月二十五和二十六兩日被定為歲末的節慶日,並把曾經的戶外社團聚會變成以家庭為重心的團圓主題。1870年聖誕老人在英國首次亮相,標誌了現代聖誕模式的正式確立。1932年,英王喬治五世第一次發表聖誕文告,文告中形容聖誕是(家庭的節日,而大英帝國就好比一個大家庭。自此,英王的聖誕文告就一年一度依時依候地在本國和所有英屬殖民地廣播),聖誕文告的創意來自BBC總裁JohnReith,他指出英王頒布的聖誕文告會在民眾中産生全民的道德基準;且又有助於收音機的銷售,可見文告的功效兼負了政治與商業兩種並立的文化職能。由此可見,聖誕的興起跟民族文化的興起同步。19世紀鐵路交通系統的發展,國民教育制度的設立,報刊出版的普及等,都為民族文化鋪開了道路,而民族文化的近一步鞏固也正需要借助歷史的權威奠定穩固的基石。

    有關耶誕節的風俗

    中國人接觸耶誕節還是最近幾年的事,全過各地的氣氛也不一樣,像是一些沿海地區比較有節日氣氛,像是地處最南的深圳、廣州一帶,由於毗鄰香港,開放城市,年青一輩的人雖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已將耶誕節作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了。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看看耶誕節的一些固定節目吧。12月25日這一天,各教會都會分別舉行崇拜儀式。天主教與東正教舉行聖誕彌撤,新教舉行聖誕禮拜。有些教會的慶祝活動從午夜零點就開始。除崇拜儀式外,還演出聖誕劇,表演耶穌降生的故事。

    聖誕PARTY

    耶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説説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大餐

    耶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耶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裏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耶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説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裏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挂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耶誕節送小汽車那怎麼辦?那最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裏好了。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儘是歌聲。

    頌歌

    耶誕節時唱的讚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普世歡騰,救主下降》、(Joytothe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WeHaveHeardonHigh)、《緬想當年時方夜半》(ItCametbeMidnightClear)、《美哉小城,小伯利恒》(OLittleTownofBethlehem)、《牧人聞信》(WhileShepherdsWatchedTheirFlocks)、《遠遠在馬槽裏》(AwayintheManger)、《榮耀天軍》(Angels,fromtheRealmsofGlory)、《聽啊,天使唱高聲》(Hark!theHeraldAngelsSing)、《聖誕鐘聲》(IHeardtheBellsonChristmas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SilentNight)最為有名。據説,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耶誕節,摩爾發現教堂裏管風琴的管于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裏記載著,那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讚美詩,取名《平安夜》。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怕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裏演唱,大受歡迎。後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裡,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力讚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耶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此外,有條件的教堂每年耶誕節時還會演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的《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通過這些音樂崇拜活動來加強節日的喜慶氣氛。

    聖誕老人

    據説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耶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挂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耶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聖誕夜時挂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聖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不僅是過耶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聖誕樹

    據説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裏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説:"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聖誕樹的來源。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耶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耶誕節節禮

    指西方人過耶誕節時給郵差或傭人的節禮,通常放在一個小盒裏,所以英文稱為"ChristmasBox"。

    聖誕大餐

    大紅的桌布溫柔地覆蓋了長長的桌案,搖曳的燭光點亮了滿桌的美酒佳肴。用柏樹枝裝點的餐盤中,碩大的火雞色澤金黃、紅酒腌制的蘋果散發著醉人的香氣、巧克力蛋糕和各式的甜點一應俱全,盛裝的人們落座桌邊舉杯互道祝福,我們知道--耶誕節到了。在餐桌上黃色圈狀的鮮橙片預示著美好的祝願。玫瑰、核桃、桂皮、和顏色鮮艷的水果是聖誕傳統的桌上飾品。

    如果你想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西式耶誕節,那麼一定要選擇聖誕的傳統食品--火雞。在國內的各大飯店花上三四百元就能購得一隻正宗方法烤制的火雞,還包括苦中帶甜的小洋白菜、馬鈴薯泥、面→團、腌蘋果等傳統配菜,紅酒汁、藍梅汁是必備的調料,有的飯店還附帶提供雞肝汁、芥茉汁、香草汁和水果汁。如果不是多人的家庭大餐,可以購買半隻,或按流行的做法選購加工好的火雞片,中間還夾有用麵包、牛奶、雞蛋、栗子混合後烤制的食物片,美妙的味道難以形容,只有親身體驗才會有所感受。

    中國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