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獲得者陳霖院士

早于1982年,他便在《科學》雜誌上就知覺過程從哪開始的根本問題,原創性地提出了“拓撲性質初期知覺”的理論。這是他在視知覺研究領域的獨創性貢獻,向半個世紀以來佔統治地位的初期特徵分析理論提出了挑戰。在20多年的時間裏,在與持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的爭論與交流中,他用令人信服的實驗不斷地完善和論證著這一假説,使之成為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同行所接受的學説,進而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理論。

他是陳霖教授,也是著名心理學家潘菽院士去世15年以後,2003年中國科學院選出唯一的一位心理學院士。日前在香港求是基金會頒獎大會上,他又榮膺最高大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多年,在別人眼裏看來可能比較漫長,但在認知科學領域做研究,十分正常。”面對記者的驚訝,陳霖院士淡然而篤定。

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剛剛從美國加州大學學成回到母校的他,在一間由廁所改建成的小小實驗室開始研究工作。“別看那間實驗室小,當時可還是香餑餑,我可是經過一番‘競爭’,才得到的。”回想起起步時的艱難,陳霖院士不由慨嘆。但與20年間所開展的無數次實驗相比,這倒更像是一件“軼聞趣事”。

“在《科學》或者《自然》等國際上權威雜誌發表文章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在熱門大潮流中的重大發現,這樣發文章可以説是皆大歡喜的事;另外一種是反潮流的文章,相對困難得多。我的研究要發表文章註定是後一種。”陳霖院士告訴記者,他那在《科學》發的第一篇論文,從投稿到刊發前後用了近3年時間,而最長的一次投稿花了整整4年。

“競爭對手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我的理論就是在他們一次次的學術批評中完善起來的。那不是無理取鬧的指摘,而是一種科學上苛刻而健康的較量。”陳霖院士對此心存感激,因為不是一開始就進入到國際水準的學術批評環境中接受嚴格甚至嚴酷的鍛鍊,可能就沒有“拓撲性質初期知覺理論”的今天。

與主流觀點相抗衡了20年,堅持下來的陳霖,如今認為自己的理論已進入“説它不對比説它對還要困難”的狀態。

或許在頒獎儀式上,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的一番評價才是對陳霖院士所做研究的最好注腳——“求是基金會決定將今年的‘傑出科學家’獎授予陳霖教授,不僅因為他立足國內,在認知科學領域提出並以大量實驗證明了他提出的新理論,培養和凝聚了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團隊,建設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認知科學基地,而且因為陳霖教授的成就給當前我國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以有益的啟發。”“在快速發展的科學前沿研究中,一位成功的科學家必須有自信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在面對權威們的不同意見時,陳霖教授沒有氣餒,沒有放棄,在頻繁的學術爭論中,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證實了自己的假説,最後贏得了國際科學界的承認。”(向傑)

科技日報 2004年12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