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麗江:八百歲古城美麗依舊


    麗江古城被稱為高原的姑蘇,東方的威尼斯。

    麗江,她以獨具的歷史風貌,特有的歷史價值,不僅被國家首批認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國第一批被聯合國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兩座古城之一。 

    麗江是納西族、漢族、白族、彝族、傈僳族等十多個民族居住的地方。這裡有納西族創造的、人類至今存活著的圖畫象形文字為載體的神奇的東巴文化。有將道教法事音樂、儒教典禮音樂、甚至唐、宋、元朝的辭、曲、牌音樂奇跡般地融匯在一起而形成的獨特的納西民間音樂……

    坐落于雲南麗江盆地中部的麗江古城面積約3.8平方公里,始建於宋末元初,到明初已具相當規模。她曾經是西南絲綢之路和滇藏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經過長期的發展,麗江古城形成了以四方街為中心,三條河流為魂魄,四條街道為骨架的城市結構。四方街自古為滇西北商貿中心,它的形成在國內實為罕見。

     麗江人習慣將自己的旅遊資源概括成“兩山(玉龍雪山、老君山)、一城(麗江古城)、一湖(瀘沽湖)、一江(金沙江)、一風情(女兒國的摩梭風情)和一文化(納西東巴文化)”。麗江的山水、風光固然令人陶醉,但最讓遊客們心動不已、流連忘返的卻是賦予雪山、江水、城鎮以魂魄、以神韻的納西東巴文化。

    麗江古城西、北靠山,東南開闊。城市建築和民居皆白墻黛瓦、木架輕廈。獨特的民居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其路面鋪五花彩石,雨天不積水,晴天不起土,庭院裏花香鳥語。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河水清澈、幹洌、透明,像一條血脈給古城帶來生機。河面上,一座座造形迥異的小橋,構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風韻,被稱為高原的姑蘇,東方的威尼斯。 

    古樸的風韻吸引八方來客

      時光恰似凝固一樣,民風古樸,風貌依然的麗江古城,如今仍原汁原味地留在世人面前。也正是因為她的古樸和美麗,引來了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使旅遊業成為麗江的龍頭支柱産業。1999年,來麗江的遊客高達21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10.9億元人民幣。古老的麗江進入了有史以來發展最好最快時期。

    在五六十年代,麗江縣的一些機關、工廠、學校都設在古城中,這些與古建築格調極不協調的高層建築出現在老城中,有的新建築已從古城的邊緣向中心延伸。

    直至1983年後,古城保護開始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政府採取的是積極主動的保護措施,他們編制了古城保護規劃設計,古城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古城修復項目審批,古城民居、街道、橋梁、水系、古樹名木保護,古城環境保護,環境衛生、綠化、市容市貌管理等等。

    為了保護好麗江,政協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委員會提出了成立“中國麗江古城文化遺産研究會”和“中國麗江古城保護基金”。使麗江古城的保護有專門機構負責規劃、保護、管理、建設和開發利用;因為聘請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古城進行研究,使古城管理保護達到世界水準;政協建議政府將古城管理、保護的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基金(由各級政府撥款、國內外團體、企業、個人等多種形式的資金組成)主要用於古城綠化、道路、排污、水系、公共設施的維修、保護和管理。這些建設性的建議被採納,促進了麗江按世界遺産的標準對古城進行高層次、全方位的嚴格管理。

    麗江對古城的保護是全方位的。1987年,《麗江古城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出臺;1994年,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又制定了《雲南省麗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從而使地方立法由縣級上升到省級。

    沒想到,麗江古城遭受到7級地震的破壞,那是1996年。當時雲南省委省政府指出,古城不僅是麗江縣的古城,也是雲南省的古城,是我們國家現存為數不多的古城,一定要把她保護好。麗江政府也作出決定,提出了要把古城整舊如舊的方針,找來專門的工匠,搬遷了古城中的學校、工廠、機關,把古城建成無煙塵區,恢復了古城原貌。

    精心的呵護才使麗江古城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

    保護古城並未影響麗江城市的建設、發展。現與麗江古城一條柏油路之隔的大片土地上,是色彩斑斕、形式多樣的高層建築。與古城遙相呼應的新城是一個城中有鄉、鄉中有城,城市與農村有機相連的格局。麗江人不喜歡千城一面的克隆城市,她追求的是自己的精美特色。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城,今年6月2日,麗江成立了“世界文化遺産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委員會”,並採取了措施:實行“古城保護文明戶”獎勵制度;居民修復實行定點管理;對掌握地道傳統建築技藝的工匠進行登記、培訓、帶徒,把傳統技藝原汁原味地傳下去。除重點保護古城的城市格局、水系、橋梁、街道等硬體措施外,同時還注意保護納西族的居住活動、語言服飾、節慶、民俗、傳統藝術等。

    正是這精心的呵護,才使美麗的麗江古城雖經800餘年風風雨雨,仍風韻不減,美麗依舊。

    

     摘自《經濟日報》 2000年12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