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當心餐桌上的“殺手”
——訪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院士盧良恕


    食物案件長鏡頭

    鏡頭之一:去年,農業部在北京、上海、山東、浙江等地對蔬菜農藥殘留量進行抽樣檢測,在檢測的50個蔬菜品種、1293個樣品中,有22種蔬菜不合格,接近50%。今年二三季度,國家質檢總局對蔬菜産品農藥殘留量進行了兩次檢驗抽查,抽樣合格率分別為72.4%和64.5%。尤其是蔬菜中的有機磷農藥殘留問題十分嚴重。

    鏡頭之二:最近,衛生部公佈了今年4月到7月食品打假專項鬥爭中的“十大案件”:浙江省查處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塊”案件;重慶市查處的“毛髮水”醬油案件;廣東省查處的劣質大米案件;江西查處的流入市場河豚魚案件;內蒙古海拉爾查處的死因不明羊肉案件;天津查處的輸液瓶裝香油案件;江西查處的用病死肉加工食品案件;四川查處的非法食品非法宣傳案件;重慶查處的非法加工偽劣食品案件;廣西查處的“吊白塊”粉絲引起重大食物中毒案件。件件都觸目驚心,發人深省。

    鏡頭之三:在米粉、冰糖、食糖、腐竹、麵條等食品中摻“吊白塊”的犯罪嫌疑人于9月26日被推上“曝光臺”。針對一些地區相繼發現違法分子在食品中違禁使用非食品原料甲醛次硫酸氫鈉(俗稱吊白塊)的行為,國家質檢總局在16個省、區、市共出動執法人員6萬人次,檢查生産、銷售企業3.5萬個,查出372家生産食品的企業違禁使用吊白塊,160家企業銷售含吊白塊的食品;沒收違法使用吊白塊生産的食品91.13噸;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案件18件,犯罪嫌疑人28人。

    鏡頭之四:據記者暗訪,浙江、廣東一帶,廢棄的碟片和帶血的輸液瓶等醫用垃圾回收賣給生産飲用水桶和塑膠袋的廠家。結果,把這些垃圾粉碎後和其他原料一起製成飲用水桶和食品塑膠袋流入市場。可以想像,喝了這樣的桶裝的水,吃了這樣的食品袋裝的食物,人的生命還有什麼安全可言?

    鏡頭之五:今年中秋節前報道的南京“冠生園月餅”事件再次震動全國,給往日紅紅火火的月餅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還有近兩年世界上鬧得沸沸颺颺的“瘋牛病”、“二惡英”、“口蹄疫”……。

    這些餐桌上的“殺手”時時使人們心驚肉跳,防不勝防。

    如何保證食品安全,使人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喝上放心水,最近記者訪問了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著名農學家盧良恕院士。

    引發食物不安全的原因

    記者:從一些案件上看,引起食物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不是食物的污染問題?

    盧良恕:對!當前食物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和嚴重,食物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最直接的危害。

    食物污染的種類按食物污染的性質來分,有微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寄生蟲污染;按食物污染的來源劃分有原料污染、加工過程污染、包裝污染、運輸和貯存污染、銷售污染。

    食物污染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污染引起食物污染。環境污染和退化對人類健康最突出的影響表現在由環境污染引起的食物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我國環境污染相當嚴重,據1998年中國環境品質公報,我國七大水系、湖泊、水庫、部分地區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污染水體中生長的生物如水藻、魚蝦、貝、蟹等被污染後,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的聚集、濃縮,最後到達食物鏈的頂端———人體,從而引起人類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禍害子孫後代。80年代發生在上海的甲肝流行事件,就是因帶甲肝病毒的糞便污染了水域,造成毛蚶污染而引起的。

    工業廢水對農作物的污染更為直接,影響也大。據統計,我國工業廢水有相當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還有許多水體被農藥污染,被洗滌劑等生活污水污染。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城鎮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已發展到相當大的數量。但畜禽排放的大量糞尿與養殖場的大量廢水,大多未經妥善處理即直接排放。人類在為現代經濟增長努力的同時造成了環境污染,併為此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價。

    家禽、家畜餵養過程中的人為污染。我國有些養殖戶為了節省成本,將發黴變質的米皮糠等作飼料喂豬或禽類,怕吃了出問題,又在飼料中加上各種抗生素以及自製的添加劑。

    食物加工過程中的人為污染。往往在原料收購、使用、加工過程出現一些人為污染。

    飲用水污染。飲用水情況也較為嚴峻。在廣大農村,仍有不少人口直接飲用江、河、湖泊中的水,倘若這些水體被污染,那麼人體就直接受到危害,不是造成急性中毒,就會引起慢性危害。如果城鎮居民飲用水供水系統發生了化學或生物的污染,其影響範圍也很廣。

    記者:引發食物不安全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盧良恕:危害我國食物安全的因素是複雜的。首先是人口多,環境保護意識差,生存環境品質不高。如水源污染導致食源性疾患的發生,海域的污染直接影響海産品的衛生品質,二惡英污染事件起源於垃圾焚燒等,均顯示環境對生存條件與食物安全有著密切關係。還有有的地方化肥施用過多,在蔬菜上出現亞硝酸鹽過量等。

