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科技觀察
圖片新聞
科技新聞
科學探索
科普趣苑
科技名家
科技專題
世界自然遺産武陵源努力恢復原始峰林狀態

    張家界市副市長盧建國今天在此間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市政府正努力恢復世界自然遺産武陵源的原始峰林狀態,加快對武陵源核心景區內建築物的拆遷速度。

    聞名世界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索溪峪、天子山兩大自然保護區組成,核心景區面積369平方公里。這裡擁有世界上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藏峰、橋、洞、湖、瀑于一身。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陵源作為中國首家“世界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目錄》,將其譽為“無價的地理紀念碑”。

    近年來,由於旅遊業的迅猛發展,致使景區內賓館飯店和亭臺樓閣破壞了景區自然和諧,趨向城市化。景區的過度開發,極大地污染了自然環境,破壞了風景資源。

    目前,充斥在景區內的建築面積已超過36萬平方米,違章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著名景點鑼鼓塌容納了一座“賓館城”,“世界最美的大峽谷”金鞭溪每天被迫接受1500噸污水。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産中心的監測意見,武陵源開始實施以“搬遷建築物、保護生態林、治理污染源”為主要內容的保護遺産重大舉措。武陵源已成立核心景區建築拆除居民搬遷工作指揮部,啟動金鞭溪污水治理工程。

    這次張家界景區房屋拆遷面積達19.1萬平方米,其中有124家賓館、酒店,搬遷民居546戶共1791人。

    據了解,拆遷工作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拆遷範圍是袁家界、水繞四門、天子山景區等59處接待設施,搬遷世居居民377戶,拆遷面積15萬多平方米。第二期拆遷範圍是張家界森林公園黃獅寨、金鞭溪、索溪峪林場、楊家界景區內65家接待設施,搬遷世居居民169戶,拆遷面積3萬多平方米。

    搬遷的世居居民將採取三種安置方式,即隱蔽性安置、城區統一安置和投資興業安置。六個隱蔽安置點已經規劃出每戶130平方米共100個宅基地供被拆遷戶建房。安置戶將優先經營景區內的部分攤棚、攤點、快餐網點以及從事轎夫、挑夫經營;城區安置點規劃了100套統建住房和相應的經營網點,供進城統一安置對象居住和經營,城區安置對象均實行經營區與住宅區分離。另外還規劃了投資興業安置對象20個,每戶將建擁有80個床位的賓館。

    到目前為止,已有52戶拆遷戶與景區房屋拆遷辦簽訂了協議,100多戶確定了安置去向,部分被拆遷戶已在搬運房間內的物品。

    此外,武陵源還將大力實施以工代賑綠化工程和天然林保護工程,採取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多種形式,儘快解決軍地坪城區周圍和進入武陵源公路沿線的荒山綠化問題,讓武陵源每一寸宜林地都披上綠裝。

    

    

    新華社 2001年10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