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是科技界當前的最大任務

    舉世矚目、舉國關注的黨的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了。這次大會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深得全黨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全國科技界一定要緊密結合科技工作的實際,把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作為當前最大的任務,作為關心黨的建設和國家大事的具體行動。

    一、十六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十六大是我們黨在新時期的歷史性盛會。江澤民同志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總攬全局,全面分析了我們黨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科學總結了十三年來的基本經驗,進一步闡明瞭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鮮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實現什麼目標的重大問題,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六大報告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指南,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工作的新的要求,成為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理論武器,確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是十六大的歷史性貢獻。

    十三年來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和一切經驗,都凝聚著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辛勤工作和團結努力的心血。現在,為了黨的事業繼往開來,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中的許多同志離開了黨中央的領導崗位,表現了一個共産黨員的寬闊胸懷和高風亮節。科技界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定能夠開創新的局面。

    二、十六大為科技工作指明瞭方向和重點

    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是貫穿十六大的一個重要議題。江澤民同志在大會報告中明確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鬚髮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十六大報告對科技進步的論述,滲透到報告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體現在新世紀的各項工作任務之中,充分表明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産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的特殊意義。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鼓勵科技創新,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學習報告精神,聯繫科技工作實際,我們深感此任務的戰略意義。當今世界絕大多數領域的科學技術制高點都被發達國家所控制,世界科技發展的不均衡性大於世界經濟的不均衡性。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國和發達國家及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在科技水準和創新能力方面,仍舊存在著明顯差距。原始性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供給不足,對我國未來産業和經濟安全構成了隱患。為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創造一個更加寬鬆的環境,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努力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同時注意凝聚國家目標,面向世界技術前沿,跨部門、跨學科組織科技隊伍,集中優勢力量,攻克技術難關,儘快在一些重要領域取得突破和實現産業化。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學習報告精神,聯繫科技工作實際,我們深感此任務的緊迫性。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此起彼伏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對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目標,提高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和必要。不創新就會落後,不創新就沒有希望。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在國家層次上促進全社會創新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充分體現國家創新意志和戰略目標,是在新時期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的基礎性工作,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我國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學習報告精神,聯繫科技工作實際,我們深感此任務的深遠意義。在新中國科技發展進程中,1956年制定的12年科技發展規劃,曾經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今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也必須有相應的科技發展戰略藍圖,協調各路科技大軍,廣泛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共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我們深信,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必將開創我國科技事業新的輝煌篇章。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學習報告精神,聯繫科技工作實際,我們深感此任務的必要性。當今國與國之間的發展差距,已經不僅僅由一般資源的佔有量和一般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所決定,也更多地取決於對科學技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力。為此,各國政府都把建設一流的科學技術基礎條件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本任務。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後,更要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前競爭領域基礎性、創新性活動的支援力度,加速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學習報告精神,聯繫科技工作實際,我們深感此任務的重要性。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家經濟,一定是知識和資本向新興産業不斷匯集的經濟。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裏,我國都將面臨著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繁重任務。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製造業、農業等傳統産業,這是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也是全國科技界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

    三、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是科技界當前的最大任務

    發展先進生産力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抓住一切機遇加快發展。黨的十六大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強調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科技界在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中,要進一步增強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身體力行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十六大報告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十六大提出的任務上來。

    十六大勝利閉幕後,全國必將掀起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的熱潮。科技界也應當積極行動起來,把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作為當前的主要任務,作為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具體體現。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重點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關係,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更加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決心和信心。在系統學習的基礎上,要結合江澤民同志5月28日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加深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大意義的認識。

    十六大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這對凝聚和鼓舞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具有重大意義。科技界要認真思考,以怎樣的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和新舉措,來為這一宏偉目標提供持續強大的動力。圍繞我國新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任務,我國科技工作要努力在推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進程、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動西部大開發、推動“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的結合以及擴大就業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十六大對於科技事業的高度關注和重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科技界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強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推動科技創新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的實踐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國科技界一定能夠把握當前機遇,依靠廣大科學家的奮發有為,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積極的貢獻。(此稿根據徐冠華部長2002年11月16日在科技界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座談會上的講話整理)

    科技日報 2002年11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