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科學其實不神秘

    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系統性知識是科學的基本任務和主要目的,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每事每處都離不開科學,不斷地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並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將是未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主要課題之一

    科學———大學問 小道理

    科學的研究對像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所以我們説“科學”是一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思考或研究方法。做為大學問,科學要借助其自身的研究結果,即用科學成果的有機積累,不斷地抬高科學自身的平臺,向更深更高更廣更精的方向努力攀登。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的學問將超越我們人類正常的習慣性思維或想像範圍,而我們自己由於受到文化背景和傳統習慣的束縛,在思想上不能積極地跟隨科學的進步去思考,甚至不能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或在思想和行動上有所抵觸,這樣,許多的“科學”就變得神秘了。

    做為小道理,科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習以為常、司空見慣、再普通不過的事物中。我們時常用到或經常聽到的許多諺語、俗語、成語等等都有許多的“科學”道理,甚至一些“老人言”也有一定的“科學”成分。

    單就科學本身而言,無論是學術中的大學問,還是生活中的小道理,科學畢竟是需要文化做基礎,我們文化水準的提高,有助於我們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和了解了一般的科學方法之後,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旁引佐證,讓科學為我們的需要服務。

    從辯證的角度看科學,任何大學問裏都包含著小道理,每個小道理中都孕育著大學問。許多時候,並不是沒有科學的存在,而是我們沒有留心科學的存在,沒有仔細領悟或理解科學的內涵和外延。

    真理———重追求 輕佔有

    科學的任務是由淺入深、由外而內地揭示事物本身的內在規律。所以説,科學有始無終,它只是一個探索或追求的過程而已。科學的本質是人對大自然的認識過程,是一個“認識—提高—再認識—再提高”,不斷超越自我思想認識極限的過程。擁有科學的真理,也就是掌握了科學的知識;而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學真理,去探索我們未知的科學奧秘,我們不僅會在物質上享受到科學給生活條件帶來改善的舒適,而且會在精神上得到學習知識、探索神秘、超越自我有限思想認識的樂趣。

    科學的過程是一個征服的過程。人類為了征服自然、克服自然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制約和束縛,不斷地探索自然界的內在規律,使人類能夠更好地對自然加以利用或改造,使之更適合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在人類熟悉並接受這個新環境,以及逐步適應這個新環境之後,還會有許多更新的問題提出來,讓人類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不斷地用科學去解決新問題。所以,掌握知識的目的不是為了佔有它,而是要使用它,即要讓科學知識通過我們思想的再加工,使之為全人類服務。因此,用科學知識做為勞動工具去創造,對我們每個人來説,不僅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是極具人生價值的。

    在如今的高技術資訊時代,知識淵博的含義遠非從前,現在説一個人“知識淵博”,是在很大程度上説他知道在什麼地方或用什麼方法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識。因此,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

    科學的真諦是不斷地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讓事物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只有不斷地追求、不斷地創新,我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事物,更好地改造自然,只有這樣,科學才能更好地為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服務。

    科普———百姓事 國家是

    從國家的角度看,科普是國家進步建設和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對國家長遠建設和經濟高速發展非常重要的全國性“戰略工程”。

    從社會的角度看,“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風尚是我們社會和經濟健康、高速發展的基礎,全民科學水準的提高,有助於綜合國力的增強和民族素質的提高。科普做為新時代國家建設和發展的“百年大計”,具有與基礎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從我們個人角度看,提高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利在國家,功在國家。因此,科普做為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長遠戰略,為世界各國高度重視,許多現代工業國家的經驗也都證明了它們的發達得益於全民的科普。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我們在經常的科普之中,會不斷地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和水準。科普能使我們博學廣聞,開闊眼界,更新觀念,啟迪思路,進而發達我們自己的事業。其實,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每事每處都離不開科學,因為我們使用的物品大都是科學的成果,我們置身於科學的氛圍之中,對科學的存在已到了潛意識的“熟視無睹”。然而,我們只有平心靜氣,認真思考,我們都可以發現事物本身的科學所在,循序漸進,我們就能發現它們更內在更實質的深層次的奧秘,我們也就能用科學的“鑰匙”打開人類未來的“大門”。

    

    《科技日報》 2001年10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