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什麼蚊子傳播登革熱

    什麼蚊子傳播登革熱

    登革熱近日攪得人心惶惶,登革熱是什麼?遍佈區域在哪?我們怎麼預防?本刊特約軍事醫學專家撰稿,解析登革熱,並介紹我國著名蚊類學家有關蚊蟲防治的綜合治理理論及方法。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性蟲媒病,也就是通過蚊蟲的刺叮吸血傳播的。它的病原是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的登革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主要流行區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威脅著全球2億以上人口的健康,每年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發病人數有數千萬人,有50萬的住院病例,其中90%的病人是15歲以下的兒童,平均的死亡率為5%,死亡在2萬人以上,它是僅次於瘧疾的重要熱帶病。近二十年來,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不僅在東南亞流行趨勢加重,而且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復燃。登革出血熱由於症狀嚴重,死亡率高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主要流行于熱帶亞熱帶

    登革出血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的新疾病,上世紀50-70年代,登革出血熱的分佈只局限于少數的國家,80年代以來,迅速擴散。目前登革出血熱在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加勒比海、中南美洲出現,已經成為上述地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人們預測,隨著全球變化的加劇,包括氣候變暖、城市化和國際交通的發展,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地理流行區還將進一步的擴大。

    “花蚊子”是媒介

    一般來講,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傳播,主要是人在流行區受到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蟲的刺叮而感染病毒後,在潛伏期旅行將病毒帶到另一個地區,在當地存在著媒介蚊蟲和易感人群,通過媒介的吸血將登革熱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從而引起流行。目前還沒有可以使用的疫苗來預防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所以,防治媒介蚊蟲是預防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手段。

    埃及伊蚊是深褐或暗黑而具有銀白花斑的“花蚊子”,它廣泛地分佈在全球熱帶地區,但也擴展到亞熱帶地區。根據我國的調查,埃及伊蚊的分佈在我國很局限,主要分佈在海南省,其次是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地區和個別島嶼,199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稱當地已消滅了埃及伊蚊。在我國,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嗜人血的“家蚊”,雌蚊在白晝吸血,並有間斷吸血的習性,在吸血時受到干擾就馬上飛離宿主,然後再重新尋找宿主吸血,這樣就增加了傳播疾病的危險。在國外一些地區,埃及伊蚊廣泛地孳生在住區的各類人工和植物容器積水中,而在我國,它不僅只見於居民區,而且主要孳生在室內的飲用水缸積水中,其次是戶內外積聚雨水的缸罐中,並且埃及伊蚊是在室內吸血棲息的。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另一個重要媒介蚊蟲——白紋伊蚊,是有白斑和銀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蟲,俗稱“花蚊子”,它在我國分佈以北緯34度以南的地區比較常見,在北方有些省份(區)分佈較窄。

    白紋伊蚊的原發地是東南亞和亞洲溫帶地區,後擴散到夏威夷,南達澳大利亞,西至非洲的索馬利亞和馬達加斯加,近年來白紋伊蚊也被動地擴散到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1985年,白紋伊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被發現,以後擴展到近30個州,由於白紋伊蚊不僅是登革熱的重要媒介而且與多種蟲媒病毒病有關,引起很大的轟動,稱為“亞洲虎蚊”,白紋伊蚊被帶到美洲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醫學昆蟲事件。

    白紋伊蚊也是白晝活動、兇猛吸血的蚊蟲,雌蚊非常活躍而且是喜好人血,只要人走近白紋伊蚊的孳生或棲息地,很快就會引來雌蚊吸血。它們多在室外吸血攻擊人,但也會侵入室內吸血。白紋伊蚊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積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輪胎、植物葉腋、竹筒、樹洞等等。在我國的南方幾乎所有能夠集聚雨水的物件都可能孳生白紋伊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輪胎積水是白紋伊蚊喜好的孳生場所。

    近20年來,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嚴重起來,有很多的原因。城市化的發展,人口大量地遷入城鎮,導致自來水供應、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不能很快滿足人口膨脹的需求,産生了大量的媒介蚊蟲孳生地,如飲水儲存容器、垃圾廢棄物中的瓶瓶罐罐、廢舊輪胎等等,因此媒介蚊蟲的數量增多。另一方面,由於航空客運的發展,登革熱病毒從一個國家或地區傳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機會多了起來。除此以外,一些研究和預測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將有可能加重登革熱的流行,特別是地理分佈區將進一步擴大。

    滅蚊方法及其立法

    目前媒介蚊蟲的防治需要採用綜合治理的理論和方法,我國著名蚊類學家陸寶麟院士提出綜合治理的概念和理論是:從蚊蟲與生態環境和社會條件的整體出發,根據本標兼治而以治本為主,以及安全(包括對環境無害)、有效、經濟和簡便的原則,因地因時制宜地對防治的對象採用各種合理手段和有效方法,組成一套系統的防治措施,把防治的蚊蟲種群抑制到不足為害的水準,以達到除害滅病的目的。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控制,主要採用環境治理、使用殺蟲劑進行化學防治的方法相結合控製成蚊和幼蟲。通過環境治理,包括翻缸倒罐等方法消除蚊蟲幼蟲孳生地,消滅孳生地中的幼蟲,是預防和控制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爆發流行的一個有效手段,需要持之以恒。

    我國愛國衛生運動中的“除四害”達標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活動,是非常好的預防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形式,通過消除蚊蟲孳生地為主要目標的城市滅蚊達標,使媒介蚊蟲的密度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準,降低了一個地區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爆發的危險性。同時在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爆發流行時,使用殺蟲劑殺滅室內外成蚊是必需的和緊急的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使用馬拉硫磷、殺螟硫磷等進行超低容量或熱霧噴霧,殺滅孳生地周圍的成蚊。室內可以採用合適的殺蟲劑劑型,如紙煙劑、塊煙劑熏殺成蚊或噴灑擬除蟲菊酯殺蟲劑。需要到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流行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可用蚊蟲驅避劑塗抹在暴露的皮膚上,噴灑在衣領、襪子等處防止蚊蟲的叮咬。

    我國在長期的媒介蚊蟲的綜合治理中,積累了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一些城市相繼頒布了包括滅蚊在內的除四害地方法規。一些東南亞國家,例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為了預防和控制登革熱,已有專門的國家法律,“殺滅病媒昆蟲法”,如果居民家中孳生有蚊蟲,就會受到處罰,包括罰款和拘留。馬來西亞規定:居民和企業有登革熱媒介蚊蟲的孳生,就是違法,初犯可以罰款1000元馬幣以內,坐牢三個月以內,或兩者兼施。在新加坡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罰款1000新元或拘留3個月。這對我國也有借鑒意義。(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趙彤言)

    《科技日報》2001年8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