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業何時“硬”起來?  

    我國已成為全球增長潛力最大的電子産品消費大國,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行動電話市場、第三大PC市場,未來五年還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這個市場所蘊藏的商機令各國的IT巨頭們心動不已,競相調整中國戰略,紛紛加大投資。當國內廠商為持續攀升的增長率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在中國大陸上演的國際競爭也更加激烈,我們不能不舊話重提,中國IT業何時才能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

    中國不掌握核心技術行嗎?

    日前,資訊産業部的一位官員稱,國內手機廠商沒有必要去做晶片。理由是,由於競爭激烈導致手機晶片價格下降;由於産業鏈分工發生變化,最賺錢的已不是做晶片,而是做品牌、做市場。

    從目前的市場行情看,這位官員的分析頗有道理,但是,從長遠來看實在讓人擔心:其一,晶片價格隨著市場的冷熱而起伏,這是一般規律,但也有特殊規律,當許多晶片商因市場疲軟壓縮産量時,下一個"牛市"可能很快就要到來了。也就是説,降價的背後還會漲價,漲價的主動權仍然握在晶片商手中。其二,只做品牌、只做市場,企業永遠只是一個軀殼。不能否認,這種模式也有成大業者,比如戴爾。問題在於,做不了戴爾又將如何?對於許多只能在國內市場上玩玩的廠商來説,隨時面臨國際巨頭們的擠壓,隨時面臨那些握有核心技術的霸主們的擺布。其三,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産業,光做品牌和市場,究竟能做多大?底氣又有多足?對於一個國家來説,核心技術標誌著綜合實力的強弱,擁有的核心技術越多,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越能挺直腰板説話,在全球市場上越能居於主導地位。

    其實,這只是一個常識性問題,毋須繞舌。近日,"中芯國際事件"已經從反面論證了,不掌握核心技術,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作為一家由美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多方投資的國際化企業,中芯國際一直在從美國引進技術與生産設備。早在2001年初,小布希上任伊始,就凍結了克林頓時期的許多出口許可,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從Applied Materials訂購的兩個電子束系統。美國政府的"封殺"給中芯國際造成了很大壓力,其直接和間接的損失不可低估。

    "中芯國際事件"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會把自己擁有的核心技術輕易轉移給其他國家和地區。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威盛擁有兩個掌握CPU技術的美國子公司,雖然總部已經移師中國大陸,卻也無法按計劃將其遷到北京上地資訊産業基地。

    再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歷史就更加清楚了。70年代美國最強,80年代日本後來居上,90年代南韓和中國台灣地區取而代之,但是,30多年來,在全球半導體業始終居於主導地位的,還是美國。美國一直沒有退出主角的位置,就是因為它堅持開發高端技術,從Intel的微處理器到TI的數字信號處理器,等等,正是憑藉這些企業所擁有的稱霸全球的核心技術,美國在全球市場上才牛氣沖天。

    IC設計人才為何熱不起來?

    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PC、手機、電視機、VCD、數位相機……沒有哪一樣電子産品可以少得了晶片。我國在這些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很少很少,關鍵在於國內IC(積體電路)設計基礎先天性不足,20年來,我國電子産品需求量不斷增長,但核心技術的研發力量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加強。

    去年以來,我國軟體學院大熱,全國已有先後創辦50多所軟體學院,可是,至今沒有一所IC設計培訓學院。這種現象很反常,甚至令人不可思議,但細加分析,國內的IC人才培養冷得出奇,是因為許多難言癮無法排除。

    一是成本太高。軟體學院好像一股風,一夜之間幾十所學院應運而生,儘管潛伏著拔苗助長的隱患,但畢竟可能如期招生。IC設計培訓可就不是這麼簡單了,據悉,光是建立一座像模像樣的試驗室,就要投資上千萬人民幣。威盛與美國邁阿密佛羅裏達州州立大學(FIU)和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聯合創辦的中國首家IC設計培訓學院,首期投入就達500萬左右,隨著教學的正常化還將投入大量資金,由此可見,IC設計學院絕非一般企業可以承受得了,更不是什麼人都能玩得了的遊戲。

    二是突破太難。按摩爾定律,晶片處理速度每隔18個月就會翻倍,而基礎技術專利受保護的時間則長達20年。這個反差意味著,在晶片快速升級的同時,核心技術擁有者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20年的專利。中國晶片業與國際先進水準的距離很大,一方面,世界晶片産品更新速度明顯加快,晶片製造技術已從0.35微米、0.24微米向0.18微米、0.13微米以下升級,晶圓直徑則從6英寸、8英寸向12英寸以上發展;國內晶片製造商大多只能採用0.24或0.35微米晶片製造技術,與國際先進水準相差兩代。另一方面,國外公司在華申請的積體電路發明專利佔總量的90%,而國內企業申請的專利82%是實用型和外觀設計類技術。由於差距太大,國內晶片業想超越世界先進水準極其困難,所以,IC設計培訓弄得不好就是一個"無底洞",讓人望而生畏。

    三是人才匱乏。據2001年12月上海半導體和IC研討會發佈的消息,到2008年中國IC産業對IC設計工程師的需求量將達到25萬人,目前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只有不到4000名。雖然清華大學電子系已經迎來50週年華誕,但全國高校創辦的微電子專業總共只有10多個,而且,從這些院校畢業的學生能成為優秀IC設計人才的並不多。晶片業的競爭,是技術標準的競爭,而技術標準的競爭,本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威盛創辦的IC設計培訓學院首期計劃招收125人,入學條件要求相當高,首先必須通過GRE和託福考試以及全國高校碩士生統一入學考試,而且全部採用英文授課,面向全亞洲招生。競爭之殘酷、淘汰率之高,是可以想像的。