    其次是農業種植和畜牧業、養殖業的源頭污染對食物安全的威脅也不斷加重。農藥、獸藥的濫用,造成食物中農獸藥殘留問題突出。2000年全國發生的有報告的150余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6237人,死亡135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使用了國家明令禁止生産和使用的甲胺磷、雙氟磷、氟乙酰胺、毒鼠強、鹽酸克倫特羅等農獸藥引起的。

    第三,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食物品質安全不穩定。一些企業由於經濟條件限制,食品生産投資不足,食物安全意識不強,生産、運輸、貯藏設備陳舊,生産安全保障設施簡陋,一些地區少數不法生産經營者為牟取暴利,不顧消費者健康與安全,在食品生産經營中摻雜使假現象屢有發生。

    第四,無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行為突出,危害食物安全。我國食物安全監管體系不健全,食物品質標準不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規也執行得不好,違規追究力度不夠,這些都造成了食物安全的隱患。

    轉基因食品是耶非耶

    記者:轉基因食品一直是公眾關注的問題,專家們對此也爭論不休,你對它的安全問題怎樣評價呢?

    盧良恕:轉基因食物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種中去,使其出現原物種不具有的性狀或産物,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産的食物就是轉基因食物。産量高、營養豐富和抗病能力強是轉基因食品的優勢,但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還存在較大的爭議。

    轉基因技術在食物生産方面已被廣泛應用,1999年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000萬公頃,目前的主要産品有轉基因大豆、玉米、番茄、甜椒、油菜等。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生産國和出口國。我國已經開展了棉花、小麥、玉米、水稻和大豆等方面的轉基因研究,目前尚沒有大宗糧油轉基因食品獲得生産許可。但在國外,大量的轉基因農産品已被直接或間接地製成食物。

    目前,對轉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問題的爭論,主要表現在人類健康的危害性與對環境的危害性方面。根據經濟發展合作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則———實質等同性原則,評價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則要看它是否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食品具有實質等同性。各國對轉基因食物安全性的反映不一,美國較寬鬆,而歐洲一些國家持謹慎態度。歐盟已經規定,從1998年起,食品零售商必須在標簽上標明其中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

    今年上半年,我國發佈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旨在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動植物、微生物安全。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例發生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事件報道,但從1994年美國第一個上市的轉基因番茄至今還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其長期效應如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考驗,這也要求我們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食物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重視

    記者:我國政府最近對食物安全問題採取了哪些措施?

    盧良恕:當前我國這種食物品質安全狀況已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國民經濟“十五”發展規劃中,已明確指出要把農業和食品工業的發展重點由過去的以數量型增長為主向數量與品質並重方向轉變。國務院8部委針對食品種養、加工、流通、消費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在“十五”期間實行“三綠工程”,即“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闢綠色通道”,實行從“從田野到餐桌”的全程品質控制。

    農業部決定從2001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無公害食品計劃,用8—10年時間,基本實現主要農産品生産和消費無公害。今年年底,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還將召開由管理部門、專家和企業代表參加的專門會議,共同研討食物與營養安全的有關問題,推動我國食物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

    為治理日趨嚴重的農産品污染,規範無公害産品的生産、經銷,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日前批准發佈了8項關係到農産品安全品質的國家標準,已於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為在全國範圍內無公害農産品的監督管理提供了統一的技術依據。除此之外,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計劃今年內將陸續發佈“無公害茶葉”、“無公害蛋與乳製品”、“無公害蜂産品”、“無公害食用菌”等10項國家標準。

    北京市將綠色食品工程作為農産品安全生産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準備用3年的時間,使城郊生産的主要農産品達到北京市安全食品標準。

    相信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到位,未來幾年內,我國食品衛生品質安全狀況將會有較大的改善。

    食物安全要加強綜合管理

    記者:你認為我國應當怎樣進一步抓好食物安全工作?

    盧良恕:食物安全要加強綜合管理。

    加強食物安全相關技術研究,增加科研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成實現生産力的步伐,提高科技對食物增長的貢獻率,使科技成為未來食物增長的主動力。加強食物監控技術手段,提高監測水準。

    增強全民食物安全意識。各級政府、部門和消費者,都要認識到食物安全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説,將是長期伴隨的問題,任何時候都鬆懈不得,食物安全隱患在我國沒有消失,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增強食物安全的自覺性和意識。

    搞好部門協作,各部門齊抓共管。食物安全問題不僅僅是農業部門或者衛生部門的事情,它涉及到從原料到餐桌的全過程,與多個部門有關。食物的不安全已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但由於種種原因,對此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事件卻沒有一套完整的干預機制。食物安全不僅是衛生問題、科學問題、經濟發展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因此,要加強各部門協作,加強科普知識宣傳,嚴格執法。

    制定規章制度,完善食物品質標準體系,依法實施規範化管理。在加入 WTO後,要全方位強化食物的品質意識和標準意識,加快食物及相關生産資料産品品質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儘快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食物品質標準體系,並逐步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加強食物品質監測與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品質監測及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規章制度,保證品質監督、檢驗、測試等工作依法開展。(崔紀敏)

     《科技日報》 2001年10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