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從“星簇”到“雙星” 中歐科學家揭示地球磁層空間秘密

    中國國家航太局與歐洲航太局9日在歐洲航太局巴黎總部正式簽署了“雙星計劃”協議,這標誌著歐洲正式加入中國提出的“雙星計劃”。中國和歐洲科學家將共同揭示地球磁層空間的秘密。

    人類對地球空間的認識自有航太活動以來已發生了質的飛躍,不但更清楚地認識了電離層,還真實地探測到了電離層以外的地球空間,包括輻射帶和磁層的邊界。儘管如此,地球空間環境變化的許多規律至今仍然不為人知,磁層就是其中之一。

    歐洲航太局在1983年提出的“星簇計劃”主要是對磁層空間進行大規模研究。科學家打算用四顆完全一樣的衛星探索磁層空間,這四顆衛星可以根據探測需要調整間距,形成尺度不同的四面體,以便探測磁層中各種邊界層的微觀結構。但這一計劃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地球磁層空間的大範圍同步測量手段,無法準確描述磁層空間與太陽活動的關係。

    科學家們早已認識到磁層空間與太陽活動、特別是與日冕物質的噴發密切相關。當太陽風暴發生時,常常會噴射出大量電磁物質,這些物質如果射向地球,將觸發磁暴和電離層暴,使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星暴露于行星際太陽風之中,影響正在運作的衛星和載人航太器,使衛星定位導航信號出現誤差,甚至使靠近地磁極區附近的輸電網路被強大的感應電流燒燬。這些事件在9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最近幾年來被稱為災害性的空間天氣事件。

    1997年,以中科院空間中心劉振興院士為首的科學家小組提出了利用兩顆軌道相互交叉的衛星進行大範圍的磁層空間同步探測的設想,即“雙星計劃”。該計劃中的赤道衛星運作于傾角28.5度的近赤道大橢圓軌道(近地點550公里,遠地點6萬公里)上,主要探測向陽面磁層頂和近磁尾等重要磁層活動區域;極軌衛星運作于傾角90度的極區大橢圓軌道(近地點700公里,遠地點4萬公里)上,主要探測地球兩極漏斗區沉降粒子對電離層擾動的作用及其與磁層其他活動區域變化的關係。兩顆衛星的探測數據經過聯合處理,可以探明磁層空間與太陽活動的時序關係,驗證目前仍處於理論猜想階段的磁層空間暴觸發機制理論,以及發現重要的能量粒子輸運途徑等。

    “雙星計劃”一經提出,立即得到歐洲航太局“星簇計劃”專家小組的重視,歐洲航太局明確提出希望參加中國的“雙星計劃”。此後經過多次論證、談判和協商,雙方終於確定聯合實施“雙星計劃”。據悉,歐洲航太局成員國中有6個國家參加了“雙星計劃”。

    新華社 2001年7月10日

    



中歐航太局將攜手探測地球磁場
我國正式啟動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