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黔東南州民族文化走向市場


    千百年來生活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封閉山區的各族村民,如今敞開山門,將絢麗多彩的民族原生文化推向市場,走向世界,擴大了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

    黔東南州聚居著304 多萬苗、侗等各族人民,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5.8%。悠久的民族歷史和獨特的地域環境,孕育出獨具風采的民族文化:苗族蘆笙舞伴著強節奏的鼓點,優美剛勁,被稱為“東方迪斯可”;苗族飛歌高吭嘹亮,獨樹一幟;多聲部原聲合唱的侗族大歌,在牛腿琴和洞蕭的伴奏下,具有音域寬廣、和聲獨特、旋律優美的風格;苗家吊腳樓、侗家花橋、鼓樓等民族建築,都具有獨特的造型藝術;賽馬、鬥牛、鬥雞、鬥鳥和有“東方橄欖球”之稱的搶花炮等民族體育活動,同樣形成了苗鄉侗寨獨特的風格和特色。

    然而,歷史上長期存在的民族崎視和偏見,加之民族山區比較封閉的地理環境,卻使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養在深閨人未識”。

    改革開放時代大潮的衝擊和冼禮,使苗鄉侗寨村民的思想觀念發生根本變化,原生狀態傳存下來的民族民間文化,逐步揭開古樸典雅的面紗,走向異彩紛呈的市場。

    過去,苗族鄉親身著民族盛裝、吹奏蘆笙、手捧牛角酒,列隊在村頭寨口舉行的攔路歌、攔路酒等盛大迎賓儀式,如今已走向不少縣城、州府凱里、省會貴陽和省內外其他城市或風景旅遊區,從這個州聘去的少數民族姑娘、小夥,調動甜美的歌喉和悠揚的蘆笙、洞蕭和雄渾的芒筒,按照本民族的禮儀迎接賓客。

    鬥牛、賽馬、搶花炮、賽龍舟已變成縣際、州際甚至省際間的民族體育競賽項目。雷山縣西江、郎德,凱里市青曼等一批有“民族風情露天博物館”之稱的民族村寨,已成為民族風情旅遊熱點,每年接待來自瑞典、法國、美國、英國、瑞士、德國、芬蘭、挪威、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遊客以數萬計。刺繡、蘆笙、洞蕭、銀飾等民族工藝品,已變成旅遊商品走進國內外市場。

    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黔東南州堅持走民族特色與時代相結合的路子,苗舞侗歌等極富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已經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國內走向海外,近年來多次赴美國、日本、義大利、匈牙利、奧地利、西班牙、俄羅斯等20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多次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他們成功的演出被譽為“中國民族文化的奇跡”。

    

     新華社 2000年12月1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