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王希季:一事能狂便少年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航太技術專家王希季


    説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生活在高處”一點也不為過。他不但是我國航太事業的開拓者之一,而且年近八秩仍樂此不疲,滿腦子裝的都是九天雲外的事。發展航太技術對他而言,不僅是一項工作,一份職業,而是關乎國計民生,值得自己投入整個身心情感、傾注智慧為之奮鬥終生的大事業。幾十年積累的實踐經驗,王希季深切地認識到,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是事業能得到長足發展的基本保障。為此,多年前他就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對照各國不同的發展道路,經過認真嚴謹的系統研究後,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高瞻遠矚地提出中國空間技術的總體發展方向,從思路到理論,從目標到途徑,全方位地為決策層提供參考依據。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卻一往情深地肩負著明天,關注著未來:“要放長眼光,有所為有所不為,決策不當會引起嚴重後果。不需為而為之,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當為而不為,則會貽誤大事。”

    呼籲抓緊建設空間基礎設施

    自“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以來,我國已先後發射成功了42顆不同用途的人造衛星。遺憾的是由於缺乏全面的規劃和系統的考慮,真正能起到空間基礎設施作用的卻寥寥無幾。目前,我國已完全具備發射和建設各種空間基礎設施的能力,只是這個能力還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

    為此,王希季寫論文,提建議,打報告,他不但根據國情,提出了近中遠期、平危戰時、軍民商用的一系列具體設想,還強調指出:“空間基礎設施具有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特殊性質,不應寄希望於買別國的,只能立足於自己建造!”

    小衛星首席專家

    為了創造建立空間基礎設施的硬體條件,王希季還致力於倡導和研製小型實驗衛星。

    小型衛星易於製造和生産,研製週期短,成本低,由若干小衛星組成“星座”,還能夠完成單個大衛星難以完成的任務。

    研製小衛星是一系列技術創新工作,一些優秀的設計師很早就提出過系統整合的路子,但是始終無人敢用。王希季大膽地付諸實施,成功地開闢了小衛星研製的正確途徑。由他任首席專家的“實踐五號”體積小、重量輕、功率高,而且是我國第一個採用公用平臺思想設計的小型衛星。去年,這顆衛星在太空圓滿地完成了全部試驗任務。

    以探空火箭起步

    被委派為上海機電設計院的技術負責人時,身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副教授的王希季對火箭和衛星還知之甚少,沒有相關的技術資料,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外援。他帶領著一些平均年齡只有21歲的年輕人,憑著開創祖國航太事業的豪邁激情,勤於學習勇於探索的蓬勃朝氣,義無反顧地幹了起來。

    研製工作開展得非常艱苦,在許多基本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他們土法開工。

    正值“三年困難時期”,一群饑腸轆轆的人每天喝稀飯吃鹹菜,常常在半饑餓狀態下工作到深夜。

    1960年2月19日,中國第一枚自己設計研製的液體推進劑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南匯縣一處荒僻的海灘發射成功,雖然飛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在我國航太史上卻有著里程碑的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我國已經向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征程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我國18種探空火箭中,有12種是王希季擔任型號負責人研製出來的。一系列用於取樣和技術試驗的探空火箭飛上藍天,為我國發展空間科學、進行核子試驗取樣和運載火箭、人造衛星研製過程中進行高空探測及試驗,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開創我國運載火箭和返回式衛星技術1965年,歷史再次將一個充滿挑戰而又令人羨慕的機遇賦予了王希季———主持中國第一個衛星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總體方案的論證和設計工作。時隔不久,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型號設計工作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高度的信任化作巨大的動力,他帶領著已經積累了一定設計和研製經驗的隊伍,開始了更為深入也更為艱苦的探索。

    按照王希季提出的方案研製成功的就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先驅者———“長征一號”。

    王希季負責提出的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尖兵一號”設計方案,也是一個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方案。30多年來,我國已經發射了3個型號的17顆返回式衛星,王希季負責提出的這個衛星方案,一直是返回式衛星系列的基本方案。而且,以此為基本型逐步形成的返回式衛星系列,也是我國使用公用平臺最成功、研製週期最短、成本最低、發射數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衛星系列。

    此後,他又負責提出了第二和第三個返回式衛星型號的技術方案,並負責完成了這兩個型號方案階段的研製工作。我國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和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是全體航太工作者的努力結果,王希季更功不可沒。

    大力倡導和推廣新技術

    衛星研製是一項投資大、風險高的工作,作為一名思維活躍的總設計師,王希季經常會有新的想法産生,希望進行大膽的嘗試。使産品的作用和性能不斷有所補充和提高。為了支援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他不惜一次又一次充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力主在返回式衛星上試用新型國産彩色膠片,開了我國衛星彩色拍照技術的先河;他率先嘗試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數字化,為衛星研製工作開闢出又一條新路;他堅持在衛星總裝測試完畢出廠前進行整星振動試驗,科學性和必要性得到普遍認同後被推而廣之。

    一次又一次地充當開路先鋒,王希季並不認為自己有過人的膽識,而覺得只不過是對認定該做的事情不惜承擔風險罷了。

    站在發展的最前沿

    王希季始終密切關注國際航太動態,並針對我國航太領域總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一系列軟課題研究。

    他參加“863”計劃航太領域兩大主題——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天地往返系統和載人空間站及其應用的研究論證工作,不遺餘力地呼籲:應該以最小投入達到整體目的為方針,來指導未來的發展。

    他參加“世界新技術革命和我國對策”的研討工作,在編寫國家研究報告中擔任航太技術方面的主要執筆人,並因此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負責“2000年中國航太技術發展戰略研究”課題,提出“擇優跟蹤,循序漸進,形成體系,注重效益”的發展戰略,為高層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最早研究載人航太技術的專家

    王希季是最早建議“我國應以空間站系統為目標,從載人飛船起步來突破載人航太技術”的專家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研究載人航太技術的專家。六十年代後期,他就帶領研製人員提出了“曙光一號”載人飛船的初步方案。這是一個曾得到毛主席批准,準備進行發射的單人飛船方案。計劃因故夭折後,他始終留意著國際載人航太的動向,關注著我國載人航太的發展。

    研製宇宙飛船的工作重新啟動之後,王希季是“神舟”總體論證的高層負責人。按照常規,高層負責人是不必負具體責任的,可他卻“不顧身份”地參與進來,為解決穿艙等技術難題做了不少具體的工作。“神舟”號飛船成功地完成了首次無人飛行試驗後,王希季又根據國際載人航太活動的最新動態,為我國的載人航太技術如何進一步發展獻計獻策。

    生命雖有限,事業卻無窮。為了事業的發展,王希季毫不在意自己的生理年齡,依然每天緊張不輟地工作著,充滿活力,充滿激情。他要趁自己還有精力進行探討的時候,抓緊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個小時,為後來者將前進的道路鋪得盡可能平坦。

    新世紀來臨之際,這位“兩彈一星”功勳用剛勁的筆力寫下“甘為太空鋪路石”幾個字。這是他的心聲,也是他40多年致力於航太事業發展的真實寫照。“發已千莖白,心猶一寸丹”,功高德劭的長者讓人們領略了什麼是博大無私的胸襟,什麼是精彩充實的人生。

    王希季簡歷:王希季,1921年生於雲南昆明,白族,1942年從西南聯大機械系畢業,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生院動力及燃料專業攻讀,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任教。1958年進入航太領域。

    他是中科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兩次、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次、“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並被航太部授予一等功,國防工會授予航太勞動模範稱號,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04月04日)



《天地頌——“兩彈一星”內幕》出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