    IT業必須有一顆"中國芯"

    近幾年,中國IC市場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長率。2001年國內IC市場需求達152億美元,自給量僅23億美元,國內只能供給需求的15.6%,80%以上依靠進口。2005年中國積體電路(IC)市場需求預計可達361億美元,而國內僅能提供85億美元。

    晶片業已被世界公認為是電子工業、資訊産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量,發達國家國民生産總值增長部分的65%與積體電路有關,其GDP每增長100元,需要有10元左右的電子工業産值來支援,要有1-2元的微電子産值來支援。

    在IT整個産業鏈中,美國一直居於主導地位,始終靠賣標準、賣生産線大賺其錢,在人力資源、原材料等方面投入很少,得到的卻是整個産業70%以上的利潤。中國內地對晶片的需求量增加了39.7%,已佔世界需求量的7%,如果國內晶片研發能力上不去,只能眼睜睜看著70%以上的利潤被外國巨頭們拿走。更讓人揪心的是,我國電腦行業的利潤率只有2-3%,還不到國外一家系統晶片公司24.8%的利潤率的零頭。從彩電到手機,從DVD到電腦,中國電子産業的命脈一直控制在外國人手裏,我們只不過是賺點兒加工費而已。

    全球最先進的晶片技術都掌握在Intel等巨頭手中,為了限制中國的國際競爭力,美國政府一直禁止向中國輸出小型晶片生産技術。去年,美國商務部一共收到1294份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産品的申請,結果,72%得到批准,3%被拒絕,25%被退回,今年7月又對8家中國公司和一名中國公民進行了制裁。

    在我國,IC人才的龐大需求及其培養時間的漫長,直接導致了我國在整個IC市場中難以掌握核心技術。目前,國內最大的IC設計公司是英特爾的實驗室,其員工佔大陸IC設計人員總數的60%;其次是中國台灣的威盛公司,佔15%;真正屬於大陸IC設計公司的人才,寥寥無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定位於IC設計的企業大約200多家,IC設計人員還不到4000人,大都是小作坊模式,每個企業只有二三人掌握某一方面晶片的專長。從總體上看,按未來幾年的市場需求,保守估計每年所需IC設計人才大約在5萬人左右,如果要保證整個IC設計産業正常運作,人才需求量則高達20~50萬。為此,提高IC産業的人才教育,加強IC人才的儲備,已是中國晶片業的當務之急。

    "中國芯"奔騰待何時?

    無論從IT業高速增長的需求看,還是從國家的整體利益看,製造"中國芯"都是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對此,國家智慧財産權局的官員表示:"設計始終是産業的靈魂,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IC設計基礎薄弱,成為發展的瓶頸。這也迫使我國下決心扶持超大型積體電路專項的研發,以期克服我國晶片業在産業規模、創新能力及支撐産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

    在國家的"十五"計劃中,積體電路和軟體被同時列為資訊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截止到2001年12月29日,科技部先後批准了上海、西安、無錫、北京、成都、杭州、深圳等7個國家級晶片設計産業基地,從深圳、上海到北京,到處都有晶片生産線開工。但是,加強不等於颳風,晶片生産線大熱,讓人自然聯想到"開發區熱"、"房地産熱",再好的産業一熱過頭,總不是好事。

    業內人士認為,不到2年,中國將出現半導體晶片製造過剩。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如果沒有下訂單的上游企業,代工肯定會死掉。國內發展積體電路主要有兩大"瓶頸":一個是積體電路設計缺乏專利,二是積體電路製造缺乏設備。歸根結底,沒有核心技術,工藝水準與發達國家尚且差之甚遠。

    中國晶片業的出路在哪?專家已有忠告:中國要成為半導體大國,最保險的捷徑就是重點發展晶片設計,而不是進行耗資巨大的晶片製造。

    在"龍芯"問世之後,"龍騰"伺服器已于9月27日正式發佈。作為中國第一台全國産化的伺服器,"龍騰"伺服器各種核心部件包括CPU,主機板以及作業系統等均為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從而改寫了中國伺服器"無芯"、"無板"的歷史。它的出現極大地增強了我國在國防、國安、軍隊等國家要害部門的實力,將推動我國資訊産業最終步入獨立自主的發展軌道,"龍騰"伺服器的推出,不啻于我國資訊産業發展史上的第一顆"原子彈"。

    掌握晶片核心技術,還有一條捷徑可走,即收購與聯合。可以支援國內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去投資、控股一些國際小型的積體電路設計或者製造廠商,吸引具有國際水準的技術開發力量進入國內。也可以走聯合之路,中芯國際就是採取多方合作的方式,以出讓産部分股權和廠房為代價,與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製造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順利而快速實現向0.18微米生産工藝的跨越。

    日前,摩托羅拉與天津強芯半導體晶片設計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摩托羅拉強芯(天津)積體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在引進摩托羅拉8位單片機晶片技術的基礎上,利用領先的EDA設計工具,開發研製出國內外市場急需的新産品,其産品將涉及電子通信、汽車電子、資訊家電、航空工業等多領域。

    中國IT業的前景是輝煌的,但有賴於自主晶片的支撐。應當承認,中國晶片業已經覺醒,並且正在不斷進步。3年前,國內半導體設計公司只有20家左右,如今已發展到200多家;技術水準也實現了質的突破,從0.35-0.5微米上升到0.25-0.18微米,甚至0.13微米的技術産品也有人在開發,已形成包括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設備製造、配套服務在內的完整半導體産業鏈和創新鏈。

    我們期待"中國芯"快速奔騰!(阿祥)

    矽谷動力 2002年9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