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未來日地“空間風暴探測計劃”拉開序幕

中國科學家近日透露,醞釀已久的“空間風暴探測計劃”已處在緊張實施中。

13日,“雙星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振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日地“空間環境”將受嚴密“監控”,“空間風暴”之謎將可揭開。

劉振興解釋説,活動在這一區域的太陽風,直接關係到人造衛星的安全運作,同時深刻影響著人類生活。

“空間風暴探測計劃”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的對地球電離層、熱層、磁層以及太陽風四個區域的聯合探測,目前已被導入實質性階段,項目組已經進行了具體方案研究,確定科學目標、有效載荷、衛星等一系列具體實施方案,經進一步修改完善後,該計劃就可以進入真正的立項階段。

“預計在2010年發射,因為那時正趕上下一個太陽活動峰年期。”劉振興介紹,中國將有可能採用已經掌握的“一箭三星”技術同時將三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一顆離地球700公里左右,主要探測地球電離層和熱層;一顆離地球5萬公里左右,主要探測近地磁層;最遠的一顆距地球約15萬公里,對地球磁層外太陽風區域實施探測。

“三顆衛星之所以力求一步到位,就是想實現同步觀測。”劉振興表示,“此舉將彌補‘雙星計劃’兩顆衛星的發射間隔半年、中間不能實現配合觀測的遺憾。”

與“雙星計劃”相比,“空間風暴探測計劃”明顯提升了一個臺階:探測範圍極大擴張,科學目標得以優化;採用更為先進的探測儀器,儘量增加諸如鐳射成像、中性原子成像等可視化探測儀;另外,國際合作範圍壯大。

據悉,“空間風暴探測計劃”在“國際與日共存計劃”(ILWS)中佔據重要地位。“國際與日共存計劃”是2002年由國際空間局協調組組織和協調的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日地空間探測計劃,旨在系統探測從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各種空間活動,目前已有美、歐、俄、日、中等24個國家和地區加入。此前,中國憑藉“雙星計劃”應邀參加ILWS會議。(童光來)

《北京科技報》 2005年1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