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也是“雙刃劍”

    一聽到“電磁輻射”4個字,不少人便會感到莫名驚恐,有些媒體甚至將它描繪成隱形殺手。電磁輻射果真如此可怕嗎?上海交大物理系劉公強教授日前對記者説,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電磁輻射無處不在,一直與我們“形影相隨”,只是當它的能量超過一定限度造成污染,才會逐漸出現負面效應,但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危害到底有多大,時至今日,科學界仍存在很大爭議。

    劉公強教授從科普角度解釋説,所謂電磁輻射,就是交變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電磁波頻率不論大小,都存在輻射。如居民家庭用電頻率為50赫茲,屬低頻,上去就是無線電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隨後再是微波爐的微波以及紅外線等,但這些電磁波的頻率都沒有自然界中的可見光高,通常其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大。即使像紫外線這樣的高頻電磁波,對人體也是既有益也有害,關鍵在於科學地利用。譬如紫外線,長期過量照射容易誘發皮膚癌,但適量照射卻有一定益處,X光在醫療中的應用也是如此。

    就電磁輻射而言,除頻率高低外,還有強弱之別,同一種頻率的電磁波,隨著強度提高,造成的危害相對就會大一些,而且每個生命個體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電磁輻射對其影響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為防範電磁輻射污染,有人想出了不少“招數”,譬如説不要把家用電器過於集中擺放或經常一起使用,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裏,以免使自己長時間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環境中;各种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對各種高功率電器的使用,最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長時間待機也會産生輻射積累;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在鈴聲響過一兩秒或兩次鈴聲之間接聽,使用時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儘量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等等,還有就是使用防護服、防輻射屏或防輻射罩。

    劉公強認為,電磁輻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就會顯現出來,但對此也不應等閒視之,要立足於防範,特別是積極的防範,以減低其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危害。譬如對手機持有者來説,手機的發射功率遠遠大於接收功率,因此生産廠家可在其關鍵的發射元件上使用遮罩材料,對手機天線還可以採取定向發射(目前,國內已有科學工作者研製成功了定向發射天線),對其他家用電器有關元件也可以進行遮罩,從産生電磁輻射的源頭進行控制,儘量減少空間輻射量。同時,要提高各種電子器件或儀器的接收靈敏度,這樣,發射電磁波的功率可以相對小一些,電磁輻射污染也就會減少了。(倪國和)

    

    《文匯報》 2002年1月18日

    


日本開發出可防電磁輻射的特殊陶瓷
電腦輻射最強的位置在哪?
電磁輻射將有國標
輻射,多少才算有害
電磁輻射強制性國家標准將出臺
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可怕
日常生活須防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可能導致兒童智力殘缺
澳科學家發現手機致癌病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